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中的廉洁故事(⼆⼗五)
★编者按★
酷睿i5处理器百年党史,既是党的探索史、奋⽃史,也是党⾃我净化、⾃我完善、⾃我⾰新史。党员领导⼲部在党史学习中不仅要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同时也需要以史为鉴汲取“清廉”⼒量。《百年党史中的廉洁故事》栏⽬将和⼤家⼀起学习党史中的廉洁故事,让⼤家在学史明理中养清廉之风,在学史增信中筑清廉防线,在学史崇德中汲清廉⼒量,在学史⼒⾏中做清廉表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做到“两个维护”。
80
张富清:⽐⼀⽐就会知⾜感恩
张富清,1924年12⽉出⽣,陕西洋县⼈,1948年3⽉参加中国⼈民解放军,同年8⽉加⼊中国共产党。1955年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作,1985年1⽉在中国建设银⾏来凤⽀⾏副⾏长岗位上离休。在解放战争的林弹⾬中,他九死⼀⽣,先后荣⽴“⼀等功”三次、“⼆等功”⼀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英雄”荣誉称号。他尘封功绩60多年,直到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迹才被发现。2019年6⽉,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9⽉,获得“共和国勋章”。
张富清⽼两⼝的家位于来凤县建⾏宿舍楼2楼。近40年过去了,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已翻修⼀新,⽼两⼝的家还是⽼样⼦。墙腰上淡黄⾊的油漆斑驳脱落,⽔磨⽯地板被磕出不少⼩坑,客厅⾥依旧摆着那张磨损的沙发,厨房⾥,厚实的铁锅架在简易的煤⽓灶上,窗户⼀开就是天然的“抽油烟机”。
马伊琍大文章几岁“吃得好、住得好,⽐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没有什么要求了。”谈起⽣活条件,⽼两⼝却总是淡淡⼀笑。
⼉⼥们也早已习惯了家⾥的简朴。在卯洞⼯作期间,他们⼀家住在⼀座年久失修的房⼦⾥,⼀⼤⼀⼩两间,共20多平⽅⽶,三张床挤了两个⼤⼈、四个⼩孩。⽗亲张富清那时候分管财贸和机关⼯作,但从来没给家⾥安排得好⼀点⼉。⼤患有脑膜炎,多年看病花钱,他们也从没组织特殊照顾。
做⼈要知⾜,懂得感恩,不给组织添⿇烦,是张富清⼀家常常念叨的话。他们的秘诀是“⽐”:和过去
⽐,和困难众⽐,和牺牲的战友⽐,⼀⽐,就觉得很知⾜,很幸福。
2018年,因患⽩内障,张富清接受了⼈⼯晶体植⼊⼿术。按规定,张富清的医疗费⽤可以在离休单位全额报销。
结合病⼈和家属的实际情况,医⽣在⼿术前征求张富清和家⼈对⼈⼯晶体的意见。
“⼈⼯晶体有很多档次的,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您选⽤7000元到15000元左右的,当然,也还有更好的……”“那就7000元的!”还没等医⽣说完,⽼⼈家就选定了。
⼿术前⼏天,张富清在与同病房⼀名病友的聊天中得知,对⽅选的⼈⼯晶体竟是3000多元价位的。材料供货合同范本
得到“机密信息”,张富清⽴即去医⽣,坚决要求给⾃⼰换成3000元的。
“他是⾃费,所以选便宜的,您是公费,可以考虑7000多的。”医⽣劝他。
“众能⽤的我怎么不能⽤?公费也是国家的钱,能省⼀点就省⼀点!”张富清态度坚决。
张富清的先进事迹被⼴为宣传后,荣誉接踵⽽⾄,⼀家⼈的⽣活却依旧平静、恬淡。馒头、油茶汤、黄⾖合渣、青菜,是⽼两⼝吃习惯了的,剩下的第⼆顿接着吃,绝不浪费,旧⾐服也依旧不允许丢。⼆⽼穿戴整洁,相扶⽽坐,笑声朗朗。
变化也不是没有。“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张健全说,“获得荣誉后,⽗亲总念叨着要怎么更多回报党和国家、⼈民,我们也要把这份从⼩⽿濡⽬染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的精神践⾏好、传承好。”
