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党证,百年见证
—纪念谭冠三将军的光辉一生
在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库房
里,珍藏着一本极为珍贵的
党证,这本党证的主人正是被同志誉为“阵地最高的政治工作者”的谭冠三。谭冠三,1908年
1月31日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县小水铺柘溪谭家村的农民家庭,原名谭
才儒,参加革命活动后改名为谭冠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少年立志,入党心系百姓
谭冠三出生时,中国已处于清
朝末期,社会腐朽没落,封建制度
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随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耒阳的知识分子也奋起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都在谭冠三的心里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谭冠三在15岁时,便考入当
地第一高小(今耒阳一中),在这里读书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有识之士,对知识有着深深的渴望。他利用在学校读书的间隙,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并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此,他便萌生了投身革命、救国救民的念头。
此时的耒阳,党团组织也
一一创建起来。1921年3月,中国
社会主义青年团耒阳支部成立。
杨 旦
1921年秋,经介绍,蒋啸
青、贺恕分别在长沙、衡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底,又有12位耒阳籍人在外地加入中共组织。1924年4月,贺恕、朱舜华受组织派遣到耒阳建党,成立了中共耒
阳支部。
1924年,经共产党员谭震南
(谭冠三的老乡)介绍,谭冠三加入了“西南乡青年互助会”。入会后,谭冠三积极参与青年互助会的
各项工作,利用这个平台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并率先在本村办了一所农民夜校。因早年私塾教员身份,
他利用夜校秘密在村里成立了农
民积极分子小组,这也为谭冠三日后革命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众基础。1926年2月,农民协会正式在小水铺成立,谭冠三任农协会秘书长,他的革命生涯由此正式开始。
随后在谭震南的引荐下,谭冠
三正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仪式在县城共青团县执委举行,由中共党员、县团委执行委员
伍若兰同志主持。县团委指定谭冠三组建小水区团支部并担任团支部书记。也是在这一年,党的区委
成立,谭冠三被转为正式党员,兼任党支部组织干事。在谭冠三的党员登记表上,何时何地何人介绍
入党一栏登记着:1926年12月于本县南乡小水铺入党,系刘纯一、谭震
南介绍(正式党员)。
谭冠三成为正式党员后,就
愈发坚定了自己的革命意志,紧锣密鼓地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开展革
命工作。
作为共产党员,他时刻心系百
姓的生活,解老百姓之急。小水铺当地有一个由土豪劣绅、地痞流氓把持非法设立的大税卡,叫小水铺盐卡。通过这个盐卡,把持者向当
谭冠三将军
地的老百姓及过往的商贩进行盘剥,盐价飞涨,使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谭冠三便带领小水区农会自卫队一行人深入盐卡,迫使他们缴械投降,一举端掉了当地的盐卡。谭冠三机智又勇敢地解决了百姓大患,老百姓纷纷拍手称快。可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谭冠三时刻以当地农民的利
益为出发点,为他们挺身而出。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的谭冠三,为了广泛宣传革命思想与主张,在当地区委的支持下,还利用原来办农民夜校的优势条件创办了一所贫民学校。通过这个平台,谭冠三大胆宣讲革命理想,很多老百姓受其感召加入革命工作,为耒阳的农民运动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
跟随朱德,湘南搞
1927年,蒋介石公然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大肆捕杀
共产党员。随后,许克祥在长沙发动
“马日事变”。7月15日,以汪精卫为
首的武汉国民政府也把矛头直指中电脑无法识别usb
国共产党。这时的耒阳,各级党团
组织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谭冠
三等小水铺区委、农会党员骨干也
开始蜇伏,以待时机继续革命。
共产党人针对一次次的打击,
奋起反击。1927年8月1日,南昌起
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的第一。随后八七会议在汉口召
开,会上确定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武
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的精神传达到了湖南各
