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的整合
李玥
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如何实现音乐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成为当前教改的热点和难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如何实现音乐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如何使信息技术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呢?我就这些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软件的应用与音乐课程的整合——电脑音乐软件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适当的音乐软件进行音乐教学可以使音乐教学活动更具开放性、互动性、更富创造性。它能使抽象的变得直观,呆板的变得更生动,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更活跃, 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充分体现新课标课堂价值观。
30万suv推荐首先,利用电脑音乐进行乐理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直观,有利于揭示重点,突破难
点。乐理知识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经常涉及到的内容, 这是个理论上的问题,很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比如说:要让学生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的话,康熙来了为什么停播 可能要花费不少气力,才能勉强说明白。 如果改用电脑音乐系统《音乐大师99》软件(类似软件还很多),则易如反掌, 借助五线谱编辑窗,只要输入该种音符就能使电脑发出与之相应的声音。 使学生在认识音符形状的同时,又能听到它的发音长短, 2011年党员思想汇报既直观又形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 它能使学生辨证地理解各种音符的长短关系(如:同种音符在不同的拍号、 不同速度音乐中的关系、不同种音符之间的关系。)
第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利用电脑音乐可以进行音准、节奏方面的训练。在这方面电脑具有独特的优势。电脑的音高采用十二平均律,其音准是其他任何乐器无可比拟的,节奏节拍的精确度更是独一无二。我们教学时可先将所教曲谱输入电脑,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曲谱,让学生试唱,最后按电脑菜单中的播放键,将旋律播放出来进行校对。由于在电脑上可任意调节旋律的速度,可自由选择某个音乐片段进行播放,对于视唱中的难点,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反复倾听、仔细揣摩。因此对于视唱教学来说真是方便不过了。
第三、利用电脑音乐系统进行歌曲教学可以方便直观地再现音乐瞬间,增强学习兴趣,提
高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学习一首新歌可先将歌词谱输入电脑,在容易出错的地方做上记号(可以涂上颜,或在该处设置某种打击乐器以提醒注意)。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教学时有所侧重点,便于抓住难点、突破难点。另外,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制作歌曲伴奏带,伴奏音乐的每个声部都能哑音、放音、独奏,可任意调节速度和移调,倒带也很快,只要用鼠标点击目标位置即可瞬间完成,而且准确方便,因此操作比较灵活,可以满足课堂教学中的不同需要,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在乐器教学中,电脑音乐系统也同样有用武之地。 试以二胡教学为例,在基础教学过程中, 用电脑中的不同音(可用二胡、扬琴等音)听唱大小调以及各种民族调式的音阶琶音,练习曲目,培养准确的音高概念,树立良好的内心听觉;泰安旅游景点推荐 将电脑做成的练习曲目用不同速度和不同的调奏出, 让学生变换练习建立良好的节奏感、调性感,进一步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
第六、利用电脑音乐系统进行音乐创作教学,培养学生创作的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借助电脑进行歌曲创作教学简直方便之极, 如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的创编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学生细心领会歌词的内容、意境、情感, 感受古诗的韵律。让学生自由编创,然后将学生创编的旋律输入
电脑,在电脑中放出来。当学生听到自己写出的旋律变成音乐时, 那种兴奋劲就别提了,即使不喜欢音乐的学生,此刻也兴致勃勃。 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形象思维及创新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网络资源的获取、开发、利用、信息处理与音乐课程的整合—— 通过有效挖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第一:巧用地理、旅游资源,扩展学生视野,增加感性经验让学生从多个视角理解音乐作品内涵,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丰富,从而有利于发展想象力。实现音乐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综合。网上的旅游网站很多,一般来说,这些网站在宣传中都会介绍当地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我们在向学生介绍地方民歌时可以加以利用。例如:我在介绍五年级第一单元《西部风情》时,利用新浪网搜索引擎,查到西藏的风土人情、歌曲的特点等通过文字和图片介绍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丰富其知识,拓展其视野,发展其想象能力。
第二: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可为音乐教学提供丰富翔实的背景资料。运用这些资料可使学生更为准确地把握音乐内涵。例如:我在介绍歌曲《卖报歌》时利用新浪网搜索引擎搜
索功能查“卖报歌”,结果到多个相关主题,有的介绍其作者聂耳的生平,有的介绍其作者与歌曲的故事,有的介绍《卖报歌》创作的特殊时代背景,所有这些资料都为学生从多个方面去理解把握这首作品的内涵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开拓了思维,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丰富的音乐资源(如MP3MIDI音乐等)为教师解决了资料难的烦恼,活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学生增长见识,提高音乐修养和鉴赏能力,更好地感受音乐之美,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在网上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各种各样的音响资料。例如要民族器乐方面的资料可去“中国民族音乐在线”(WWW·何韵诗 容祖儿HUAIN·COM)这里汇聚了大量的民乐音响资料,要外国古典音乐我们可以登陆安徽音乐台网址(HTTPWWW·HAPPY895墩怎么读·COM)点击“在线视听”即可看到各国著名作曲家的乐曲音响资料。点击之后即可播放。如果我们细心查,还可以到同一乐曲的多个版本。例如我在教《二泉映月》时就曾去“中国民族音乐在线”到了多个演奏版本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比较其配器、乐曲处理演奏风格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四:巧用网上MIDI音乐资源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有利于塑造富有个性,具有创新精神
的现代人。网上MIDI音乐资源十分丰富。MIDI音乐制作的质量良莠并存,以至于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但是如果你稍加变通,同样会给你的教学带来帮助。笔者曾在网上下载了一首MIDI作品《牧民新歌》,说实话制作得不怎样。我把这首作品放给学生听时学生纷纷表示不好听,不愿听。这个时候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想办法修改,把它做得好听一点呢?这时学生不出声了,这时我用MIDI制作软件《音乐大师》打开这个MIDI音乐,这时电脑上出现了这首乐曲的完整乐谱以及配器,接着我说;“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它的声音,现在我们看到了这首乐曲本来的面目,刚才我们不是说它不好听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开动脑筋,一点一点地把这个曲子改好。由于该软件具有易于编辑,即时播放的独特功能,我和学生边听边改,改后再听,讨论配器、讨论伴奏、讨论速度等。结果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很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听辩能力、鉴赏水平、创新能力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新课程标准不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在知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信息技术的介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给学生以畅想的空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能不为之心动。以上所述,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把它写下来希望能给各位同行有所启迪,不到之处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