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认识“融、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生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能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重难点)
3.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体会小兴安岭物产的丰富。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重点)
工作证明的格式怎么加
1.认识“融、侧”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生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梳理课文层次及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教师设置情境解说激趣。
导语:各位小游客,最近的一个星期里,我们先是饱览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观,见识了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妩媚风情,欣赏了月夜洞庭湖的清丽风姿;随后,我们又去探访了美丽可爱的西沙岛,在五光十的海水里嬉戏,和有趣的海底生物交谈,在海岛上和许许多多的海鸟共舞;紧接着,我们回到既美丽又整洁的海滨小城歇了歇脚。今天这一站的目的地是美丽的小兴安岭。它位于我国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请大家做好准备,带着一路上的好心情,去一旅途中的新发现吧。
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对小兴安岭进行介绍。
3.再读课题,导入新课。
过渡:各位小游客,相信大家已经对我们祖国的这块宝地有了初步的印象。现在,让我们进入小兴安岭,去亲身感受一下它的美丽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并自己根据拼音熟读生字。标出段落序号。
(2)通过和同学讨论或者借助学习工具,学习文中不熟悉的词语。
2.认读生字词,正音辨形。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集体评议、正音、辨形。
识字方法:翻版张柏芝“兴、舍”是多音字,可以让学生根据词语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挡、脑”可以通过与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坛”可以运用猜谜语的方法识记。此外,还可以结合图片、进行动作表演、联系实际生活等识记生字新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标出段落序号。
(2)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小兴安岭的?把重点词句画下来。
(3)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想想自己为什么这么划分,归纳出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2.汇报自学成果,集体交流。
(1)指名学生汇报画出来的词句,明确课文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介绍小兴安岭的。
(2)指名学生汇报划分的层次和归纳的内容。
小结:这篇课文的结构清晰,开头先概括交代了小兴安岭的树多,然后描写了小兴安岭四个季节不同的景,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全文运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
3.朗读美文,交流感受。
(1)同桌合作朗读并互相评价,指出读得好的地方或是不太好的地方。
(2)指名朗读各自然段,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朗读,试着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小兴安岭美在树木,美在四季,美在物产丰富。那么,在不同的季节,这里的美又会呈现出哪些不同的特点呢?我们刚刚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受了小兴安岭的美。下节课,我们再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小兴安岭那迷人的四季。
2.引导学生交流分享。
(1)自由交流自己从影视作品或是其他途径知道的小兴安岭的情况。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讨论交流。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了解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物特点,体会小兴安岭物产的丰富。
2.初步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
灵域秦烈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3.围绕自己喜欢的季节,抓住景物特点进行介绍。
4.读写结合,仿照本课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描写的方法仿写练笔。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提示:参见“世纪英才好课件”词语听写。
2.播放配乐朗诵,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各位小游客请注意,我们刚刚乘坐专列来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现在,请大家在优美的配乐朗读中,共同领略小兴安岭的无穷魅力。
3.引导学生谈听后感受: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朗读第1自然段,决定教学指导顺序。
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工程施工会计科目
预设:引导学生重读“数不清”“连成一片”“绿的海洋”,体会小兴安岭的树多、森林面积大。
2.教师过渡,出示小兴安岭四季图,根据学生喜欢季节的人数多少定教学顺序。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生机。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在描写春天的景时,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抓住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来描写。树木焕发了生机,积雪融化汇成了小溪,小溪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
2.引导学生交流:这一段中有哪些词语,或者句子最打动你?
3.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词句,教师相机点拨重点。
树木欢乐喜剧人冠军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1)思考:为什么用“抽”字?换为“长”字行不行?(运用动作演示的方法了解“抽”的意思,明确“抽”字更能体现树木在春天生长得非常快,十分生动形象。)
(2)教师小结,指导朗读。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1)“汇”字说明了什么?(融化的雪水都往一个方向流淌,“汇”字写出了雪水流淌的动态。)
(2)句中还有一个描写声音的词,是什么词?(淙淙。)什么意思?(流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这个词表明水流的什么特点?(细小、轻柔。)
(3)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轻柔的感觉。
溪里涨满了春水。
预设:出示春水的图片。引导学生比较“涨满”“流淌”“贮满”几个词的区别,体会“涨”字表达上的妙处。“涨”表明冬去春来,包含着一种势态的变化。“流淌”是一种动态,“贮满”只是一种状态,都没有“变化”的意思。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1)合作表演:小鹿在干什么?(散步,喝水,欣赏影子。)
(2)想象思考:小鹿会看到什么?闻到什么?想些什么?(满眼的绿,新鲜的空气,暖暖的阳光,多么悠闲、多么惬意啊!)
(3)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把小鹿当成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鹿们活动
的不同,富有情味。)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概括小兴安岭的春天的特点。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感受夏天的葱茏之美。
1.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夏天的哪些景物?(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
2.小组讨论:两个自然段中,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有什么相似之处?
明确:(1)都是先写树,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2)都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观察的。
3.读一读第一句话,圈出特别能表现夏天树木特点的词。(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挡、遮。)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词语。
(1)从这些词语中,你们感觉这些树木怎么样?(特别茂密。)
(2)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
预设:①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验,理解“封”字的意思。明确“封”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表现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②“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表现了树木青翠、枝繁叶茂的特点。
③指导朗读第一句。
5.引导学生交流品析:在这个季节中还有让你心动的地方吗?
6.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的浓雾里。
预设:“浸”是什么意思?查查字典。(学生查字典,汇报。)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小兴安岭的雾很浓,从山谷里升起来,慢慢弥漫开来,逐渐使整个森
林都沉没在浓雾里,就像浸泡在乳白的液体中一样。一个“浸”字,写出了浓雾中森林的状态,十分确切。(换成“罩”字行不行?)不行,“罩”是自上而下,扣盖、覆盖的意思,没有“浸”用得贴切。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