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作为一种语用推理,具有主观的、动态的、依赖于语境的意义。语用预设的理解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预设的理解基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认识了解预设的语用特征对成功的交际至关重要。探讨语用预设的合适性、共知性和文化差异性,对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语用预设 合适性 共知性 文化差异 言语交际
一、引言
语用预设是指“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keenan则指出,许多句子要在受文化制约的条件或语境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方可被理解,这些条件自然地成为该句子的预设前提。从语用学角度观察,语用预设不同于语义预设,它把预设和说话人联系在一起,即预设是说话人的预设;而语义预设是指把预设和句子或者句子的命题联系在一起, 即预设是句子本身具有的一层意义。语义预设是客观的、非语境性的、静态的,但有时无法对预设概念做出充分合理的解释。因为预设并不像其他语义关女孩取名大全
系(如蕴涵关系)那样,独立于语言使用之外,仅为语言本身所固有。预设除了语言本身的固有特征之外,与说话人以及其他非语言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一种主观的、动态的、依赖于语境的意义,因而也是开放的。语用预设在言语交际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探讨语用预设的合适性、共知性和文化差异性等特征对成功进行言语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用预设的合适性
所谓合适性,指预设要跟发话人所处的语境相适应,是说话人在说出一句话前对语境所作出的一种假设,这种假设的语境必须符合现实语境,否则说出的话语就不合适,预设就不成立。何兆熊认为“语用前提实际上存在于整个交际语境之中,是语境的一部分”。例如,一家美国银行在中国开业,董事长在开业致辞上这样说道:“我们的银行像万里长城坚不可摧。”
千正明图片当中国人听到这句话时,就会想到万里长城的确很坚固,他们的银行像万里长城,资金一定很雄厚,可以放心的把钱存在他们的银行里。可见,该董事长的比喻预设了中国人对万里长城的深刻认知,在此交际语境下是非常合适的。
那么怎样的预设才具备合适性呢?austin提出了使交际成功的三个“合适条件”:首先,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第二,说话人对自己要实施的行为必须抱有诚意;第三,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可见,言语行为的成功完成,必须具备他人认可的条件。例如,小张对室友小玲说:“请把杯子递给我?”小张发出这个言语行为是在提出一个“请求”。这个“请求”是否合适,有一系列的语用前提作为先决条件。比如,小玲明确知道是哪个杯子和杯子放的位置;小玲有空儿做这件事……如果实际的语境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小张的请求就毫无意义。也就是说,预设的合适性取决于说话人。
鼠年中国发生的大事在具体的交际过程中,语句的合适性是通过类型的交际准则制定出来的。类型的交际准则有很多,比如,语言学家h. p. grice的关于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就是其中之一。grice认为,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就必须遵守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包括: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质的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系准则,要有关联,所说的必须与对话主题相关联,说话应表述一定的意图;方式准则,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歧义、哆嗦,井井有条。
可以看出,grice和上面提到的austin等人关于合适性的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一般情况下,在交际中,如果交际双方的语句或命题遵守了交际准则,则是恰当的、合适的,而一个语句的语用预设就是保证该语句具有“恰当性”或“合适性”的那些背景知识或条件。例如,相对于“小张,快去开门”这一语句,要使它是合适的,就必须有这样一些背景:那扇门是关着的,小张有能力去开门,说话人和小张处于同一时空位置等。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该言语行为是不合适的。这些背景是“小张,快去开门”这一语句的语用预设的依赖基础。总之,语用预设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使得交际的言语表述具有合适性的条件。seo怎么优化
三、语用预设的共知性
言语交际是说话人传递信息和听话人接受信息的互动过程,正确理解话语中存在的各种知识对于交际的顺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言语交际应建立在互知互明的基础上,这就是语用预设的“共知性”或“共同性”。
语用预设是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施受双方的“共有知识”。在语用学中,语境除了语言知识外,还包括许多非语言知识。何兆熊将非语言知识分为三类:一是背景知识;二是情景知识;三是相互知识。背景知识指的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即常识;情景知识指与特定的交
际情景有关的知识,包括特定的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活动的主题内容、交际场合的正式程度、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等;相互知识是交际双方对对方的了解。预设作为语境的一部分,不仅有说话人对自己的交际意图、内容、语言手段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信任的一面,也有说话人在说话前对听话人的知识状态,包括其年龄、社会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信任或假设的另一面。说话人在传递信息时,必须有意识地操纵共知性,建立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的语境,才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结果。
洛克人x4预设共知性的非语言特征为人们的交际提供了方便,它使得人们在交际时省掉了许多心照不宣的信息,使烦琐的言语表达变得简洁。否则,前面例句“请把杯子递给我”,就有可能用下面这种冗长的形式表达:“我要用一个杯子,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一个,我知道你有能力拿到那个杯子,并且你会愿意帮我的忙,所以请你把那个杯子拿过来。”
语用预设是动态性的。预设为交际双方所共有,存在于整个交际过程的语境中。而交际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表明共有知识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交际的深入而不断扩大、积累,原来不为交际双方所共知的会随着语言交际的深入变为双方共知的事情。
四、语用预设的文化差异性
北斗手机定位
前面已经谈到语用预设是在具体的交际环境过程中施受双方的“共有知识”。而作为预设的共有知识与交际双方所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密切相关,魏在江将之称为文化语用预设。作为交际双方所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袁建军和梁道华认为文化语用预设包括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文学作品、社会风俗习惯等诸方面。生活在同一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成员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性,在实际的语言交际过程中,根据语用的经济原则,说话者和听话者都不会把不言而喻或不言自明的有特定文化身份的信息的具体内容说出来,从而提高交际的效率。比如,同学甲对同学乙说,“嘿,你真是我们班的小诸葛!”说这话时,同学甲明显预设听话人知道诸葛是谁及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否则他就无法期望自己说的这句话能被听话人所理解。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而言,这句话的含义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拥有与说话人相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诸葛是三国著名人物诸葛亮的姓,是其简称。因为他足智多谋,所以在中国文化里他被誉为智慧的化身。说某某人是个小诸葛,是夸他头脑聪明,点子多。可见,这些共享的文化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进行言语交际的最大前提,也是话语具有社会适合性的基本保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