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
•一.摘要
•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而作为北方方言一种的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而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也正是因为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不断的相互融合才使中国文化更显得异彩纷呈,更加的有魅力!中国如要按方言区划分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话;粤方言;闽方言。每一种方言区都有着自己的文化。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自然对东北文化以及东北方言有着或多或少的了解,所以想就此介绍一下关于东北文化与东北方言的情况,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文化,了解东北方言,了解东北人,也更加的了解熟知中国文化!
•二.关键词
• 中国文化 东北文化 东北方言 多元文化 交流
•融合 语言
•三.正文
• 东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发源地之一。而东北方言又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于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深受俄、日、韩的等周边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语言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最大。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随着东北民族300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情形。至今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别具一格的特。例如:例如: 喜欢————稀罕 漂亮————带劲
• 角落————旮旯 地方————妻夫木聪宣布结婚嘎哒
• 我们————俺们 棉花————鸟火儿
• 全部————整个浪儿 脏—————埋汰
• 怎么办————咋整 非常(或特别)————贼
• 拖鞋————鞋趿拉 差不多—————————够呛
• 特————————个掰 难看——————磕碜
• 摔倒————卡了 膝盖——————啵了盖儿
• 快点儿————麻溜地 白搭——————抓瞎
• 马虎————稀里马哈 口水————————哈拉子
• 痒————刺挠 可能——————备不住
• 硬币————钢镚儿 聊天——————唠嗑
• 收拾————捣齿(读降调) 生气了————急眼了
• 特别多————老鼻子了
•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北方言独具特的一面。东北方言具有多元性,研究东北方言的形成,有助于了解东北方言中蕴含着的中华民族特。
•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东北的这些具有民族文化特的语言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被社会上的许多人所使用。同时,也正是因为人们的不断使用交流沟通,才可以使东北话,东北文化得以在不断发展,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也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彩,使中国文化能享誉整个世界。2022年是公立秋还是母立秋
•东北是一个由汉、满、蒙、朝鲜、赫哲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经过300多年共同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独具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的地方。如东北方言中的“喝咧”(唱歌)、“哈喇”(肉和油变质)等词语就是满语演化而来的,还有卡伦(边防哨卡)为锡伯语等等,这些都从一定意义上为东北方言增添了魅力。而且,另一方面,东北方言不仅融入了许多满族等少数民族词汇,还融入了俄语等外来词语。例如:称面包为“列巴”,水桶为“维得罗”连衣裙为“布拉吉”等等都使东北方言不断的流传下来,不断的传承与进步。总之一句话:东北方言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在这种融合中不断的发展。
• 语言的发展是由中原地区向全国扩散的,尤其是满族入主中原后关内汉族冲破封禁
出关到东北地区谋生,俗称“闯关东”,还有清朝时期,大批的流放人员到东北,都给东北注入了中原语言和文化。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同步和传播手段的落后造成的差异,有很多正字在传播中渐渐的被误读,并约定俗成的成为方言。
•如“那嘎达”(那地方)、“干哈”(干嘛)、“母们”(我们)等等词语都是误读形成的。也正是因为这些词语的存在,更使东北方言更加的幽默化,大众化。在东北方言中,“一字多义”也是一种形成方式。如“贼”在普通话中是小偷的意思,而在东北方言中则有“非常”和“特别”的意思。像“贼好”不是说小偷好的意思,而是说“非常好”的意思。东北方言中也有一些无从查证,很难出它的来历,外地人也很难理解,但是东北人却非常熟悉它,能很熟练的运用它,当然这些词语也都被人们很认可。东北方言以形容词居多,重音多方在最前面的字上。譬如:“埋汰”是脏的意思,“得瑟”是不务正业的意思,“整个浪儿”是全部的意思。这些无疑不展现了东北方言的特,展现了东北文化的深厚。东北方言作为一种文学,有着其深邃的文化渊源,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一种精神。西红柿首富王力宏
•四.结语
• 东北方言作为一种语言,它的自身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民族情结,更是一
种社会需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东北方言不断的突破地域局限,逐步走向全国,这说明了东北方言有很强的感染力。著名演员赵本山的作品以及他所带领的赵家班为传播东北方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小品《卖拐》等多种小品使东北方言通过春晚成为各方言中最让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
•通过方言表示人物的形象,这能从侧面体现出浓厚的东北文化底蕴,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东北人感到熟悉亲切,南方人感到新鲜有趣。也正因此,文艺百花园中又多了一朵奇葩,也为民族语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融合、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标志,更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要保持东北方言的特,并不断的流传下去,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国文化更上一层楼!
