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教学大纲(专科)
一、课程的性质:
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中国通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更是紧密相联,循序发展。《中国现代史》是中国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历史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学生只有学好《中国现代史》,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国历史的全貌,打下较好的专业基础,并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1)掌握中国现代史的有关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国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其发展规律。
(2)总结中国现代史的经验教训(如"左"、右倾错误问题;党风问题等),服务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课程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导,辅助以课堂讨论,交叉进行;课上做课堂笔记,课外阅读原始文献和相关研究著作。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总学时72)
第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0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明了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必然性
及其伟大意义。
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 1.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中共创建的历史条件与历史特点。
3.中共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难点: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 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从中华民国建立到五四运动(3学时)
一、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及其政体
二、清朝的灭亡和中华民国北京
三、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其失败
四、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五、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六、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西施 打一字
第二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学时)
一、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二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三 、五四运动
四 、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五 、马克思主义及各种思潮之间的论战
六、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第三节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2学时)
一 、黎元洪出任大总统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二 、“参战”问题和“府院之争”
三 、张勋复辟及其失败
四 、皖系军阀统治权的确立和段祺瑞的“毁法”
第四节北洋军阀的混战,革命形势的高涨(2学时)
一、直皖战争
二、第一次直奉战争
三、吴佩孚的“武力统一”与南方军阀的“联省自治”
四、直系的分化和曹锟贿选
四、思考题: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孙中山制定《临时约法》意义。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2004年版。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六、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二章 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的末路(8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新三民主义的基本特点,国民革命兴起和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认识北洋军阀统治走向崩溃的历史必然性,理解国民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1.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新三民主义。
3.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难点: 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发展(3学时)
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中共的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三、国民党的改组
四、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和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五、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新三民主义
第二节 革命阵营内部斗争的加剧和公开化(2学时)
一、统一战线内部的分化和斗争
二、廖仲恺被刺
三、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赵徽柔四、反对西山派会议的斗争和国民党二大的召开
五、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第三节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从高涨到失败(3学时)
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及其原因
二、“迁都之争” 和国民武汉
三、蒋介石集团叛卖革命
四、陈独秀右倾错误及其严重危害
五、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六、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四、思考题:
1、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及其严重危害。
王者怎样重新实名认证2、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古籍出版社
汪朝光著《1945-1949:国共政争与中国命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六、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10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和不平衡性,掌握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伟大意义,了解这一时期中间政派的主要活
动和主张。
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1.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2. .土地革命及其意义。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
4.中间政派的主张和活动。除甲醛排名
难点: 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2学时)
一 武汉政府的危机  七一五
二 宁、汉之争
三 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
四 奉系撤回东北  皇姑屯事件发生
五 东北易帜 北洋军阀割据结束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的开展(2学时)
一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南昌起义前追述对陈独秀的处理)
二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三 广州起义
四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
第三节 国民党各派势力的消长(2学时)
一 蒋桂战争
二 中原大战和扩大会议
三 约法之争
四 国民党四全大会的召开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初创(2学时)
一、白区工作的恢复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和发展
二、古田会议
三、苏区土地革命的开展
四、中共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
五、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出现及其被克服
六、.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七、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成立
莆田旅游第五节 中间派的政治主张和活动(2学时)
一 第三党
二 国民党改组派
三 人权派
四 乡村建设派
五 中国托派
四、思考题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性质。
2、了解主要中间政派的主张。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向青等主编《苏联与中国革命(1917-1949)》,中央编译出版社
六、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1、课程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
2、课程成绩分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3、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等违纪形为每次扣除3—6分
七、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及方式:无
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讲述,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严重危害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严重危害,掌握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历史地位,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过程。
二、重点及难点:
重点:1.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2.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及其危害。
甄子丹身高
3.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
4.一二•九运动
难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三、讲授内容: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3学时)
一 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陷
二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三 国民党实行“安内攘外”方针
四 “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五  伪满洲国的建立  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第二节    中国抗日斗争的发展 国民党强化统治的努力(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