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第34卷第2期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Energy
Apr.,2021
Vol.34No.2
·社会科学研究·
隐藏在奇幻童话中的哀愁
——宫崎骏《龙猫传奇》再解析
(烟台职业学院基础部,山东烟台264000)
肖红
【摘要】动画电影《龙猫》显示出童话世界的美丽奇幻与真实人生的苍凉哀愁双重意蕴。在其表现层,
儿童可以看到田园诗般的乡村生活和奇幻瑰丽的童话世界;在其意蕴层,成人足可感受到小月一家和村民们生活的困苦窘迫。从而揭示出童话不过是创作者对儿童心灵的尊重与呵护,并从三个方面分析表现层与意蕴层冲突成因。
【关键词】《龙猫传奇》;美丽奇幻;苍凉哀愁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102(2021)02-0080-03
《龙猫传奇》是宫崎骏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以温暖纯真的风格受到广泛喜爱。以下用新批评理论对本片内涵做出解析。
一、表现层:美好奇幻的童话世界
故事简约美好,单线发展。草壁先生带两个女儿小月、小梅搬家到乡村,住进一栋老旧的木屋。往后情节以龙猫伏现为要素可将其分为三个段落:一是小梅在新家第一次独自田园探险中,经由枝柯密织的隧道,跌入树洞,遇到熟睡的大龙猫。二是小月带小梅在车站等候父亲时,与大龙猫相逢,并由出借雨伞而与其结缘。三是小梅独自去医院探母迷路,小月遍寻不见,求助龙猫,到小梅,实现探母心愿。
《龙猫》呈现尚未现代化的乡村生活。山野苍翠,稻田碧绿,小溪清澈,游鱼其中。小月家后面山顶,
一棵硕大浓密、参天耸立的橡树,仿佛是整个村子的守护神。自然环境如画卷般优美。乡间的村民对刚刚搬来的小月一家亲切友好。邻家婆婆、阿姨性情淳朴,主动帮忙家务,看护小梅。乡下男孩小凯调皮、羞涩,看似顽劣,实则善良。小月一家人相处亲情暖融,温馨幸福。爸爸理智乐观,妈妈温柔慈爱,小月乖巧懂事,小梅活泼天真。人与自然和谐交融,浑然一体,如桃花源。
与此同时,宫崎骏先生借助于无拘无束的想象,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梦幻世界。小月妹首次打开新家侧门,墙上一团团圆点样的煤煤虫潮水般
退走,引起一阵恐惧。小凯大声宣告他们家是“鬼屋”,陡增不安。小梅独自玩耍时,缘路捡拾一颗颗橡果子,遇到小蓝、小白两只小龙猫,一路追踪,跌入树洞中,发现了别有洞天。里面花朵摇曳,绿草茵茵,蝴蝶纷飞,一派仙境,龙猫在此居住。它体形肥大,全身绒毛,憨态可掬。雨夜大龙猫等车时,跳起来,震落一树雨珠,像个顽皮的孩子;它施展魔法,让橡果子瞬间发芽,长成擎天巨树;龙猫巴士出现时,圆大的眼睛、白白的牙齿,十二条腿和毛绒绒的身体座位,既有十足童趣,又有诡异之气。
《龙猫》凭借想象引领孩子进入奇境,种种灵异魔幻,把现实与梦境编织成一个炫丽的童话。这是《龙猫》展现的第一层面意象。这一层意象空隙处,留下了众多意义“不定点”,需要长大后的孩子回味填充。
二、意蕴层:苍凉哀愁的人生真实
新批评理论讲求“对作品进行耐心仔细的分析推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认为作品既要有深刻的内涵,又要有丰富的外延,并且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冲突,把作品推向极致,这样才是佳作。《龙猫》的表现层是其外延,看起来纯净美好,而其内涵恰恰相反。
小月是剧中的核心人物。她只有11岁,却在家庭中承担近乎成年人的责任。在母亲缺席的情况下,她协助爸爸做饭洗衣,看护妹妹小梅,打理与邻居们的人情往来,性格坚毅、干练、隐忍、乐观。在
收稿日期:2021-01-13
渡边麻友黑历史>王栎鑫整容作者简介:肖红(1971—),女,山东烟台人,烟台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硕士。80
爸爸工作疲劳晚起时,她已做好早饭,为全家装好便当。小月上课,妹妹小梅竟不安于邻居婆婆的看管执意到学校,小月没有不满和抱怨,仿佛一切麻烦都是份内的事。她报告了老师,把小梅安顿坐下,并约束她遵守纪律。放学后,小月放弃社团活动,带小梅回家,路遇大雨,幸得小凯借伞,她们免于淋雨。到家后,想到父亲没有带伞,妹俩就穿戴好,出门去车站迎候父亲,还顺路归还小凯的雨伞。这一连串的举动都是小月在事端突发的状况下做出的,都是临时反应。作为一个11岁的孩子,在麻烦连续出现时,她没有丝毫烦躁、惊慌,处之泰然。同学们的友好宽容说明了她们对她的认可。
