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解析
■  张 晶1    张 韧1*    李南阳2
(1. 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2. 杭州市标准化学会)
摘  要:本文结合城市可持续相关国际标准与国内“美丽县城”建设有关情况,分析了城市可持续国际标准在“美丽县城”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美丽县城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1.016
Analysis of Beautiful County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ANG Jing1      ZHANG Ren1*      LI Nan-yang2
(1. Hangzhou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2. Hangzhou Association of Standardization)Abstract: By
combin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urban sustainability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y"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y" and proposes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autiful county
标准实践
1    引 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明确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的实施路径。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2018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在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几年全国各地“美丽”建设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
2    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发展状况
城市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联合国、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十分重视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为响应这些国际组织对城市可持续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NQI)专项项目“城市可持续发展关键基础通用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7YFF0207300)的研究成果。
张晶,张韧,李南阳: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解析“美丽县城”建设
发展的需求,2012年2月,IS0/TC 268被IS0/TMB批准成立,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城市和社区领域的可持续标准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要求、框架、指导和技术方法等。截至2020年11月,IS0/TC 268已累计发布国际标准16项,正在制定的国际标准13项,参与的成员国有27个。
IS0/TC 268于2014年5月发布了第一项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IS0 37120《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关于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的指标》,该标准在2018年进行了修订。该项标准的出台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详细建立了一套可以用来评价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使各国城市可以了解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状况,更可以通过这套指标体系来作各国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球可持续化发展程度。在这之后,IS0/TC 268还陆续发布了IS0 37101《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0 37104《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实施IS0 37101的实际指南》、IS0 37106《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建立可持续城市的只能城市运作模型指南》、IS0 37122《可持续城市和社区——智慧城市指标》等16项国际标准。
应该说,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在逐步建立、发展并完善起来,也受到了各国的日益重视。作为
我国来讲,建立“美丽中国”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城市可持续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去,一方面要结合中国国情转化为国内标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提炼、总结相关经验,为国际标准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法”。
3    我国“美丽县城”建设现状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党章、宪法纷纷提到了“美丽中国”建设,我国的县城是全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重要节点和纽带。加快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城镇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1]。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核心就是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心堵的句子>表示想的词语
浙江省历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秉承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美丽县城建设整体水平。早在2014年9月,浙江省就率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化美丽县城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现代化美丽县城建设,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纵深发展,加快建设“两美”浙江的必然选择。2020年4月,浙江省在原美丽县城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浙江省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工作重点任务指标体系(2020-2022年)》与《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指南》,《指南》提出美丽城镇建设应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引领,统筹推进空间布局、生态保护、要
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传承、社会治理等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着眼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建设,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新格局,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为美丽中国提供浙江样板。
如浙江省桐庐县在2014年12月获评全省首个“浙江美丽县城”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美丽县城”建设。2015年5月申报并立项《桐庐美丽县城建设综合标准化试点》国家级试点,试点以综合标准化原理及方法为指导,按照典型带动、重点突破的原则,紧扣发展特突出、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和谐美观、功能设施齐全、公共服务完善、管理井然有序、人居环境良好的目标,以实现生态美、生活美、城乡美、产业美、人文美为主题,构建了结构合理、内容规范、系统协调、特鲜明、操作性强的美丽县城建设综合标准体系。制定并实施的《美丽县城指标体系》《美丽县城评价体系》,涵养了环境、和
张晶,张韧,李南阳: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解析“美丽县城”建设
谐、服务均等化、文化传承等21个方面[2],制定了桐庐县地方标准《美丽县城建设规范》。2019年7月30日,试点顺利通过现场考核评估,综合评分95分。整个试点历时四年,成为全国首个美丽县城建设标准化试点。
云南省于2019年2月开展了“美丽县城”建设,并印发《云南省“美丽县城”建设的指导意见》,围绕“干净、宜居、特”三大要素,提出了“共建干净家园、营造宜居环境、打造特风貌”三个方面的21项重
点建设内容。指导意见从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土地供给、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县城管理水平5个方面提出了要素支撑。近两年来,也形成了一批具有亮点特的“美丽县城”。
山西省于2014年正式启动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出台了《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总体目标是通过完善提质、农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建成一批家园美、田园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宜居乡村。2017年,山西省还出台了省级地方标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规范》。
湖北省为了规划和推进湖北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形成湖北特,于2019年8月发布实施了《湖北美丽乡村建设规范》,《规范》从基本要求、规划设计、住宅建设、生态环境、乡村建设等11个方面,对乡村规划布局、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环境绿化、交通、饮水等32项内容做出规范。2020年,湖北省印发了《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0年度实施计划》,进一步推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
4    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在美丽县城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美丽县城”没有标准的建设模式,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县城的空间环境、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俗文化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同样,“美丽县城”的管理、指标体系和评价规范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因此“美丽县城”的建设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客观条件,选择正确的
