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宋濂与刘基均以散⽂创作闻名,并称为“⼀代之宗”。其散⽂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他推崇台阁⽂学,⽂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学创作提供范本。下⾯是©⽆忧考⽹分享的⽂⾔⽂:宋濂《送东阳马⽣序(节选)》原⽂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送东阳马⽣序(节选)》
  明代: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笔录,计⽇以还。天⼤寒,砚冰坚,⼿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患⽆硕师、名⼈与游,尝趋百⾥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弟⼦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侍左右,援疑质理,俯⾝倾⽿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不敢出⼀⾔以复;俟其欣悦,则⼜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深⼭巨⾕中,穷冬烈风,⼤雪深数尺,⾜肤皲裂⽽不知。⾄舍,四⽀僵劲不能动,媵⼈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乃和。寓逆旅,主⼈⽇再⾷,⽆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之环,左佩⼑,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余则缊袍敝⾐处其间,略⽆慕艳意,以中有⾜乐者,不知⼝体之奉不若⼈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
  我年幼时就⾮常爱好读书。家⾥贫穷,⽆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家求借,亲⼿抄录,计算着⽇期按时送还。冬天⾮常寒冷,砚台⾥的墨汁都结了冰,⼿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读书。抄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师和名⼈交往,曾经赶到数百⾥以外,拿着经书向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望重,门⼈弟⼦挤满了他的屋⼦,他的⾔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侧着⽿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个字反驳;等到他⾼兴了,则⼜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在深⼭峡⾕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尺深,脚上的⽪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回到学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拿着热⽔为我洗浴,⽤被⼦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寄居在旅店⾥,旅店⽼板每天供应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都穿着华丽的⾐服,戴着⽤红⾊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腰间挂着⽩⽟环,左边佩戴宝⼑,右边挂着⾹囊,光彩鲜明,如同神⼈;我却穿着破旧的⾐服处于他们之间,但我毫⽆羡慕的⼼。因为⼼中有⾜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我求学的⾟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
卫生间地面防水
  【赏析】
  在这篇赠序⾥,作者叙述个⼈早年虚⼼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动⽽具体地描述了⾃⼰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之苦,并与太学⽣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有⼒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不在天资的⾼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治学。全⽂结构严谨,详略有致,⽤对⽐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动感⼈。
  此篇赠序是宋濂写给他的同乡晚⽣马君则的。作者赠他这篇⽂章,是以勉励他勤奋学习,但意思却不直接说出,⽽是从⾃⼰的亲⾝经历和体会中引申⽽出,婉转含蓄,平易亲切,字⾥⾏间充满了⼀个硕德长者对晚⽣后辈的殷切期望,读来令⼈感动。
  第⼀段写⾃⼰青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着意突出其“勤且艰”的好学精神。内中⼜分四个层次。
  第⼀层从借书之难写⾃⼰学习条件的艰苦。因家贫⽆书,只好借书、抄书,尽管天⼤寒,砚结冰,⼿指冻僵,也不敢稍有懈怠。
爱情愿望
  第⼆层从求师之难,写虚⼼好学的必要。百⾥求师,恭谨⼩⼼。虽遇叱咄,终有所获。
  第三层从⽣活条件之难,写⾃⼰安于清贫,不慕富贵,因学有所得,故只觉其乐⽽不觉其苦,强调只要精神充实,⽣活条件的艰苦是微不⾜道的。
  第四层是这⼀段的总结。由于⾃⼰不怕各种艰难,勤苦学习,所以终于学有所成。虽然作者谦虚地
说⾃⼰“未有所成”,但⼀代⼤儒的事实,是不待⾃⾔⽽⼈都明⽩的。
  宋濂为⼈宽厚诚谨,谦恭下⼈。此⽂也是⼀如其⼈,写得情辞婉转,平易亲切。其实按他的声望、地位,他完全可以摆出长者的架⼦,正⾯说理⼤发议论,把这个青年教训⼀通的。然⽽他却不这样做。他绝⼝不说你们青年应当怎样怎样,⽽只是说“我”曾经怎样怎样,⾃⼰放在与对⽅平等的地位上,⽤⾃⼰亲⾝的经历和切⾝的体会去和⼈谈⼼。不仅从道理上,⽽且从形象上、情感上去启发影响读者,使⼈感到在⽂章深处有⼀种崇⾼的⼈格感召⼒量,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在不知不觉中缩短了与作者思想上的距离,赞同他的意见,并乐于照着他的意见去做。写⽂章要能达到这⼀步,决⾮只是⼀个⽂章技巧问题,这是需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作基础的。
黄雅莉个人资料  其次,作者在说理上,也不是凭空论道,⽽是善于让思想、道理从事实的叙述中⾃然地流露出来。⽽在事实的叙述中,⼜善于将概括的述说与典型的细节描绘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使⽂章具体实在,仅在⾏⽂上简练⽣动,⽽且还具有很强的说服⼒和感染⼒。例如在说到读书之难时,作者在概括地叙述了⾃⼰因家贫⽆书,不得不借书、抄书,计⽇以还的情形后说:“天⼤寒,砚冰坚,⼿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通过这样⼀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就使⼈对作者当初读书的勤奋及学习条件的艰苦,有了⼀个⽣动形象的具体感受。理在事中,⽽事颇感⼈。这也是此⽂使⼈乐于赞同并接受作者意见的⼜⼀个内在的原因。
徐静蕾自曝曾被吴亦凡追求
吴芳芳照片  ⽽且,⽂章浑然天成,内在结构却⼗分严密⽽紧凑。本来⽂章所赠送的对象是⼀篇之主体。然⽽⽂章却偏把主体抛在⼀边,先从⾃⼰谈起,从容道来,由⼰及⼈,⾄最后才谈及赠送的对象。看似漫不经⼼,实则匠⼼独运。在⽂章的深层结构中,主宾之间有⼀种紧密的内在联系,时时针对着主,处处照应到主,⽽却避免了⼀般赠序⽂章直露⽣硬的缺点,使⽂章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在写作中⼜成功地运⽤了对⽐映衬的⼿法,使左右有对⽐,前后有照应,⽂章于宽闲中显⽰严整,“鱼鱼雅雅,⾃中节度”。这⼀点给⼈的印象也是⼗分深刻的。
  扩展阅读:⼈物轶事之清廉⾼风常吃葛根的好处
  宋濂⾯对财物⾮常廉洁,曾经在门上写了⼤字:“宁愿忍受饥饿⽽死,不能贪利⽽活着。”君⼦把这句话当成名⾔。权贵如果是宋濂不喜欢的那个⼈,即使拿⼀满袋⼦黄⾦,只要谈论中有⼀点⽭盾,即使把钱送给宋濂,他也不接受。⽇本使⾂奉旨向宋濂求⽂章,把⼀百两黄⾦送给他,宋濂推辞⽽不接受。朱元璋问他这件事,宋濂回答说:“天朝的侍⾂却接受蛮夷⼩国的⾦钱,不是维护国体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