美食
•今天看了一位博友介绍东北菜的文章,那位博友18岁就离开美丽的哈尔滨到关内读书了,后来又到上海来工作,以她的年纪和学业的负担,即使身为东北人,对丰富的东北菜也不会了解太多。说句实在话,东北菜是完全可以与八大菜系比肩而立的。清朝的宫廷菜,基本上是以东北菜为基础。现在如果你去北京北海的仿膳或天坛南门的御膳,都可以发现东
北菜的影子。
•
•东北菜首推水饺,在东北人看来,水饺既是饭也是菜,经济困难的年代,东北人在家请客,水饺就是最高的礼遇了。东北的饺子的特点是馅多皮薄,档次最高的要算三鲜馅饺子,一口吃下去,汤汁便流留了出来。最有特的馅是驴肉饺子。如今,在北京和上海可以见到许多东北人开的饺子馆,但味道似乎有些不够正宗了,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
•第二道菜,也是东北普通老百姓常吃的小鸡炖蘑菇,鸡选的是农民家养的小鸡,不能用肉食鸡,蘑菇是东北长白山的榛蘑,这种蘑菇个头很小,长短不一,因为采自山中,泥土很多,即不易洗干净,样子也不好看。但可以放在锅中炖上数小时而依然不烂。
• 第三道菜,也是东北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猪肉炖粉条。猪肉通常选的是肋条肉,粉条是东北特有的土豆粉,东北的土豆粉粗而长,不适合在超市里出售,在东北的菜市场里可以买到。这种吃法,是肥而不腻,猪油都被粉条吸收了,你尽可以放心吃肉。从营养学来看,
要比红烧肉科学的多。
•第四道菜,是在沈阳非常流行的白肉火锅,据友人们说,白肉火锅起源与辽阳。辽阳是努尔哈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老北京的火锅就是由满族人传到北京的,逐渐形成北京火锅的独特风格,如王府井大街上的东来顺。北京的老火锅蔬菜以大白菜为主,东北的火锅则以酸菜为主,细小之处,便见差异。东北的火锅常常要加进血肠。补铁的效果非常明显。
•
•第五道菜,是黑龙江的大马哈鱼,这种鱼非常名贵,通常有三五斤重,肉质与卤肉最相近,已难上普通人家的餐桌了,做法也有多种,无论何种做法,都鲜美无比。
•
第六道菜,油炸林蛙。林蛙又称哈士蟆,多生长在长白山及兴安岭的密林中,营养价值极高,现在卖的价格极高的林蛙油就是从林蛙身上提取的,油炸林蛙味道鲜美,须带皮炸,林蛙皮为黑,很难看,吃起来要有勇气,不好看,很好吃。
•第七道菜,大连海参。另一个名字又叫辽参。是国内海参中的极品,近几年来风靡于国内的高档酒楼,为极品菜肴。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将辽参列为国宴菜单。到大连旅游,不吃辽参,就如同到北京没吃全聚德烤鸭一样。
•
•第八道菜,查干湖的胖头鱼。查干湖是中国的第十大淡水湖,东北地区的第一大淡水湖,位于吉林省内的松原市。查干湖是国内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大湖。周围是数千平方公里的草原与农田。松原市以前叫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由于发现石油升格为地级市。这里是蒙古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查干湖的胖头鱼一般要五六斤重,大的有几十斤重。每年湖面结冰后开始凿冰捕鱼,场面蔚为壮观。第一网捕到的鱼称为开江鱼,最大的一条鱼可以卖到数十万元,东北人认为吃开江鱼可以带来吉祥和富裕。
•
•第九道菜。梅花鹿。梅花鹿是东北的特有动物,鹿茸的药用与保健价值不须多费笔墨。梅花鹿肉也极为鲜美,营养价值非常高。以前只有鹿场的职工有此口福,现在也成为东北菜中的招牌菜。
环境工程专业前景•
大脸发型设计图片•第十道菜。飞龙。这是一种生长在黑龙江大兴安岭的珍禽。个头如鸽子般大小。飞龙汤是东北菜中的第一极品汤。1987年的大兴安岭火灾后,飞龙已经很少了。如果有机会去哈尔滨,别玩了想办法喝飞龙汤。
•东北菜的食材主要由珍禽,走兽,山珍,水产与山中植物野菜构成,不仅口感好,营养价值亦高。东北菜的形成受到汉族的鲁菜,满族菜,蒙古菜,朝鲜菜以及俄罗斯菜的影响,长期融合形成了今日之东北菜。
周公解梦 地震•
物流管理 刘盛2015055593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