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与品牌研究
新闻文化建设  2021.4上
广电传媒112
泛娱乐时代下的传统文化传播类节目
陈宝莲主演的电影——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汪冰莹
摘要:当今时代,我们被各种媒介包围,空气中弥漫着信息的味道。媒介渠道多种多样,内容铺天盖地,信息冗余度越来越高,连带着人心也越发浮躁。各种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而在2014年娱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现象级综艺爆红后,各类真人秀节目疯狂生长,开始为了抓取受众的眼球剑走偏锋,各种博出位的手段也层出不穷。就在此时,《中国诗词大会》横空出世,承载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厚重文化使观众眼前一亮。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播;《中国诗词大会》;文化自信
一、泛娱乐时代下的传统文化传播
“泛娱乐化”是指过度的娱乐,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众所周知,提供娱乐是大众媒体的社会功能之一,但过度娱乐化就会导致大众媒体功能的单一化,影响其他社会功能的发挥。关于泛娱乐时代的解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的观点指出:“媒体泛娱乐化包涵两层含义,一是娱乐新闻和节目、栏目的过度泛滥和低俗化;二是主流、严肃新闻的娱乐化倾向。”[1]
在这个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遇到瓶颈,人们在学校外的地方几乎看不到传统文化的踪影。随着智能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一般通过打字和视频见面、聊天,甚至在学生体中都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传统文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人们不断追求更新、更快、更流行,淡忘了传统文化的底蕴。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马当先,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系列文化综艺节目,在新颖的传播方式中,重新演绎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让观众再次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统文化别样的美。
二、《中国诗词大会》传播优势分析
(一)创新的传播渠道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会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传播方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通过电视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以往
米拉 乔沃维奇
婚内出轨违法吗
人们对诗词的了解只限于书本,现在利用各种新颖的模式、竞赛方式对诗词有了更深的印象,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的结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有着无可比拟的资金和政策优势,这就从源头决定了《中国诗词大会》的信息传播渠道十分广阔,不仅如此,该节目还尽最大力量调动手机用户的参与。首先,作为电视节目,在电视端的传播首当其冲,电视用户仍是主流。在此基础上,该节目利用“两屏互动”的方式,设计互动环节,手机用户也能有参与感,这样就能迅速在微博的舆论场上掀起风波,节点式、网格化的传播使得舆论话题迅速扩散。比如,第二季的冠军,16岁的武亦姝将《中国诗词大会》推上了舆论的高峰,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1600多万,讨论数量达3万,更有网友称武亦姝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中国诗词大会》在新旧媒体上都掀起了不小的舆论浪潮,并且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新旧媒体中进行了很好的互动合作传播,成为了综艺节目的典范。(二)充实的传播内容
相比呆板的教学式、宣讲式传播,《中国诗词大会》在节目氛围和环节设置方面都有着过人之处。在节目氛围方面,节目组借助舞美灯光,把演播大厅尽可能打造得古韵十足。选手与百人团比拼时犹如两军对垒,选题时犹如将士出征;选手惜败时屏幕上苍鹰嘶鸣为他们惋惜。在环节设置方面,该节目利用答题闯关、娱乐竞技的模式将节目看点推向高潮,潜移默化地让观众和主流文化直接接触,展示中国诗词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底蕴。
作者简介:汪冰莹,女,汉族,安徽黄山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新媒体研究。
告与品牌研究
广电传媒113
NEWS CULTURE CONSTRUCTION    新闻文化建设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宗旨是为了传播弘扬中国诗词,最主要的传播内容自然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流传下来的诗词。传播内容情趣高雅,符合我国树立文化自信的要求。诗词是文学中的贵族,而我国的古典诗词把中国人对美的追求精神凝聚在一起,有解放心灵、救赎灵魂的作用。[2]所以,优美的诗词、磅礴的舞美以及紧张刺激的环节设置三者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国诗词大会》最核心的传播内容,而这个节目也因为这些内容的设置成为现象级综艺。
(三)普泛的传播对象
