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一年第一学期期中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考古发现,距今约5300-4000年、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不仅有犁耕和引水灌田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拥有陶器、木器、竹器、丝麻纺织、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种手工业。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A.证明了长江流域已进入青铜文明      B.代表了高度发达的早期中原文化
C.体现了先民在生产劳动中的智慧      D.反映了早期不同文明区域的交流
柳真资料
2.下图是 1963 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尊内底铸有铭文 122 字,“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义(yi 治理、)民”。材料中的“中国”指当时 
A. 统治的地域中心  B. 汉文化影响范围 C. 封建政权的称谓  D. 中华民族的总称
3. 西周时国人可以赶走天子而不受惩罚,直至春秋时代,国君在重大问题决策时还需要“询国人”“谙万民”,国人干预“立君”“迁国”,甚至“出君”“就君”的事也屡见不鲜。这主要表明,中国早期国家
A.制定礼乐制度促进权力认同        B.践行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
C.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D.君主尚未实现高度的集权
4. 春秋战国时期质子制度成为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中国最早的交质活动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史称周郑交质。质子制度反映了
A.旧有统治秩序受到了挑战            B.诸侯争端有效解决
C.周王室与诸侯国地位平等            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5.“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主张
A.体现了儒家对仁政的追求            B.反映了平民阶级的诉求
C.带有一定的无为而治彩            D.顺应了变法革新的趋势
6. 据史书记载,秦朝时全国人口为2000万,但却可以调动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宗法时代的周天子绝对不敢设想的。这反映了
A. 最高掌权者地位发生根本变革        B. 宗法体制对社会影响消失
C. 秦制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D. 秦朝刑罚比西周时代严酷
常戎电影7.                                表1
时间
概况
刘姓女孩名字大全
汉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
举贤良能直言极谏,对策者百人,唯(晁)错为高第。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董仲舒取为上第。
东汉光武帝(25—57年在位)
对选拔与提拔的对象,施行“授试以职”,即进行文
字方面的测试,内容有策、经、笺奏(章奏文体)等。
上表说明汉代选官制度 
A. 确立完善的分科考试方法            B. 扩大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C. 突出儒学的正统官学地位            D. 重视官员文化素养的考查
8. 下图为山东沂南县一东汉大墓出土的汉画像石,它表现的是豪强地主田庄的“丰收宴享,饱饫烹宰”场景,其中左侧是粮仓。据此可知,当时
A.国家政治相对清明                  B.休养生息政策成果显著
C.农民生活比较富裕                  D.存在地方势力膨胀隐患
9. 约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九章算术》内容为:第一章“方田”、第二章“粟米”、第三章“衰分”(按等级分配物资或摊派税收的比例问题)、第五章“商功”(各种形状体积的计算
方法)、第六章“均输”(以各种标准计算各地的赋税和分派工役等)等。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A.系统总结魏晋时期的数学成就        B.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
C.形成中国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        D.体现了统治阶层的实际需要
10.东晋灭亡后的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这4个王朝加上东晋以及三国时期的吴国,统称为“六朝”。六朝时期的都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六朝都城即今天的
A.南京          B.扬州            C.杭州          D.洛阳
11.《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            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D.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2.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规定“断诸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下的官吏必须学会并使用汉语;而北魏之后的汉族政权北齐建立后,“鲜卑语复盛……谓之国语”,士大夫知鲜卑语、胡书成为擢升的重要条件。据此可知,二者均有利于
A.加速民族交融进程                  B.缓和激化的民族矛盾
C.中国文化重心南移                  D.官吏考选制度合理化
13.魏晋玄学家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也主张“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最终认为只要顺应人的无知、无欲、无情感的潜意识便能实现仁义道德。据此可知嵇康思想的本质是 
推荐几个好玩的网游A.反儒崇道      B.外道内儒      C.逍遥避世      D.三教合一
14.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建立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        B.开辟了沟通南北经济的水上运输通道
C.修筑了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D.推行以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的统治
15.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作品,大多呈现出阴森凄厉、鲜血淋淋、悲惨痛苦的景象。而唐代的佛教艺术作品,大多呈现出庄严肃穆、温柔妩媚、雄健威武的生活气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教合一的文化政策              B.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
C.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化              D.社会政治局势的变动
16.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17. 《资治通鉴》记载唐初,中书令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宰相议决之事,交其属下中书舍人六员起草诏令,“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制度反映了唐初 
A.注重中枢决策的科学性            B.实行集体决策削弱相权
C.中枢决策权力发生转移            D.三省体制已经遭到破坏
18.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司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铲除地方割据根源                  B.削弱相权以加强集权
C.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D.分化事权以相互牵制
19. 史学界学者普遍认为,宋朝皇权膨胀以太祖、太宗两朝表现最为明显,真宗以下,皇帝不再拥有开国创业之君的特殊权威,士大夫集团反而往往以“祖宗之法”为武器,尽量将皇权的行使约束在制度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
A.儒生开始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        B.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
C.士大夫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      D.皇帝权力日益走向衰落
360sd是什么
20. 《辽史·百官志》载:辽初官职,多由帐院所选,不设科举保荐之法。辽起唐季,颇用唐进士法取人……太宗兼治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材料表明,辽朝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
  A.笼络统治北方汉民族的需要            B.治理燕云十六州的需要
  C.借鉴中原农耕文明的需要              D.建立蕃汉二元体制的需要
21.《大夏国葬舍利碑铭》为西夏碑铭,记载了元昊为安放佛舍利而建造连云宝塔之事。碑文由元昊重臣汉人张陟署名“右仆射兼中枢侍郎平章事臣张陟奉制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元昊所用臣僚均为汉族儒士          B.西夏仿宋朝建立官制
C.西夏以宗教维系上下级关系          D.西夏的相权威胁皇权
22. 《宋史·户婚律·婚田入务》记载:“所有论竞田宅、婚姻、债负之类,取十月一日以后,许官司受理,至正月三十日住接词状,三月三十日以前断遣须毕,如未毕,具停滞开狱事由闻奏。”材料反映了宋代
A.司法审判程序具有很大随意性        B.冗官问题造成审判效率低下
C.以农为本的传统立法价值取向        D.土地兼并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23. 下表为辽宋榷场贸易中商品交易种类与限制交易情况。这反映了宋辽时期
类别
内容
宋对辽输出的主要商品
茶、药材、布帛、瓷器、珍珠、象牙
宋对辽严禁输出的商品
铜钱、金、银、铜、铁等金属,硫磺、硝、书籍
辽对宋输出的主要商品
羊、骆驼、皮革、毛毡、盐、马具
辽对宋严禁输出的商品
马、粮谷
A.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程度加深        冯绍峰倪妮B.宋与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
C.宋辽间交流又对立的特殊关系        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24.“二程”对于天人之际的追求有两方面突破:一是明确了仁爱之理的基础性地位;二是指明了通过涵养用敬和进学致知的方式追求超越性的基本功夫,原本有限的存在者便可与无限的超越性相互沟通。据此可知,二程致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