地。1927年9月,组织并领
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秋收起
义影响下,1927年9月,湖南省委
和湘南特委派邓宗海到耒阳组织
工作,重新组建了中共耒阳县执委
会,并依照湖南省委的部署,适时
发动湘南。
此时的谭冠三,一直在观察
革命形势。听闻耒阳执委重建,他
便迅速寻到组织。很快他又被委
任为小水铺区团支部书记,负责组
建小水铺区团支部,发展团组织。
成为团支部书记的谭冠三,当机立
断领导当地农民,为湘南起义
演员张丹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一,他按照
县执委指示,迅速组建了一支赤卫
队;其二,他依照县党团执委的安
排,秘密组织赤卫队对反动土豪劣
绅和挨户团头目进行暗杀,他们的
第一个目标便是拿下小水铺挨户
团驻地云峰镇,并且首战告捷,影
(前排左二)与抗大部分同志合影,后排右三为谭冠三
响巨大;其三,他利用此次,杀死许多反动分子;其四,他广泛深入到众中去,号召各地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起来,建立自己的政权,实行土地革命。此次,震动全县,土豪劣绅对此闻风丧胆,为湘南输送了强有力的农民军力量。
1928年初,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来到了耒阳,谭冠三与朱德初次相识。朱德到达耒阳后便与
当地县委商议,决定依据湖南省委的部署举行湘南。决策一定,谭冠三便于2月15日下午带领赤卫队随朱德到达灶市,朱德与耒阳县委邓宗海等迅速做出进攻县城的战斗部署。耒阳县城首战告捷,推动了耒阳县革命的快速发展。2月19日,全县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在杜陵书院召开,大会选举成立了耒阳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很快,革命的火焰燃遍了整个耒阳县城。随着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南二区苏维埃政府也在小水江边桥村宣告成立,谭冠三任秘书长,
并担任区党团书记兼赤卫队党代
表。在谭冠三的带领下,当地革命
力量迅速增长。他们多次镇压土豪
劣绅,打击反动势力,将湘南
的火焰燃遍耒阳县。
湘南声势浩大,历时3个
多月,给反动统治者造成了极大的
震慑。但最终因敌人的疯狂反扑,
烟花的唯美句子加上湘南特委执行盲动主义政策,
起义失败。谭冠三所率领的小水铺
区赤卫队部分人员也随同朱德、陈
毅奔向了井冈山。
披荆斩棘,勇闯长征路
1928年4月,朱德、陈毅带领
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以及湘南部
分农军与在宁岗砻市会师。
谭冠三当时编入军需处当文书,从
此开启了井冈山的革命生涯。到井
冈山后,谭冠三先后参加了四次反
“围剿”,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
失败,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
长征前夕,谭冠三任红1军团
军事裁判所书记。长征途中,谭冠
三曾任红1师第2团代总支书记。长
征途中遵义会议的召开,是在中国
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
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谭冠三在
党的坚强领导下,跨越重重障碍,
一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
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走过雪山草
地,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二万五千
里漫漫长征路,谭冠三用惊人的毅
力、超的智慧、乐观的精神,一
路披荆斩棘。
红军在渡过金沙江之后,部队
要通过少数民族彝族聚居地区。
彝族地区因历史原因,再加上国民
党统治时期的高压政策,使得当地
百姓对汉人充满敌意。针对彝族
地区的这一特殊情况,大家迅速制
定方案。中革军委决定组成中央红
军先遣队,由担任司令员,
任政委,肖华任工作队队
长,谭冠三也成为先遣队的一员。
1935年5月22日,谭冠三率队进入
大凉山彝民区,他们谨记司令员的
嘱咐,要求所有人员对彝民要严格
遵守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绝
不能动武”的规定。在通过彝民聚
集区内的谷麻子附近时,谭冠三带
领的工兵连遭遇到了彝民的围攻,
不让部队通过他们的地盘,并且把
谭冠三他们所带的东西一抢而空。
此时的谭冠三依然谨记吩咐,并再
三向同行部队强调纪律,没有一个
红军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除此而
外,谭冠三率领部队一边调查当地
的风俗习惯,一边不断加强队伍的
政治教育,使得当地百姓对红军队
18军军长张国华(前排左)与政委谭冠三(前排右)
伍的认识大大改观,为后期与小叶丹歃血结盟,结拜为兄弟,实现汉彝民族团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正是因为红军纪律严明,汉彝结好,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彝族地区大凉山。
