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周年感言短句
    【摘要】《建国大业》作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华诞的献礼片,应该表现出中国现代诗中的最为宏伟的史诗,但可惜的是该片并末达到其所预期的目的:一、史诗拍成幻灯片,二、明星阵容消解历史沉重感,三、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建国大业》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红电影,作为史上规模最大的献礼片固然吸引观众的眼球,但从它发展成形之日起身上就带着抹不掉的娱乐烙印。
  【关键词】《建国大业》 主旋律 史诗 明星簇拥 商业化
 
  一部要展现国共谈判直至新中国成立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事实的电影,一部云集了几乎华语电影界精英的电影,一部要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影片――这是《建国大业》的主创的人员为影片做得定位。也正是这三个卖点使全国观众趋之若骛,创造了4.5亿的票房神话。影片公映之后,叫好之声不绝于耳,一些知名的大腕,包括著名的电影导演,影评家和学者们纷纷写文或在电视上称赞这部影片。有的甚至说“这是建国以来的一部最为伟大,宏大
星座与水晶
的电影史诗!”还有的说:“这种集主旋律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电影作品是华语电影发展的未来与楷模。”根据笔者所阅读的影评来看。真正持批评态度的文章不多。早就教导我们在文学艺术批评上,要主张百家争鸣的态度,笔者在国庆期间,曾经到电影院二次观看这部影片,然后又买了正版的DVD,反复观看该片,但是,我感到很失望,《建国大业》这部鸿篇巨制是否真的名副其实呢,且待细细分析。
 
天醒之路评价>桃子和西瓜能一块吃吗  一、史诗拍成幻灯片
 
  《建国大业》重点展现的是建国前三年的历史,这是中国风云变幻最快的一段时间:这三年里中共打胜了三大战役,渡过长江解放了全中国,又历尽艰辛克服重重阻力召开政协和人大,最终完成了建国大业。虽然寥寥数语就能概括三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但谁都知道这寥寥数语到底有多么沉重。且不说两党之争伤亡了多少中国同胞,单说那些如闻一多先生般的民主人士为了祖国和平大业做出的努力和牺牲就足以令观众动容。毫无疑问,这段
历史是当代中国历史中的最为宏伟、光彩的一个阶段。倒可一位有真知灼见的艺术家,如果认真、严肃和努力都会从这伟大的历史阶段中,寻出一支半叶,而创作出伟大的艺术作品。
  但是,在《建国大业》里,我们却看不到这些,多少志士仁人的努力和牺牲都转化成一种流水式的记录。从重庆谈判到政治协商会议,戏份几乎就是平均分给国、共、民主三党派。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讲,就像放幻灯片似的拼命赶场,放完一个历史场景就转到下一个,根本看不出起承转合来。没有宏大的斗争场面,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寥寥几个镜头带过;没有中共领导人的运筹帷幄,我们只看到抽不完的烟和散不完的步,从头到尾平淡像古井水,到哪里去谈什么“波澜壮阔”?就算总体上没有出彩,以历史事件为界的每个桥段也都显得很平庸,少有让观众感动的情节,使得这部“史诗大片”与集中讲述从西柏坡到北京这段历史的《开国大典》比起来,显得空洞了很多。例如《开国大典》中上街吃面没带钱,还有的几个湖南老乡闯进中南海打秋风、要给新中国起年号这样丰富人物个性的情节,在《建国大业》中是根本不到的。影片看完以后让人想不起来主要人物都干过了什么,好像除了打仗就是在开会。一部缺乏丰富细节的电影是很容易流于表面化的,而且人物过多又要保证每个人物都有戏,剧情上难免显得过于浅薄。 吴越女演员
  另外。就是导演主次不明。有几场戏要拿出来当典型。例如,一个上海滩的黑社会老大杜月笙竟然比开国元勋任弼时戏份多、镜头足。以前的影片中任弼时总会拿一个大烟斗作为身份识别的符号,但在《建国大业》里他不仅一直缩在身后,连烟斗的都免了,简直成了摆设。树林里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人密谋篡位时用那么多镜头拍也没多大必要,倒是重庆谈判,毛、蒋二人从台阶上走下来握握手就算和谈成功了。
刘家良与翁静晶  还有,就是表现手法的单一。乌云里弄束阳光就代表光明未来,从两个记者缝隙里拍蒋经国就代表他上海之行左右为难。还有不可少的毛、周二人吃饭的镜头,让观众觉得一吃饭准是一场战争又打赢了。影片中,最大的重复就是行军、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开国大典这几个片段,都是用实拍处理成了黑白加做旧来表现,尽管有的镜头调度不错但是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