深化校地融合,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
——关于常州加快建设科教创新明星城的思考
毛国勇,张燕红,张永坚,朱益利
(常州工学院“五大明星城”建设研究课题组,江苏  常州  213032)
中图分类号:G649.2;D6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0436(2021)01-0003-03
收稿日期:2020-12-25
作者简介:毛国勇(1971— ),男,江苏高邮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动控制。
第 34 卷第 1 期2021 年 2 月
常州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 ol. 34    No. 1
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Feb.2021
doi:10.3969/j.issn.1671-0436.2021.01.00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常州地处苏南发展高地,创新创业具有良好的基础。本地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常州大学城集聚了众多的职业性高职院校;几所本科院校分布在常州各辖市(区),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在金坛区,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天目湖校区在溧阳市,常州大学和江苏理工大学分布在武进区,常州工学院在新北区。把本地高校的创新资源与区域内的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建立“政府统筹引导、校地深入融合、产业主动创新”的格局,将有助于优化本地区创新布局,促进产业的长期发展。
杨帅整容前1 政府统筹引导,搭建校地融合创
新平台
地方政府对区域内高校的校地融合进行统筹和引导,为高校及企业树立正确的导向,为其建立创新资源集聚的平台,建立校地融合的组织及激励机制,通过对企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及人才引进机制的优化来促成校地融合创新。
1.1 鼓励高校以孵化平台、技术转移中心、合作办学等形式融入地方
目前在常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形式主要是部
分老师、相关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的零星合作,合作的规模、深度及持续发展方面都缺乏有效的组织及系统的规划,校地融合落到实处首先要在区域内建立有效的组织或机构,结合高校的学科优势和服务地方的需求,课题组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形式进行校地融合:①建立孵化平台。高校应该主动把一线教师的研发成果进行孵化与产业化,在地方上建立孵化平台,招引相关企业或自身进行产业化。②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在辖市(区)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把高校研究的各类应用性成果与本地企业进行对接和转移,并进行相关技术辅导,促进企业的成果转换及应用。③合作办学。高校可以与地方的中等专业学校、职业培训中心等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训,为地方人才能力提升及专业化发展提供帮助。
1.2 优化企业创新评价体系,激发企业联合创新热情
目前企业的创新评价体系中经营数据权重偏大,客观上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热情。企业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非常关注经营数据,但企业创新有一定的培育过程,从研发创新到成果转化及市场爆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短期内生产经营数据的下滑并不能说明企业不注重研发创新。常州地区未能获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位中,也有一些是成长性较好的企业。课题组认为在评价企业创新体系方面,应该加大企业研发平台、实验室、产学
42021年
常州工学院学报
研平台以及科技成果等方面的权重,切实引导企业重视科研创新,积极参与校地融合共创。1.3 完善各类人才政策,以“培”促“创”
人才是创新的基础,目前的人才政策主要覆盖外专、高层次人才、龙城英才、博士、硕士等人,其中博士以上的高端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但是,目前人才政策里的一些约束条件可能导致高端人才不能充分享受相应的待遇,例如有些辖区博士引进补贴中要求配偶也必须落户到该辖区。虽然配偶落户可以增强引进人才的稳定性,但政策应该更注重人才的创新及贡献,可以通过优化人才政策,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创新动能。课题组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①约定人才服务期限,若未满服务期限,则按照服务时间相应扣减或返还引进费;②引进费用按比例分期支付;③制定人才落地考核指标,达标后给予相应资助。
谢颖颖简历2 高校深入地方,全面融合共创新
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地方院校,一贯秉承“在服务常州中提升能力、在贡献常州中获取资源、在扎根常州中打造特”的宗旨。学校通过融入地方当好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器”,通过引企入教搭建产教协同育人“
立交桥”,通过强化师资打造服务地方发展“智囊团”等措施,既提升了学校的品牌和影响力,也为常州市的产教融合工作做出了贡献。常州也成为江苏省唯一的首批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大学建设,课题组认为高校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不断发力。
第一,学校要参比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按照应用技术大学的要求进行顶层设计,推动学校转型发展。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引进标准、职称评审体系、考核目标进行系统改革。引入绩效考核制度,考核对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贡献度。引进高质量创新资源,以高校为媒介,将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开展产教融合。
第二,将行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与学校的转型发展要求进行深度融合,吸引企业参与办学和教学。努力做到与社会、行业、企业“十个共同”:共同探索高校新的办学理念及制度设计;共同研究学校的办学定位及发展规划;共同制定人才培育模式;共同组建满足产教融合要求的新型教师队伍;共同开发企业所需要的职场核心能力标准;共同认定未来产业发展所需新“教材”;共同分析深化产教融合教学中的新问题;共同考核深度产教融合模式下教与学的新质量;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整改方案;共同推进深度产教融合。
第三,学校要降低产业教授的门槛,可以设置“产业讲师”,取消对企业导师的职称限制。对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审可加上在企业服务的年限及为企业服务的成果要求,同时这些条件可作为“双师型”教师的