小凯谦让雨伞给小月,甘愿自己冒雨回家,是出于淳善之心,更是因为小月招人喜爱,小凯对她有好感才肯这样做。小月的言行显然超出年龄的成熟和担当。心理学认为孩子的早熟或晚熟与其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孩子在某一方面长期受到有意识训练或无意识磨炼会使个体在个性上和心理上产生质的变化,培养出坚强的意志、更强的自控性和稳定的心理,比同龄人更早地理解人生。从小月的早熟可以推知她料理家务早已不是一朝一夕,这才能练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地处理琐事。
那么小月是否知道母亲身体的真实状况呢?在母亲延迟出院时,邻居婆婆曾安慰她,说她母亲是因为感冒。她聪明懂事,母亲长期住院,况且医院是打电报来通知家属延期出院。参考影片情节,故事大约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乡村,当时没有紧急情况是不可能采用拍发电报这种比较重大昂贵的通讯方式的。小月在接到电报后表现出少有的惶恐,给爸爸打电话也心神不宁疑虑重重,并且事后还唯一一次对小梅情绪爆发,大喊:“那么妈妈死掉了也没有关系,是不是?”从一系列失态来看,她应早已感到母亲是重症。其实这个小女孩心里一直飘着一朵乌云,那就是“妈妈可能会死亡。”这也是整个家庭上空的乌云。前面电影情节留下的不解之处,也即“意义不定点”,此时才在观众心里渐趋明朗。他们家迁居至此,不是为了享受田园,而是方便就近探视病人或利于病人出院后休养复查。小月对破破烂烂、多有蹊跷的鬼屋毫无嫌弃之意,大声对妈妈说“喜欢”,大约是为给妈妈多一份康复的希望,住在鬼屋也是好的。她任劳任怨操持家务,也是因为明白,母亲回归无望,到底最终能不能出院也难说。至于她此前和妹妹玩耍时欢快的笑声,我们还能认为它满含幸福吗?其笑声应该更像
恐惧时她善于使用的大叫和强笑一样,只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提精神壮心胆。她外表柔弱,渺小无助,因对家庭的爱而表现出强烈的奉献与牺牲精神。从表面看是草壁先生照顾全家,而事实上小月以她的全部的力量在为父母分担忧愁,企望帮助全家渡过疾病的磨难。她的乖巧懂事不是天然成长规律使然,是母亲的重病催生成的。母亲长年缺席,迫使小月长女代位,成为家庭的支柱。她可爱,却又极其无助,我们不能不感到人生的冷酷无情。
不仅是小月家,各场景中屡屡出现的不同偶像也在暗示整个村庄并非桃源。山顶上最高的大橡树下有个凋蔽的小庙,庙前倒地的石头上刻着“奉纳”;放学路上有小月曾躲雨和祈愿的土地公公神龛;雨夜迎候公车时,小梅转到大树后,看见了大明神庙,供奉着稻荷神狐狸的塑像;小月到迷路的小梅时,她坐在地藏菩萨高大的石像下。稻荷前村的人们需要这么多的神像吗?是的,应该是需要。除了橡树下的小庙之外,其他神社看起来是常常使用的。日本社会有多种宗教信仰,有信本土神道教的、信佛教的、信基督教的,更有人集多种信仰于一身。稻荷前村出现的这些偶像分属于神道教和佛教。日本人对于宗教信仰有较强的实用主义态度。“他们在求神拜佛的时候,通常考虑的不是死后的‘超越’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或烦恼,去寻求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帮助,如婚姻问题、生育问题、升学问题、疾病问题等等。也就是说把宗教信仰看成了解决现实问题的辅助手段。”据此可以推断看似悠闲安然的村民生活中一定有许多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祈福于不同的神。比如,困扰小月一家的疾病问题有没有也存在于村民的生活中?婆婆衣服肩部的补丁、小凯裤子后的贴布、小凯的破伞
、他家的破旧的陈设都在说明他们一家的生活还没有小月家宽裕,他们有没有因贫穷而感到压抑?再者农作物的收成是村民们每一家生活的指望,影片中多次出现村民们辛勤劳作的场面,甚至满面皱纹的婆婆也不例外,他们的收成一直都好吗?这些问题都是人们凭一己之力无法决定的,他们或许有过很多次的努力挣扎,也许成功过,也会有很多失望失败。当不幸降临、愿望成空时,他们只好向看不见自然力屈服,崇信各种神灵,雕塑其形象,在自己世代居住的村庄里处处设置祭拜场所,祈求他们的庇护。因此,各种偶像的出现,证实的是这里的人们有很多种不幸运,而不是幸运。
原来世上没有真正的桃源,撩起那一层薄纱,
81
生活的真相如此冰冷,一切幸福的寓言都破碎掉。小月家其实居住在“鬼屋”里,有让人颤栗的黑煤虫;有怪异的小龙猫光临地下室;屋宇四周时不时在夜晚忽起阴风;小月妈妈随时可能死去……草壁先生带领一家人以大笑回应异端邪祟。村民们的生活也面临种种困顿,而必须时时向神灵祈助,却仍然待人纯朴友善。草壁家和乡邻们对生活的态度都透着乐观向上的劲头,体现了日本民族的一些共同性格,即坚韧、顽强,经历生活磨难而百折不回,不轻言放弃,极力推崇以意志力战胜一切。