★
★★★
★
81
陈俊武: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入梅出梅时间2022
陈俊武院⼠是我国著名的炼油⼯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程技术奠基⼈、煤化⼯技术专家。“清⽩不是出⾝⽽是为⼈,⽆亏⼼事,不负于⼈;清廉不是提倡清贫,⽽是不谋私利,奉献与索取得当。”陈俊武的正直清廉和近乎严苛的律⼰在⽯油⽯化⾏业可谓有⼝皆碑。
陈俊武院⼠在事业上⼲惊天动地事,在⽣活中⽢当隐姓埋名⼈。按照政策,他可以享受不少待遇,但他严于律⼰,从不以院⼠⾃居,过着⾮常简朴的⽣活,连⼀些正常的福利待遇也不要,他早就谢绝了配秘书、配专车的专家待遇,坚持步⾏上班⼆⼗余年。陈俊武的家⼈讲了⼀件往事。有⼀个星期天,他在路上不⼩⼼扭伤了脚踝,当时疼得脸⾊发⽩、冷汗直流,坐在马路边上。附近就有电话,只要他在电话⾥说⼀声,单位马上就会派车来接他。但是他仍努⼒站起来,⼀瘸⼀拐⾛到公交车站。
2014年7⽉,洛阳⼯程公司多数⼈员搬到⼴州⼯作,按照级别待遇,公司领导在规划住房时给陈院⼠安排了⼀套100多平⽅⽶的安置房。陈院⼠听说后,明确表⽰不要。公司领导和同事多次劝他,他说:“我年龄⼤了,在洛阳⼯作和⽣活,要⼴州那么⼤的房⼦⼲吗?”有⼈提醒他,如果⾃⼰不住,可以留给⼥⼉,或者以后卖了也是⼀笔不⼩的收⼊。陈院⼠却说:“我是我,她是她!”他坚决不要这套房。
陈院⼠对⾃⼰特别“⼩⽓”,到外地出差,常常为省点差旅费⽽计较,对个⼈⽣活更是⾮常节俭。去年7⽉,他坐⾼铁到北京参加活动。由于舍不得在列车上买饭吃,他硬是饿着肚⼦直到下车,出站后了⼀家⽜⾁⾯馆,挑了⼀份最便宜的⾯条,吃得津津有味,连夸好吃。
说到帮助他⼈,他⼜⾮常⼤⽅。在抚顺⼯作时,他曾把⾃⼰技术⾰新获得的奖品交给集体或其他同事使⽤。搬到洛阳⼯作后,他把⾃⼰的奖⾦捐给公司幼⼉园和地⽅民办教师,还捐资4万元设⽴青年优秀科技论⽂奖励基⾦。
作为郑州⼤学的客座教授,他从来不让学校负担任何吃住⾏费⽤,反⽽经常为学⽣提供⼒所能及的帮助。2016年3⽉,陈院⼠将在郑州⼤学6年授课所得20万元全部捐出,⽤于奖励优秀青年学⼦,⽽他只接受了学校送给他的⼀束鲜花,献给了久病卧床的妻⼦。
陈俊武院⼠把⼯作做到了极致,却把⽣活过得极其简单。熟悉他的⼈都知道,所有这些,并⾮是他有意为之,⽽是他淡泊的性情使然。他总是勉励我们:“现在机遇很好,要认识到⾃⼰肩负的使命,要不断创新,多讲奉献,不要贪图享受。”
★
★★★
★
82
申纪兰:⼀⽣廉洁克⼰奉公
申纪兰是被誉为“凤⽑麟⾓”的⼈⼤代表。她曾担任过村、乡、县、市和省妇联的领导⼲部,现任村党总⽀副书记、长治市⼈⼤常委会副主任。
50多年来,她不知为当地办过多少次事,跑过多少次项⽬,但从来没有在集体账上报过⼀分钱,从来没有领过⼀分钱的补助。她经常被各地请去作报告、讲党课,从来不要报酬。
2001年6⽉,申纪兰受到全国保护母亲河委员会表彰,获得奖⾦2万元。同年7⽉1⽇,她⼜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发给奖⾦5000元。这笔钱,对⼀个贫困⼭区的农民来说,⽆疑是相当可观的
数⽬。从北京到西沟,纪兰⼀路⼩⼼地把钱揣在怀⾥。回村后,却全部捐给集体打了井。
有⼀回,铁合⾦⼚进了⼀批铜⽡,为了巩固业务关系,⼚家派⼈悄悄给纪兰送来⼏百元钱,说是让补补⾝体。申纪兰说,我吃了⼀辈⼦五⾕杂粮,⾝体蛮好,不需要补养。
那年,⽆锡⼏个⼈想做倒煤⽣意,但弄不到车⽪指标。听说申纪兰认识领导,便托⼈来,要请去给他们当董事长,还拿出印好的名⽚,说别的不要管,只要弄到车⽪,每⽉酬⾦1万元。申纪兰说,要我去⾏贿买车⽪,钱再多,也不⼲!
2007年2⽉13⽇,申纪兰搬了家。申纪兰⼀直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的平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村⾥的建设规划,她家的⽼屋被列⼊旧房改造的⾏列。
改造前,有⼈提议让申纪兰换个地⽅建新房。说⼀来⾯积⼩,基础只有三间⼤;⼆来想留下,将来做个纪念馆。 申纪兰坚决不同意。换地⽅就要占耕地,那是她最⼼疼的事;⾄于纪念馆,就更没必要。她说:“总理把⾻灰都撒了,我⼀个⽼百姓还留房⼦做啥?”