方法与途径。而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可以在“美丽县城”中发挥作用。
4.1  IS0 37101可以为“美丽县城”建设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IS0 37101是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第一项关于管理体系的标准,是对各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先进经验及理念的科学总结。这项标准旨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总原则及要求,帮助确保城市良好运转的所有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组织、基础设施、进程、技术和目标(也就是所有不同领域)融合和互通[3]。
这样的经验与理念同样也适合“美丽县城”建设的管理领域,IS0 37101是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它的理念也与我国城镇化发展思路是一致的。“美丽县城”建设可以借鉴IS0 37101的管理模式,考虑到各个“县城”不同的条件,在共性的基础上设置个性化的内容,以充分提升“美丽县城”建设水平。4.2  IS0 37120可以为“美丽县城”建设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IS0 37120国际标准建立了一套用于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它可以衡量和比较在一段时间内的城市服务和城市品质。它拥有45项核心指标、59项辅助指标共计104项,包含在经济、教育、能源、环境、财政等17个主题中。这些指标项与城市居民的方方面面都紧密相关,不可分割,因此城市居民就是IS0 37120的核心。
我国目前的“美丽县城”建设,虽然各地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在内容、范围、方式上还是存在着不小的
差异,因此“美丽县城”建设是一个多目标、多领域、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很难构建出一套统一的指标体系。在设计“美丽县城”建设指标体系时,我们应该多借鉴IS0 37120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尤其是涉及城市发展状况的相关指标应积极纳入,在指标表述与选择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形成具
张晶,张韧,李南阳: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解析“美丽县城”建设
有指导性意义的国家“美丽县城”建设通用标准体系,一方面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美丽县城”建设水平。
4.3  IS0 37151可以为“美丽县城”评价方法提供依据
IS0 37151国际标准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了“主体—需求—特征—指标”的分析方法,提出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基础是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城市基础设施分为能源、水、交通、废弃物、ICT 和其他等六大类[4]。当前,全球城镇化不断加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城镇人口,日益膨胀的城镇规模,对城镇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此,IS0 37151可以用来发现城市基础的薄弱环节,有助于明确基础设施发展重点,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是“美丽县城”建设的重点,基础设施水平也反映了“美丽县城”建设水平。通过IS0 37151先明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利益相关方与需求,进而从市民角度、管理者角度和环境角度确定性
能特征,最后确定评价。这样的评价对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更有针对性,也更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
5    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促进美丽县城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在“美丽县城”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可以看出“美丽县城”建设可以借鉴城市可持续国际标准的相关经验,采取多种标准化措施与方法,提升“美丽县城”建设水平。
5.1  规范指标体系,健全评价制度
目前,在我国各地“美丽县城”建设中,缺乏统一的评价制度,指标体系也多种多样。因此要进一步规范指标体系,各地除自行设立的个性化指标外,应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系统地吸纳IS0 37120里涉及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的指标内容,这样有利于各省各地区数据互相加和与比对,也更有利于国际间的比较。同时,要借鉴IS0 37151评价方法,与地方政府考评方式相结合,进一步健全“美丽县城”的评价制度,明确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评价条件,列明数据的来源和采集的方法。
范玮琪小巨蛋演唱会5.2  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制修订工作
“美丽县城”建设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这些领域中,都有着现行有效的各类标准。因此,我们在吸纳IS0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也要进一步结合我国实际,将自身的创
新成果转换为国家、行业标准,构筑具有中国特的、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县城”建设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质量,总结城市可持续经验与成效,更好地引领“美丽县城”建设。王李丹坭
5.3  完善数据统计,创建共享平台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的经验来看,完善数据统计方法是开展城市水平比对评价的基础。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美丽县城”建设的有效性与精准性,应当创建数据共享平台,完善数据统计工作,建立“美丽县城”指标数据统计制度。要制定相应的数据标准,确保数据获取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另外,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定期开展横向和纵向的比对,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美丽县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4  加强组织建设,注重全民参与
IS0 37101高度重视对社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管理的领导作用,从组织的整体架构、角分配、责任、权力、能力、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较为细化的规定,这是全方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美丽县城”建设工作上,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不断提高全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调动每一位居民的积极性,从而凝聚共识携手共进。
5.5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加快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标准
吴晓丹个人资料
积极与国外相关IS0城市可持续标技委对口组
织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及时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料,加快吸收国外先进标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争取更多的国际标准化试点,以此开展试点效果评价,总结相关经验,为国内“美丽县城”建设打下更
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韧,张晶,马益洪,等.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的美丽县          城建设标准化研究[J] .标准科学,2019(8):28-33.
[2]      李南阳,张韧,陆宣期等.标准化助推县城可持续发展——桐庐          美丽县城综合标准化试点初探[J].中国标准化,2020(7):84-89.[3]      杨锋,刘春青,李忠强等.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研究[M].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23-26.
[4]      张胜权.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解析城市国际化战略.中国          质量与标准导报[J],2017(3):63-65.
任瑟雍作者简介
张晶,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标准化管理与应用。
张韧,通讯作者,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标准化管理与应用。李南阳,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质量与标准化管理。
张晶,张韧,李南阳:以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解析“美丽县城”建设
参考文献
[1]      郁建兴,黄飚.“整体智治”:公共治理创新与信息技术革命互动          融合[J].人民周刊,2020(12):73-75.
作者简介
李一,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服务业组织标准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
张欢,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标准化协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务标准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
冯曹冲,本科、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标准化协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标准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标准化现场管理。
(上接第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