随着中央红军主力长征的谭冠三,先后任红1军团军事裁判所书记,第2师第6团党总支书记,陕甘支队第4大队政治处主任。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第15军团第81师第242团政治委员。谭冠三经历了五
次反“围剿”斗争,经受住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重重考验,时刻听党指挥,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坚定的信仰,以及不畏艰险的崇高品格。
高龄入藏,雪山埋忠骨经历过漫漫长征路的谭冠三,一路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二野战军第18军政治委员。此时的他也渴望安稳太平的生活,期待与家人的团聚。但是,很快第18军接到了党中央要求进军西藏的命令,刚刚洗去征尘的谭冠三,又义无反顾地率领第18军将士,奔赴祖国的西部边陲西藏,开启人生中的“第二次长征”。
接到入藏任务的谭冠三不仅自己没有怨言,还动员自己的爱人李光明一同前往。李光明曾在文章中回忆当年谭冠三动员自己入藏时说的话,如今看来,尽显谭将军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担当:“党中央把这个光荣的历史重任交给18军,是党中央、和刘、谢贤女友coco简介
邓首长对我们的最大信任。但是,
现在看来,我们的一些同志,特别
是在少数领导干部中,有过安稳太
平日子的思想,有个别的甚至抵触
情绪还很大。我作为政治委员,应
该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
场,为了国家这个大家,为了西藏人
民的解放,我们只有舍弃小家,舍弃
儿女情长的挂牵,以我们的实际行
动去感染和教育全军将士,率领他
们去完成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正是有着这样的家国情怀,谭冠三
完全不顾自己高龄入藏身体是否适
应,也不管自己体内还残留着日军
的弹片,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程。
1950年3月,第18军军长张国
华、政治委员谭冠三率第18军将
士进军西藏。到达西藏后,谭冠三
没有一刻停歇,将自己最后的年华
都与这片土地系在一起。谭冠三为
西藏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0
年10月6日到24日,在张国华、谭冠
三带领下,昌都战役打响,并取得
重大胜利,为西藏的和平解放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5月23日,
卫生许可证西藏代表阿沛•阿旺晋美与中央
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
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
议》,共17条。《协议》的签订,宣
告了西藏和平解放,开启了西藏繁
荣发展的黄金时代。
谭冠三带领将士在西藏开荒
生产,自立更生。西藏和平解放
后,谭冠三遵照提出的“进
军西藏,不吃地方”“一面进军,
一面建设”的方针,迅速制订方案
适应当地生产生活。1952年8月,
谭 1952年2月10日,西藏军区成立,张国华任司令员,谭冠三任政治委员,阿沛•阿旺晋美任第一副司令员,朵噶•彭措饶杰任第二副司令员
冠三在西藏军区创立了第一个农场“八一农场”。在农场里,他带头干活,种出了多种当地没有的蔬菜品种,并且试验种出了苹果,解决了将士们的生活所需,也丰富了当地极缺的农产品资源。战争年代,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将军,和平时期,他是为民利民的公仆。
谭冠三与西藏人民一起构筑迈向幸福的金桥——康藏(后称川藏公路)、青藏公路。西藏和平解放之后,修筑康藏、青藏公路就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任务。1953年1月,西藏军区(1952年2月10日成立,谭冠三任政治委员)联合当地人民,组成西藏地方政治联合筑路委员会,谭冠三任主任。要负责筑路的工程技术,提供筑路工具,支付民工工资,并派第155团和军区炮兵营参加,带领民工施工。最终,1954年12月25日,全长2255公里的康藏公路和全长2100公里的青藏公路同时通车拉萨。
谭冠三当机立断开启西藏的民主改革。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撕毁17条协
议,发动了以拉萨为中心的武装叛变。谭冠三临危受命担任中央驻西藏代理代表,果断下令平叛,并以此为契机,开启西藏的民主改革,实行“边平叛,边改革”方针。针对西藏的民主改革,对爱国的农奴主的土地实行赎买政策,即:由国家出钱买农奴主的土地,然后分发给当地农奴。这样西藏的农奴不仅分到了土地,也逐步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还增强了民族团结。
谭冠三一片丹心洒热土,忠骨
长眠于西藏。1985年12月6日,谭冠
三逝世。临终之前,他对李光明交
待:“不要给组织添麻烦,不要修
墓,不要立碑,就把我埋在八一农
场的苹果园里,让我化作肥料,最
后为西藏人民做点贡献。”遵照他
生前的意愿和家属意见,不开追悼
会,只在成都军区礼堂举行遗体告
别仪式。最终经中央批准,
于1986
衾谭冠三与藏族人民一起修水渠
年8月1日,将谭冠三的骨灰安放在
拉萨“八一农场”苹果园,完成了谭
冠三将军临终的遗愿。谭冠三将军
生为西藏殚精竭力,死为西藏倾情
守护,最后选择了自己最牵挂的土
地和人民为生命的终点。
摘编自《军事史林》杂志
2021年6期
责任编辑:王宇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