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3.1《糖的变化》教案
【教学分析】
本课通过探究白糖在生活中常见的几种变化现象,认识物体变化的两种类型。
学生在三年级“溶解的秘密”单元中探究过白糖的变化,观察到白糖溶解在水中逐渐消失不见,随着水分蒸发,白糖会重新结晶。在生活中,学生也常常看到白糖的各种变化,但可能没有思考过变化后的白糖还是不是白糖。我们要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实验,对比观察不同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本课的另一目标是学习撰写探究报告,要让学生在表述探究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探究报告模板尝试填写关键信息,完成探究报告。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探究白糖的各种变化,认识到物体可能在外部特征和内在属性方面发生变化。
(2)科学思维:了解探究报告的基本体例,学习撰写探究报告。
(3)探究实践:认识到物体的变化分两种:有的产生了新物质,有的没有产生新物质。学会判断物体变化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4)态度责任: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能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白糖、研钵、烧杯、水、搅拌棒、酒精灯、蜡烛、三脚架、陶土网、蒸发皿、铁勺、火柴等。
(2)活动场地:实验室。
【教学过程】灵丝密码小说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甜品吗?厨师们用白糖做了各种甜品。(课件出示:撒上糖粉的甜甜圈、糖画、绿豆糖水、焦糖布丁等图片)
师:你还知道哪些甜品?你知道这些甜品的制作过程中白糖都有哪些变化
吗?
赵本山老婆叫什么名字
生1:甜甜圈在和面的时候加入了白糖,烤好后上面有一层白的,是糖块磨成的粉。
生2:绿豆糖水就是在煮绿豆时加入白糖,白糖溶解到水里,甜甜的,很好吃。
生3:我在街上看过有些老艺人把白糖加热熔化成糖浆,可以做冰糖葫芦、糖画。
生4:还有拔丝地瓜。
生5:把白糖用火烤成焦糖,做成焦糖布丁。
生6:对,那白糖的颜都烤得焦黄焦黄的了,又香又甜。不过也有的烤过头了,吃起来就有点苦了。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小科学家,留意到了白糖这么多的变化。老师想问问大家,白糖经历这些变化之后还是白糖吗?
生1:当然是,它还是甜甜的呢。
生2:糖水中的水分蒸发完后,糖会重新结晶的。
生3:对,加热熔化的糖浆,冷了以后还是结成固体的糖块。
生4:可是原来白糖没有香味,火烤了之后就很香,这还跟原来的白糖一样吗?熬糊的糖浆颜变了,冷却成的糖片还发苦,这就不是白糖了吧?
(2)事实证据。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猜想。要想知道真相,还需要像科学家一样深入探究。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以下材料,请小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可以通过哪些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课件展示实验材料,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师:各小组都有自己的实验方案了,老师要提醒几点注意事项。
(课件展示:①做蒸发实验时不要取太多糖水,糖水太多不容易观察到结果。
②使用酒精灯加热白糖时一定要规范操作,戴好护目镜,防止糖浆溅起烫伤。③在实验室,未经老师允许是严禁用舌头尝的方式进行观察的,今天的实验比较特殊,老师提供的白糖虽已达到卫生安全标准,同学们可以用舌头来尝,但也要注意只能轻轻地、少量地尝,并且禁止呑咽,尝完后要立即吐出并漱口)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表达交流。
师: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具备了良好的规范意识,不仅善于合作,懂得边观察边记录,实验结束还能及时整理好实验材料。科学家们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表达交流,就是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呈现出来,与他人进行交流。有时是口头的,更多是文字的,比如探究报告。(呈现探究报告模板)探究报告通常包含探究者、探究时间、探究的问题、猜想假设、事实证据、研究结论等。同学们可以按这个模板,先尝试与同组同学交流、讨论,完成自己关于本次探究的报告。
(学生小组交流,参考模板填写探究报告)用洗洁精做水晶泥
(4)得出结论。
师:我们分别请几位同学和大家分享不同的探究报告,同学们认真听,他们的探究报告写得完整吗?探究问题和结论是否表达清楚了?证据是否充分?