诗词一直被称为“阳春白雪”,古时一般民众很难接触到。但在全民提升文化素养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好中国故事、树立起文化自信。
显瘦
在《中国诗词大会》百人团选手的挑选中,节目组几乎挑选了包含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只要你热爱诗词,都可以来参与。从草根到大学教授,从外国友人到少数民族同胞,从学生到古稀老人,都是节目组在海选中挑出来的各阶层的代表,力求打出一张节目的新名片。
在各种真人秀、访谈类节目霸占屏幕的时代,受众急需一种沁人心脾、高雅的节目来显示自己独特的品味和高雅的情趣,一方面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一方面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这样,这个节目就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了不同体的需求。[3]
三、传统文化传播类节目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受众方面传播学专业
真人秀类综艺节目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受众注意,甚至会出现一些博出位、低俗的综艺节目元素。而《中国诗词大会》这类传统文化节目的出现,仿佛一股清流,滋润了观众的心田。通过这种竞技、娱乐的方式,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传播。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经历过了“哈韩”“哈日”风的席卷,更确立了大众媒体要在受众中树立文化自信,首先要使受众明白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在后续工作中做好文化输出。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大范围向观众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美。逐步消灭信息时代下人们“提笔忘字”等现代病,并在观众心中树立起美好品德和高雅品味。[4]
abab的词语有哪些(二)文化方面
中国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中最为精髓的部分,一般人都是在教室里接触到它,而在课堂外鲜少能接触到。《中国诗词大会》其实也是诗词命运的大翻身,因为这个节目,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文学体裁。可以说,中国诗词迎来了再一次的“繁荣”。而在同类节目《国家宝藏》中,节目通过情景剧、小品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带领观众深度了解原本只能在橱窗前看两眼的国家宝藏。
其实,不管是诗词还是国家宝藏,都只是伟大中华民族恢弘历史的一个载体。人们能利用这些载体窥探到古老中国的丰富底蕴。人
们在接触传统文化的同时,还会对传统文化有新的理解,仿佛对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这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有很大的帮助。[5]
四、传统文化类节目未来的发展及建议
(一)渠道:利用融媒体优势,扩大影响
综艺类节目目前依然是以电视为主要载体,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中国诗词大会》就充分利用了微博、等客户端,充分调动了新媒体用户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与此同时,节目组还开发了与节目同名的APP,目的就是让没机会到现场的观众能够同步答题,一起体验现场选手紧张刺激的心情,从而增加趣味性和刺激度。不同媒体的合作,扩大了宣传范围,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加强电视节目的地位,扩大品牌效应,从而达到社会和经济上的共赢。[6]
(二)内容:利用传统文化优势,正确导向
当前市面上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几乎都有自己的特殊载体,正如《中国诗词大会》的载体是诗词,而《国家宝藏》是国宝。节目看似只专注于这些载体,其实不然,它们巧妙地将内容扩充为一部既有厚度又有内涵的“历史专著”。创作团队的初衷应该就是希望节目可以做到具有教育意义,同时督促人们不要忘记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五、结语
如今,人们渐渐从“娱乐至死”的狂热中苏醒过来,开始注重深层次的文化素养,《中国诗词大会》的大火就可以体现出这一点。我们应该乘胜追击,创新出档次更高、内涵更深且传播方式更平易近人的传统文化节目。本文通过对《中国诗词大会》的分析,对传统文化类节目提出参考性的意见,希望可以使大家都关注并重视传统文化节目的发展,从而共同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时统宇.媒体泛娱乐化现象批评[J].新闻实践,2006(02):23-25.
[2] 杨利英.《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现象探析[J].新闻战
线,2016(16):111-112.
[3] 许晓辉,李蕊.从《中国诗词大会》谈电视媒体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当代电视,2016(07):78-79.[4] 贾月,武煜.原创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多元创
新思考[J].现代传播,2016(12):156-157.
[5] 柳静.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
学,2011:38.
[6] 黄小琴.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娱乐化模式研究[D].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