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春节》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童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十万左右的车哪款性价比高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师:喜欢童谣吗?
生:喜欢演员牛萌萌
师:同学们,我们听到的这首童谣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
生齐:过年。
师:对,过年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喜欢很开心的日子,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板书课题:北京的春节)
二、初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在读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按照老规矩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小沈阳车祸死亡图片
(巡回指导学生)上海演员朱茵
师:看到同学们都坐好了,老师知道你们已经完成任务了。那好,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字词掌握的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生词)摇车牌
生1读。
师:谁再来读一下第一行?
生2读。
师:其中有个词“蒜瓣”,和“杂拌儿”读法相似吗?(指导儿化音)我们再一起读一遍。
师:非常好!让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根据老舍先生的介绍,老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生1:老师我知道按照老规矩北京人在腊八这天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师:对,老舍先生风趣地说,腊八粥像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腊八蒜味双全。
生2:老师我知道除夕这天很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师:说得很好,除夕真是很热闹。还有吗?
生3:老师我知道初一这天男人们去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孩子们逛庙会,店铺到初六才开张,人们可以一直休息到初六。
师:说得好!还有谁想说?
新春祝福语大全简短生4:还有正月十五这天要赏灯吃元宵。
师:对,正月十五少不了赏灯和吃元宵。
生5:过了腊八有孩子们最喜爱的杂拌儿、鞭炮和各种玩意儿。
生6:腊月二十三是过春节的彩排,要放鞭炮、吃糖。
生7:过了腊月二十三要进行一次大扫除,还要准备过年的食物,因为过年的时候店铺不开张。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课件出示各项活动的时间)那我们来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作的?
生齐:时间顺序。
师:对!以后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种写作方法。
三、精讲细研
师:北京的春节在老舍先生笔下成了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那这其中哪一部分给你和老舍先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一)生1:除夕这天给我和老舍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在课文第七自然段老舍先生这样写道:“除夕真热闹”。(师板书 热闹)给我的印象也是很热闹。
师:作者在第七自然段开头就写到“除夕真热闹”,那这是个什么句呢?
生:中心句。
师:既然是中心句,那接下来的的内容是什么?
生:除夕到底有多么热闹。
师:谁来说一说除夕这天到底有多么热闹呢?(课件出示本段落)
生2: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师: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这是什么觉?
生:嗅觉。
师:穿新衣,贴红红的对联和各的年画,这是什么觉?
生:视觉。
师:还有呢,鞭炮声日夜不绝这是什么觉?
生:听觉。
师:老舍先生从嗅觉、视觉和听觉详细介绍了除夕真热闹。那让我们读出这种热闹的感觉。(生齐读)
师:除了这些,除夕这天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晚要吃团圆饭。这段团圆饭到底有多么重要呢?文章中有两个词用的非常好,是哪两个?
生:万不得已,必定。
师:“万不得已”“必定”看以看出人们是多么重视除夕吃团圆饭,这其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除夕这天最后一项重要工作是什么?
生: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