(学生代表展示探究报告)
生1:我们探究的问题是“糖磨成粉后还是糖吗”。我们假设它还是白糖。我的事实证据是:白糖加热熔化后再冷却结成一大块,或是把大块的白糖研碎成小颗粒、粉末状,都只是改变了它的大小、形状,颜、味道并没有变化,所以我们认为还是白糖,就像把一大张纸撕成碎片,它还是纸。
生2:你们研究的问题是“糖磨成粉后还是糖吗”,但是在事实证据中提到“白糖加热熔化”以及“把白糖研碎成粉末状”这两个实验。我认为不符合要求,因为“白糖加热熔化”实验和研究的问题没有关系。
生1:确实,这里我们需要修改一下。
师:在一份探究报告中,它的题目、实验、结论等,都要围绕一个内容,做到前后一致。
生3:我们探究的问题是“白糖溶解到水中还是白糖吗”。我们认为它还是白糖。以前学过溶解,我们知道,白糖只是均匀分布到水中,我们肉眼看不见而已。如果把水蒸干了,白糖又会重新结晶。所以溶解的白糖还是白糖。
生4:我们也做了这个探究,把白糖放入水中溶解成糖水后,又把糖水蒸干,发现蒸发皿中出现白粉末状的东西,和研磨成粉状的白糖很像。我们尝了一下,
有甜味。我认为你们要在探究报告中把探究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写清楚,而不是只写“如果把水蒸干,白糖又会重新结晶”。这样会让人误以为这些只是你们的假设,而不是事实证据。
生3:谢谢你的提醒,我们会做修改。
生5:我们探究的问题是“白糖熬糊以后还是白糖吗”。因为我们发现白糖刚加热时熔化成液体,颜是
透明的,并且伴有一丝丝香甜的气味,和白糖很像。这时停止加热,白糖冷却后结成了块状,像是拼凑在一起的一大块白糖。我们认为这时的白糖还是白糖。但是我组的张凡同学加热的时间比较久,白糖散发出很浓的香甜味,液体开始冒出很多气泡,而后气泡越来越多,越来越小,液体颜开始变黄。之前的白糖虽然也能闻到气味,但是是清甜的气味,和这种香味不同,颜也不同。所以我们怀疑这时的白糖和原来的白糖不一样了。后来我们继续加热,发现颜越来越深,气味也由原来的香甜气味变成了一股烧焦的气味。我们还观察到有烟冒出来,糖浆最后变成黑的了。尝了一下,味道是苦的。我们认为这时肯定不是白糖了,而是一种又黑又苦、像炭一样的另外一种东西了。
生6:我觉得他们的探究报告写得很详细,操作过程写得很清楚,观察到的现象也记录得很具体。
上海好玩吗
生7:我觉得他们的探究报告有一点很好,就是观察到白糖加热成黄透明液体时,只是怀疑这时的白糖和原来的白糖不一样。说明他们并没有充足的证据得出明确的结论,用了“怀疑”这个词,说明结论还有待验证。
笔记本电脑关不了机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实验观察得很仔细,也初步学会了填写探究报告时把探究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写具体。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得出结论的事实证据。确实,仅凭我们今天课堂上的实验,还很难分清白糖经历各种变化后还是不是白糖。在有疑问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查阅资料,借助前人研究的成果加以分析判断。
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熬糊的白糖不再是白糖探究报告》及补充材料《白糖加热的变化过程》。科学家们通过更多更深入的研究发现,白糖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脱水变成焦糖,所以当白糖加热成焦黄液体时就已经变成另外一种物质,不再是白糖了。
会计工作流程通过今天的科学探究,对于白糖的变化,你有什么认识?
生1:白糖会发生几种不同的变化。
生2:白糖的变化有的只是形状、大小的变化,这时的白糖还是白糖。
生3:有时白糖变化后已经和原来的白糖不一样了,变成了新的颜,出现了新的气味,产生了新的物质。
师:是的。我们研究发现:白糖加热后会发生各种变化,有的只是白糖的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构成白糖的物质没有改变。有时白糖发生变化时,构成白糖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物质。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变化,你还知道哪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生1:纸烧成灰也产生了新物质。
生2:面粉做成了馒头。
生3:米煮熟变成了米饭。
师:这些物体无论在形状、大小方面还是内在属性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物质。下课后,我们可以继续观察生活中的变化,看看哪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要养成细致观察并实事求是地汇报的科学态度,学会填写探究报告,学会基于证据进行交流、质疑与评价。在教学中,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展开充分讨论后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在获得事实证据后交流研讨得出结论,接着阅读文献资料进一步补充证据、夯实观点。
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白糖的变化,建构“物质变化”的概念。整个探究过程学生都紧紧围绕证据展开:有依据的假设一基于实验现象的论证一撰写探究报告一基于证据的交流、质疑与评价。本课教学在达成“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探究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的探究目标方面作了较好的尝试,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探究兴趣。教师从学生熟悉的食品入手,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引发思考,组织学生讨论白糖的变化,激发探究热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2)营造研讨氛围,让学生愿说、敢说。“表达交流”能力的训练是本单元的目标之一。教师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引发讨论,并且一步一步地铺垫引导,
所以无论是基于现象提出问题,还是针对问题作出假设,以及后面基于事实证据展开讨论,学生都能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