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
教材解析
本课编排了三首七言古诗,其中《浪淘沙》(其一)《江南春》是唐诗,《书湖阴先生壁》是宋诗。《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这首诗的大意是: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蜓奔腾而来,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前两句歌咏黄河,起笔极具气魄,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了其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后两句中,诗人由景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通的典故,又联系到自身,进而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的大意是: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诗中景物有声有、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高度赞美与无限神往。起首两句,诗人写出了江南春光的声之美,也描绘出江南独特的地理风貌和生活气息,而且这种美是铺展千里的,更令人读来心旌摇荡。但这些单单描绘出了江南春景中明朗绚丽的一面,尚不足以完整地诠释“江南春”,所以诗人在后两句中写到了另外一面—数量众多、楼宇重重的佛寺,在烟雨蒙蒙之下,充满朦胧、迷离的美感,再加上“南朝”二字,增添了深邃厚重之感。这里的“四百八十”是一个虚数,直言佛寺数量之多,勾连了历史上江南地区佛教盛行的风貌,同时也能
照应首句“千里”所表达的地域上的广阔。全诗前两句写晴朗之景,后两句写烟雨之,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千里之内的天气景各有不同,另一方面,也是诗人有意要把江南春景的不同特浓缩到这短短的四句诗中。
《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杨骤,字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诗人退居江宁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骤屋壁上的。诗的大意是: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净得不生青苦,院内一排排的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送到了眼前。这首诗既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同时也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出对居所主人品性、情趣的赞赏。前两句写庭院中的景致,表明了主人的勤劳、爱整洁,也通过手栽花木写出了其生活品位。后两句写院外的景,弯弯曲曲的溪水像是用手护住了田野,两边的山峰则像是推门而来,这样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拟人化的动态,令整幅画面显得生动可爱、极富情趣,其中尤以“排阔”二字为神来之笔,说山峰仿佛带着青翠之推门而入,这种极具新鲜感的形容精准、有节奏感且余味悠长,令人眼前一亮。诗人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内里还隐含着对居于此地的人的欣赏之情: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山水自然之景的选择,往往也是古人对自身心性、志趣的表达,湖阴先生既然选择了一个这么清朗、幽静的地方作为自己的住所,可见其人也是品性高雅之辈。
三首古诗均配有插图,勾勒出诗中描绘的种种图景。第一幅图画
的是诗人站在黄河边,眺望滚滚波涛的情景;第二幅图描绘了江南水乡风光,近处绿树掩映、酒旗飘飘,远处雾失楼台、烟雨蒙蒙;第三幅图画出了潺潺流水环绕着绿野的田园风光,一侧隐约可见两位先生坐于清幽的茅屋之中。这些插图,有助于学生了解这几首古诗所描绘的景致,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意。
翁美玲和汤镇业教学目标
1. 会写“涯、莺”2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浪淘沙》(其一)。
3. 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
4. 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maggie q 三级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借助注释,自主阅读古诗,读通读顺诗句;然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想象画面、了解古代文化常识等读懂诗中的景物人情,从整体上把握诗词大意;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并指导背诵和默写。
一、重视朗读指导,体现朗读层次
电脑自动开机软件
在我心中从此有个你在古诗的教学中,需注意突显朗读的作用。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引读、范读、听录音模仿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悟诗中情感。从朗读层次来说,第一是读通,可以先让学生自由练读古诗,然后教师范读,也可以播放录音或者让读得比较好的学生来展示,以
达到读通古诗、读好停顿与节奏的目的;第二是读懂,借助注释、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相关资料背景、想象画面等方式,引导学生走入诗的意境之中,读明白诗中的景物或人情,从整体上把握诗词大意;第三是读好,在师生对读、生生合作读、配乐展示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中,把在诗中读出的内容、读懂的感受读出来,达成“有感情地朗读”的目标,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的目的。
具体来说,在学生练读《浪淘沙》(其一)时,可以指导学生读前两句时语速放缓,语调沉稳而有力,读出黄河九曲的绵长曲折之感和挟沙带浪的气势,读第三句时,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表现出诗人欲直上九霄的气概,第四句再转向平缓悠长,读出其中的憧憬之感。同时,读本诗时要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曲、簸”的发音。“曲”在这里表示弯弯曲曲,读第一声。“簸”有“bo”和“bo”两个读音,可提供字典义项,引导学生据词定音,即用作名词时读“bo”,如“簸箕”,用作动词时读“bo”,如“颠簸”
这首诗里用的即是动词义。读《江南春》时,前两句应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春景欢快、明
朗的感觉;后两句语调可稍稍低沉,读出蒙蒙细雨的缥缈之感。读《书湖阴先生壁》一诗,要先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的题目,教师可出示诗题,指导学生根据意思停顿,如“书/湖阴先生壁”。全诗都可以用较为舒缓、闲适的语气来读,读出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之感,在读后两句时,节奏可适当放慢,读出诗中的自然田园之美。
二、借助不同方式,把握古诗大意
乔迁对联大全
教学《浪淘沙》(其一),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关于黄河古往今来的图文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堂导入时,可以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等学生熟悉的描写黄河的诗句,建立新旧知识的链接。在诗意把握上,前两句诗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黄河奔腾汹涌的姿态;后两句诗,可以通过了解相关的典故帮助学生体会诗人一往无前、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
教学《江南春》,可以通过复现一些描写春景的诗句,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唤起学生对春天的遐想,以初步把握诗中描述的江南春的特点。在诗意理解上,前两句诗,引导学生结合“莺暗”“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等词句想象画面,感受江南春景的有声有;后两句诗,可以结合诗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进一步感受江南春景的另一面,即烟雨迷蒙的朦胧美感。
教学《书湖阴先生壁》,需要指导学生读懂诗题之意,具体来说,先借助注释了解“湖阴先生”是何人,接着指导学生结合相关语文知识理解“书…….壁”即为题写在墙壁上的诗,进而读懂诗题之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在自主朗读中逐步理解诗文大意。前两句比较容易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两个注释——“苔”“哇”说一说诗意,感受画面的静态之美,读懂庭院之内景的清洁幽雅;后两句的理解,也要抓住“排阀”的注释解决理解上的难点,然后通过想象、朗读的方式,感受画面的动态之美,读懂庭院之外景的自然幽雅。添加网络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