备料时,按村⾥规定,经过批准⽊料可以到⼭上解决,但申纪兰坚持让⼉⼦在长治购买。她说:“我栽了那么多的树,还不能⽤⼀棵?能,但栽活⼀棵多不容易呀。再说,咱当⼲部的,还能带这个头?”张嘉儿
盖房时,村⼲部考虑申纪兰事⼉多,村⾥应该帮帮她。乡亲们也觉得平⽇⽼是⿇烦申纪兰,这回总算
有了机会,多少也该为她出把⼒。申纪兰却不肯连累⼤家。她了⼀个省事办法——⼀包了之。
搬家时,来了不少⼈。其中⼀些⼈⼼存好奇,想看看这个“国宝”家⾥究竟有些啥宝贝。但让⼈⼤失所望的是,除了⼏件旧家具和⼀⼤堆照⽚外,什么也没有。
房⼦的故事,还不⽌这些。
照理,申纪兰应该不缺房⼦。她当了10年省妇联主任,20多年长治市⼈⼤常委会副主任,太原和长治都给她分过房⼦,但她都谢绝了。说起房⼦,⼉⼦张江平⼗分感慨。他说:“那时我们多么需要⼀套房⼦呀,我和⽗亲在办公室⾥住了七年……”
清廉,是党员⼲部的⼀道红线。在这道关⼝前多少⼈迷失⼼性,违规落马,追悔莫及。⽽申纪兰却从不犯糊涂。她为家乡建设跑投资,西沟铁合⾦⼚、⼭西纪兰饮料有限公司、⼭西纪兰产业公司等⼀个个企业相继建成。在企业⾥,申纪兰没有任何特殊股份。⽤她的话说,⾃⼰是为集体打⼯。也有⼈对申纪兰的做法不理解,她却说:“钱,要多少是个够呀?⾦钱像⽔⼀样,缺了它,会渴死;贪图它,会淹死。”
★
★★★
★
83
83
郑培民:⼀⼼为民廉洁奉公
郑培民,原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常委会副主任。2002年3⽉,因突发⼼脏病在京逝世,年仅五⼗九岁。他的三件遗物和⼀句遗⾔让⽆数⼈为之感动。这三件遗物是⼀个防腐账本、⼀本廉政记录
和⼏⼗本⽇记。他最后的遗⾔是⼀句普普通通的话语——不要闯红灯。有⼈说,这平平常常的五个字,正是郑培民⼀⽣官风⼈格最好的总结和诠释。他从来不搞特殊化,从来不做违规事,两袖清风做了⼏⼗年官,光明磊落做了⼀辈⼦⼈。
他是⼀个⾼官,但他更像⼀介平民。他是⼀个深爱妻⼦和⼉⼥的普通男⼈,他更是⼀个忠⼼耿耿的⼈民公仆。为官数⼗载,他从未⽤权⼒谋过半点私利,为官数⼗载,他没有⼀件放不到桌⾯上的东西。在湘西的⼤⼭深处,流传着⼀⾸这样的苗歌,唱的是当年郑培民带领众修路致富的故事。郑培民曾在湘西⼟家族苗族⾃治州担任州委书记,他爬过湘西最难爬的⼭,⾛过湘西最难⾛的路,去过湘西最穷的村⼦,住过湘西最穷的⼈家。湘西是湖南最穷的地区之⼀,为了尽快解决众的温饱问题,郑培民在这进⽽⼤⼒推⼴粮⾷新品种新技术并且经常亲⾃下⽥⽰范。有⼀次连⽇劳作之后,郑培民体⼒不⽀,摔下了三⽶多⾼的⽥埂。这⼀年,郑培民添了⼀项病症,脑震荡。但也就是这⼀年,湘西粮⾷产量翻了⼀番,实现了⾃给有余。关于赞美老师的成语
郑培民在湖南先后担任过湘潭市委书记、湘西⼟家族苗族⾃治州州委书记和省委副书记,⽆论在哪⾥做什么书记,有两个雅号始终跟随着他,⼀个是三不书记——说他不唱⾼调,不做表⾯⽂章,不搞政绩⼯程;⼀个是三民书记——说他爱民、亲民、⼀⼼为民。
在湖南常德地区,⼈们记忆中的郑培民,不是⼀个⾼⾼在上的省委领导,⽽是⼀个和他们⼀起沙袋
、堵缺⼝的抗洪战友。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洪⽔泛滥,常德安乡县堤垸溃决,灾情严峻,时任省委副书记的郑培民在这⾥和受灾众并肩抗洪,度过了⼋⼗多个艰苦卓绝的⽇⽇夜夜。他⾝居⾼位⽽⼼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万事民为先”为⾃⼰的⾏为标准,直到⽣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曾经许下的诺⾔。他树⽴了⼀个共产党⼈的品德风范,他在⼈民⼼⾥树⽴起⼀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