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策略探究”应用教学案例
宜昌市李家湖小学 雷琰
[案例主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案例背景]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培养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拿起书本读书结结巴巴,不是多字就是丢字,要求学生默读而学生张嘴就开始朗读,读完一篇课文老师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却没有几个学生能提出几个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我们语文老师在痛定思痛之余,开始思考,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任何能力的形成是靠培养的,并且有一定的技巧性,阅读也一样。因此本学期我们在再一次梳理课堂教学中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时,语文组多数老师提出
了这样几个问题:学生不会读书,不会默读,不会在浏览后捕捉需要的信息,不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不会对语言材料进行创造加工------在区语文教研员张继红老师的帮助下,我们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定下本学期的研究主题:培养学生阅读技巧策略探究。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共同观摩了两位青年教师执教的研究课——三年级的《秋天的雨》和四年级的《秦兵马俑》。《秋天的雨》执教两次,《秦兵马俑》共执教三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两位教师都体现了认真、敬业的态度和精神,围绕我们的研究主题进行反复地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了多种教学策略,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给我们提供了可供研究的话题。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
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的特点:一是规模宏大,二是类型众多,三是个性鲜明,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教学中难点。
[案例分析]
一、课堂观察:
在进行观课之前,我们设计了两张课堂观察表——教师阅读技巧培养观察表和学生阅读技巧培养观察表,老师们进行分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课堂:
(一)教师课堂行为观察:
教师阅读技巧培养观察表
       
有效性
(次)
无效性
(次)
1、教学目标是否指向阅读技巧的培养?
1、知识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学设计是否体现阅读技巧的培养?
设计1
设计2
设计3
设计4
3、教学步骤是否体现科学的方法?
1
2
3
4
(二)学生课堂行为观察:
学生阅读技巧培养观察表
怎么办理网上银行
(根据课标要求观察达到要求所占的面)                             
达标比例
80
50
30
一般技巧
1
能主动预习
2
知道哪些需要精读,哪些需要略读
3
能根据不同目的选择阅读方法
4
阅读时能运用自我提问
5
能借助课文逻辑及结构促进理解和记忆
6
理解失败时能自我补救
朗读
默读
技巧
1
朗读能根据不同内容确定基本语调
2
朗读有重音、有停顿,且语速适当
1
默读嘴不动,不出声,视野宽,有一定速度
2
默读能圈点批划
3
默读能使用工具书
感知技巧
1
能认真读课文
2
能较快掌握主要内容
3
能较快理清课文层次
理解技巧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能根据文章层次掌握课文结构
能根据语言主与次理解语言构造
运用技巧
能模仿课文语言说话
能创造性地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改造
能分清主次对材料进行取舍
说明:1、应按照各年级课程标准要求进行评价。
2、各项观察内容,,要观察具体的阅读行为。
二、教学片段及分析:
《秋天的雨》片段及分析
片段一:
师:老师也在读课文,老师有一个不懂的问题,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呢?
生:因为秋天的雨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师:课文的哪一段是写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呢?
生:第一段。
师:能自己读一读吗?
(生自由朗读)
师:秋天的雨是怎样把秋天的大门打开的呢?课文中用了哪些词语?
1:趁你没留意。
2:带着清凉和温柔。------
3::轻轻地。
师:再说一遍“轻轻地”。
生再读:轻轻地。
师:回答地真好,你们能读出“轻轻地”语气吗?
生:能。
生齐读: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学生语调很轻,语速较慢)
师:谁来读一遍
1
2
师读: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生读: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简析:从本片段中可以看到,老师在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老师引导学生出重点词“轻轻地”,从而读出秋雨清凉、温柔的感觉来。孩子们读得声情并茂,语感非常好,可见这和老师的平时训练是分不开的。另外老师还运用了多种读书的方法,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共同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技巧的一种表现,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感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激发学生读的欲望。从学生观察来看,90%能根据内容确定语调,朗读有重音,且语速适当。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默读2—5自然段,看看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生默读。
1:我不知道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2:我不知道为什么秋天的雨吹起了金的小喇叭?
师:你不仅会提问题,还很会思考呢!
3:为什么说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呢?
4: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我们的是一首丰收的欢乐的歌?
5:秋天的雨是怎么告诉小动物们秋天快要到来了呢?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会思考问题。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呢?你们知道课文的第几段写了秋天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吗?
生齐答:第二自然段。
师:我们来读一读。
简析气冲斗牛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教师利用默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并很快地掌握文章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80%的同学都知道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是个有待研究的课题。
《秦兵马俑》片段及分析
片断一:
师:打开书91页,默读课文 ,然后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默读,有几个学生小声朗读,师强调:默读!
师:谁来说一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了兵马俑的坑有多大。
生2:我感受到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生3:我感受到了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
师:看来刚才大家通过读课文,对兵马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兵马俑究竟有什么特点呢?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地好,请大家迅速电脑水冷浏览课文,一,用笔画下来。
生: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师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简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了中语段的阅读要求: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本课的课文导读中也要求:认真默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再谈谈读后的感受。我们在观察学生时看到,部分学生还不会默读,一说读书就是朗读,因此默读技巧还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浏览上表现的比较好,能够通过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然后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片段二:
师:篮球场见过吗?
生(齐答):见过!
师:学校就有篮球场,是吧?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学校篮球场的样子,然后将这个篮球场慢慢扩大、过大------扩大到50个篮球场那么大,再想象上面站立着8000个兵马俑。
(生闭上眼睛想象------)
师:看到了没有?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1:这个俑坑真是大,连8000个兵马俑也放得下。
生2:我的感受是课文用篮球场来作比较,而且有50个那么大,让我们感到兵马俑真大------中秋节 祝福语
师:我们学校操场做操的时候能站多少学生?
魔皇85刷图加点生:1000多。
师:那站8000多个兵马俑是我们操场的多大?
99977是什么意思生:有我们操场的8个大。
生感叹:兵马俑真是大啊!
简析: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在这一片段的教学中看到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熟知的场景来想象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把文本幻化成景象在脑海中浮现,是培养学生再现文本的技巧。这也是一种阅读技巧的培养。
片段三
师:我们虽然不可能上战场,但是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当年秦军的强大阵势。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听好啊,当我喊到:将军们!请你们用你们最洪亮的声音喊:在!敢不敢试一试?
生:敢!
师:看看你们象不象将军的样子。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
生:不是好士兵!
师:好,准备,将军们!
生(洪亮地齐喊):在!
师:好!我们全体起立!带着你们的气势来读一读将军俑这一段。
生(全体起立,声音洪亮):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鶡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课文第四自然段)
师:读得真好!我想你们如果在战场上,也一定是战场上的胜利者!请坐!
简析:在此片段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创设情景,渲染气氛,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读出了将军的英雄气概。从而感受到当年秦王朝的强大和秦将军的威武勇猛,骁勇善战。激发了学生读、说的欲望。
片段四:
师:刚才我们从类型众多的兵马俑身上感受到了当年秦国军队的强大阵势,谁能想到这些泥塑的兵马俑会带给人们如此强大的震撼,其实走进兵马俑,仔细端详,你会更加惊叹,你会发现什么呢?在文中一。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象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好像------;有的-------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