评审依据。将产业教授、产业讲师以及“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作为高校考核指标,其要求不低于博士化率、高级职称比例等指标。
第四,要全方位、多层面、精准化服务常州发展,特别是要进一步推动教授、博士深入企业,着力解决工程、生产一线实际问题。教师队伍建设要从注重学历职称向注重能力实践转变。教师的科研要面向企业应用,能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能向企业推广的成果才是好成果,才能作为职称评审的条件。
第五,为“引企入校”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要打破企业导师授课的职称限制,要参考企业导师在企业的薪资及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除了给企业导师经济上的回报以外,鼓励高校参考“名誉教授”“兼职教授”等荣誉设置,设立面向企业导师的荣誉称号。企业导师为高校作报告和授课的数量可作为对企业考核的依据。
第六,鼓励高层次人才将人事档案放在高校,工资由企业发放,高校和企业同时对人才进行考核,企业的任职经历同时可被认定为高校任职经历,不影响职称评审。
其实我都懂
3 激活创新源动力,促进企业持续创新
创新链的各类科研成果需要进行生产和转化,在生产实践中进行测试、检验和完善。将科技成果形成产品,投入市场后对产品进行跟踪,
5第1期毛国勇,等:深化校地融合,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
收集产品使用信息,因此产业链既是科研需求的发源地,又是科研成果的归属地。企业了解创新的需求,又负责成果的生产和转化,因此,要激活企业创新源动力,使其参与创新过程,主动创新,持续创新,有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3.1 营造企业创新氛围
张学友个人简历通过对本地区企业的相关调研,发现促使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类:①市场竞争的需要。众所周知,产品价格是市场上同质化产品竞争的主要参考因素,如果企业不进行持续创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那么企业将失去竞争优势。
②上下游产业链的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圈对参与企业有资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特别是国际巨头苹果、三星以及特斯拉等上游企业,对入围供应商审核要求很高,下游企业要进入产业链,必须进行持续创新。③利益的追逐。具有高校院所背景的企业始终重视技术创新,很多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开发多种新产品,提升企业盈利增长点,促进企业在经营中持续不断创新。
企业要创新,其经营及技术负责人首先要树立创新意识。课题组认为政府和高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营造企业创新的氛围:①高校委派行业专家对服务企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家进行“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
方向涉及的前沿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的讲解和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国家未来技术及产业创新发展方向;②政府、园区或孵化平台组织本地高校、驻场院所等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产业对接会,促使产业链与创新链企业面对面交流;③政府引导组建相关行业协会,组织行业会员单位举办沙龙进行交流,让创新型企业分享经历和经验,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创新、联合创新。
3.2 培养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积累和磨练,需要扑下身子,耐住性子,需要企业员工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企业可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①邀请大国工匠来企业进行宣讲和交流,政府可定期组织相关行业的劳模、工匠来企业分享经历和经验,激发员工创新热情;②注重培养公司的技术大师及技能大师,并给予充分的荣誉和奖励,加强内部的宣传与分享,让企业大师带动更多的员工进行创新。
张少华老公的年龄资料
在员工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企业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提升:①高端专业人才可赴高校院所进行系统性提升,可担任高校的产业教授或兼职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科研团队中。应用性高端人才加入学校,可补齐个人基础性研究的短板,并带着诉求来寻求和对接学校的资源。②普通员工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及科技创新能力。这些做法既能体现公司对员工的关怀,又能让更多员工参与到技术创新中,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
3.3 建立员工创新激励机制
员工长期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及应用,非常了解产品及技术需求,企业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主动创新,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技术探索及总结。员工申请的专利或总结成果都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关,知识产权都来源于生产,对企业技术创新及技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可通过以下措施推动员工创新:①物质奖励。员工工作之余产生的专利或知识产权,企业可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同时企业可以参考政府成果转化的奖励制度对员工申请的知识产权转化产生的效益进行分级奖励,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产权总结及成果应用与转化。②等级晋升及称号荣誉奖励。可以将员工知识产权申请、创新成果积累等纳入员工等级晋升的评价体系中,提升员工的岗位等级,同时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员工授予“模范”“标兵”等荣誉称号,增强员工持续创新的动力。③股权激励。对企业产生重大创新贡献的员工授予相应的股权,使创新型人才成为企业的主人,促使他们安心为企业持续不断创新。
“十四五”即将起航,新征程上,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本地高校和企业应积极进行校地融合,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丰硕企业创新成果,为全面建设常州科教明星城提供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唐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