即便后来有龙猫出现,帮助小月到妹妹,并带她们去医院送玉米给妈妈,也仍然不能让人感到轻松。绝望的时候龙猫是小月唯一的依靠。而龙猫只在幽暗的时间和地点活动:白天在树洞中熟睡、小
龙猫偶尔出现在黑暗的地下室、雨夜在车站等猫巴士、月夜催发种子、夜晚送小月妹到医院。凡此种种说明它不是阳光下的生物,见不得光。这仿佛在暗示就算是在童话里,小月唯一可以依靠的龙猫到底是否确实存在是难以捉实的,它每次的现身既像是真的,又像是梦境。如同《卖火柴的小女孩》里火柴头上的那一团火焰,闪烁着照亮一切美好的情境,事实是转瞬间火苗熄灭,所有的美好皆成空。小月的龙猫极有可能完全不存在,她其实没有指望的。温情的童话里隐含了人生复杂的况味。《龙猫》在表现层是欢快奇幻的童话,而其内在则显现哀伤沉重。
三、表层与意层冲突的成因
深刻的生活真实被作家非常隐晦地内置于故事流程之中,其实意蕴层的表达受到了创作者有意的压制、淡化。现实的间接呈现,使本来快乐天真的动画显得意味深长。选择这种表现策略不外以下几点原因:
(一)物哀美学的影响
物哀美学是日本本土审美思想,本义是指感知主体与感知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共鸣,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哀”是人对物而生的感触感叹,包含丰富的情绪。而日本学者普遍认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哀伤,如川端康成说“‘悲’与美是相通的词。”日本国学家西乡信纲也认为带有哀感的情绪在人的诸多情感中令人感动最深。可见日本民族有一种对悲感美的追求。物哀美学在《龙猫》中影响了各个方面。背
五一节日快乐祝福图片景方面,美好的村庄,各种人物与自然和谐交融;人物方面,设定主要人物小月经历人生的挫折和苦难,她以个人意志予以承受、奋争,在其
隐忍承担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精神升华等。物哀美感思想影响下的日本动漫作品几乎必然地含有悲感和哀伤的底,《龙猫》当然不例外。作品意蕴层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忧虑不安、无望,小月一家和村民们生活里隐藏着种种痛苦和不幸。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日式真正的悲剧又往往在哀感中生发引人向上的力量,它宣扬人在绝境中的隐忍、克制、致胜,使受众在悲哀中感动。
(二)“治愈”的体需求
在心里从此永远有个日本“治愈系”是指能抚慰人心灵,给疲惫的人以温暖、舒畅的感觉的作品,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治愈动漫总要体现忧伤,但又不会过于猛烈,它在不动声中插入小小的温暖情节、意外的惊喜,使人焦虑的情绪得以安宁。《龙猫》亦随和着这一文化潮流,让其中的人物在生活中挣扎着,又得到些安慰,哀愁与美好淡淡地交织在一起,抚慰人的心灵,又表现日本文化的雅致动人。
(三)“童话”的本质要求
《龙猫》最主要受众是小朋友。提供给孩子的作品应提供圆满结局,使他们心灵得到慰藉解脱,建立自信。宫崎骏先生自己曾说:“动画虽然是个‘虚构’的世界,但我主张它的中心思想不能脱离‘现实主义’,
就算是虚构的世界,总要有些东西能跟现实连结,换句话说,就算是编造出来的,也要让看的人心生‘原来也有这样的世界’之感。”他看到了现实生活的黑暗绝望,又满怀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孩子描绘未来的美好,传递新生的力量。动漫里的美好,它源自于创作者对世界的温情和悲悯,它是对生命的讴歌,对孩子天真心灵的尊重守护。现实的苦难和生死危机对于儿童来说过于残酷,他们不可承受。把一切原原本本地呈现给孩子显然不是好的策略,影片就引领孩子们在欢乐中超脱现实,诗意地解决生活中的困境,传达积极向上的希望。
水泥砂浆比例《龙猫传奇》是孩子们的童话,是长大了的孩子的寓言,如陶渊明诗中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参考文献】
[1]史亮.新批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52.张靓颖新恋情曝光
[2]王立峰.日本人宗教信仰的社会行为特征[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2):78-81.
[3]叶谓渠.川端康成散文[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16.
[4]宫崎骏.出发点[M].安徽:音像出版社,2009:42.
8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