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每个时辰到底分为几刻?
游戏风云miss照片门
古代以干支纪时,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为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子时和丑时。寅时俗称平旦,相当于今天的3~5点;卯时俗称日出,相当于今天的5~7点;辰时俗称食时,相当于今天的7~9点;巳时俗称隅中,相当于今天的9~11点;午时俗称日中,相当于今天的11~13点;未时俗称日昳,相当于今天的13~1
5点;申时俗称晡时,相当于今天的15~17点;酉时俗称日入,相当于今天的17~19点;戌时俗称黄昏,相当于今天的19~21点;亥时俗称人定,相当于今天的21~23点;子时俗称夜半,相当于今天的23~1点;丑时俗称鸡鸣,相当于今天的1~3点。为了进一步精确时间,古人又在十二时辰中分刻。那么每个时辰分为几刻呢?
遍查网络,十二时辰之每个时辰到底分几刻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且都与笔者
的认识不一致。网络之说,这里不再罗列。笔者认为,古人是把十二时辰中的每个时辰又划分为五刻,每刻相当于今天的24分钟。理由如下:
台球杆品牌
网页无法显示图片过去处决犯人是在秋后某日的午时三刻,而午时三刻公认是指阳气最盛,日影最短的一段时间内,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中午12时左右,这是大家公认的。在午时三刻阳气最盛时处
决死刑犯,据说是为了让犯人的阴魂尽快消散,不至于怨恨之气郁结成势,以图报复为害。我们知道,午正就是相当于今天的中午12时整,而午正是在午时的正中,那么午时三刻也就应该是午时的中间刻度,也就可以判断整个午时共分五刻了。这样算来,午初从11时起,11时整就是午时一刻的开始,到11时24分就是午时二刻了,再到11时48分开始就是午时三刻了,而到12时12分就进入了午时四刻,到12时36分就进入了午时五刻,到13时整时午时五刻结束,就进入了未时。午时三刻一到,这时阳气最盛而日影稍偏西,这时处决死刑犯,实际是给犯人稍留一点积阴的余地,并指示其向西天归去,所谓“一命归西”。
王宁为什么退出开心麻花团队?
高广泽也许有人会质疑,午正12点不一定在午时三刻的最中间,或许午正12点是午时三刻的结束点,那样一个时辰就可分为6刻了。那么我们就再考察一下子时(夜半之时),看看夜半这个时辰到底是分为5刻还是6刻呢?古代夜半是要按时刻报更的,故把夜半某刻又称为夜半某更。我们最常闻的就是夜半三更这个词,因为这个时刻是阴气最重,人们都在沉睡的时候。我们也常听闻“五更”的说法,比如杜甫的《阁夜》诗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再如唐代李商隐 诗《蝉》云:“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还有李清照词《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云:“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古诗词中多有“三更”、“五更”的描述,却从来没有“六更”的说法,这就说明夜半这个时辰也是共分为五个时刻。
庆国庆黑板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