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部分⾏业及企业信⽤状况影响⼏何?接下来怎么做?这份报告给你答
案!
2020年伊始,⼀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搅乱了国内所有⼈的⽣活。⽽对于各⾏各业来说,影响更不容⼩觑。从现状来看,旅游、餐饮、影视等服务⾏业影响最为剧烈,与这些场景相关的信贷业务也是步履艰难。消费场景⽋缺、逾期上升、风控压⼒增⼤,显然也已成为⾦融机构所⾯临的难题。
那么,在这个背景下,企业的信⽤情况如何?⼜该如何做好特殊时期的信⽤风险管理呢?在此背景下,中诚信征信企业征信部经过对官⽅公开信息以及权威媒体报道的深⼊分析,形成了[疫情下部分⾏业与企业信⽤状况影响分析]报告,并给出了信⽤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
1
疫情现状及政策分析宠物小精灵动画片
1、国内疫情现状
截⾄3⽉13⽇24时,据31个省(⾃治区、直辖市)和新疆⽣产建设兵团报告,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824例,现有确诊病例12094例(其中重症病例36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5541例,累计死亡病例3189例,现有疑似病例115例。
3⽉13⽇0—24时,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1例,新增死亡病例13例(湖北13例),新增疑似病例17例。
2、国家应对疫情相关政策
⾃1⽉20⽇抗“疫”之战全⾯打响以来,⾄今已近两个⽉。这期间,各部委各司其职,反应迅速,密集出台系列政策以应对疫情。主要政策包括抗疫防护、财政扶持、税收政策、融资服务、创业扶持、⼈才政策、复⼯复产等多⽅⾯, 在此按照各个时期回顾当期政策的重点。
3、疫情期间企业优惠政策汇总
中央和地⽅为了纾解企业困难,推动企业有序复⼯复产,⽀持稳定和扩⼤就业,出台了多条扶持政策措施。其中涉及对防疫相关企业⽀持、重点企业⽀持、中⼩微企业⽀持、税收优惠、社保延后缴纳、费⽤延后缴纳、银⾏贷款⽀持等⽅⾯整体优化中⼩微企业的⽣存环境。
4、疫情相关政策特点
5、疫情下取得的复⼯复产状态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2020年3⽉6⽇新闻《国新办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前除湖北省外,全国⼯业⼤省、规模以上⼯业企业开⼯率⼤多已超过90%,⼯业⼤省如浙江、⼴东、⼭东、江苏等省已超过95%,中⼩企业的复⼯复产率达52%。
其中,全国主要省份的⼩微制造型企业复⼯率均已达到85%以上。服装⾏业⽬前93.3%的企业已经复⼯、复⼯⼈数占正常⽣产情况下80.1%;整车制造企业的复⼯率90%左右,4S店综合复⼯率54.48%;建筑⾏业复⼯率超过50%的约有15个省份,南⽅⾼于北⽅。
此外,全国30个省会级别城市,9座⽆复⼯信息,9座复⼯⽐例低于30%,其他城市复⼯情况较好;由于施⼯条件限制,防疫应对难度⼤,房企售楼处开⼯情况普遍好于⼯地。
国家邮政局在2⽉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中指出,⾏业发展将基本恢复⾄疫情前的⽔平。⽬前员⼯复⼯率已达到90.2%, 复产率超过80%。
2
受疫情影响较⼤的⾏业分析
湖北有什么旅游景点1、疫情对经济⾏业的影响浅析——对⽐⾮典时期
从2003年上半年⾮典疫情来看,2003年社零消费连续半年下滑,由2003年1⽉10.0%下滑⾄2003年5⽉4.3%。2003年四个季度实际GDP同⽐分别增长11.1%、9.1%、10.0%、10.0%。由于第三产业多数⾏业具有出⾏与聚众属性,因此受到疫
病影响最⼤,第⼀产业和第⼆产业相对受影响程度较轻。
蔓延范围:⾮典主要爆发于⼴东省和北京市,对全国其他地区的⽣产经营和⽣活影响较⼩;⽽本次除爆发地湖北省受灾特别严重外,全国绝⼤部分地区亦不同程度受灾较重。新金瓶梅演员>舒畅的老公
防控措施:⾮典时期,仅疫情中⼼⼴东省和北京市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其他地区各⽅⾯受影响不⼤。⽽本次疫情恰逢“春运”⼈⼝⼤流动时期,各地均采取了封路、关停店铺⼯⼚、延迟开业开⼯、封闭式管理⼩区等⾮常强硬的防控措施防⽌疫情失控,相应举措在阻断病毒传播的同时对具备出⾏和聚众属性的第三产业影响较⼤, 特别是其中交通运输、餐饮娱乐等⾏业。
对制造业的影响
• 2020年1-2⽉份规模以上⼯业增加值同⽐增长-13.5%,在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基础上再降低20.3个百分点,较次贷危机期间2009年低还低17.3个百分点。
• 从三⼤门类看,制造业⽣产骤降是拖累⼯业⽣产下降的主因。
• 从产业结构变化来看,⾼技术制造业受疫情冲击较⼤。2020年1-2⽉份国内⾼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为-14.4%,较 2019年末⼤幅降低23.2个百分点,也低于同期⼯业增加值增速0.9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是主要拖累因素,同⽐下降了28.2%。
• 同期⾼耗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虽⼤概率有所下降,但其中⿊⾊⾦属冶炼及压延加⼯业、有⾊⾦属冶
炼及压延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降幅均较⼩,分别为-2%、-8.5%、-12.3%,⾼出同期⼯业增加值增速11.5、5、1.2个百分点。• 预计2019年下半年以来国内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节奏或趋于放缓。
对商贸零售业的影响
• 据3⽉16⽇公布宏观数据来看,2020年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2130亿元,名义和实际同⽐增长-20.5%和- 23.7%,较去年同期分别降低28.7和30.9个百分点。
• 具体商品零售类型看,必需品抗跌性强、可选品全线回落。如1-2⽉份粮油⾷品类、饮料类、中西药品类等必需消费品增速分别为9.7%、3.1%和0.2%,整体表现较为稳健。其他品类消费全线回落,其中⾦银珠宝类、汽车类消费分别同⽐下降41.1%和37%,房地产相关消费如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家⽤电器的降幅亦均超过30%。
对餐饮⾏业的影响
• 按社会消费品零售中的消费类型分,下滑最严重的是餐饮收⼊。1-2⽉份,占社零⽐重近10%的餐饮收⼊4194亿元,同⽐下降43.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928亿元,同⽐下降39.7%。
• ⼀⽉下旬以来,受疫情影响,堂⾷餐饮⼤⾯积关门歇业,疫情对餐饮旅游的冲击严重。2019年春节
黄⾦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业销售额约为10050亿元,此次疫情使得春节七天保守估计损失5000亿元。中国烹饪协会发布数据,全国餐饮业12⽉实现销售额2900亿元,同⽐下降60%。
对旅游业的影响
定性视⾓:疫情导致全国绝⼤多数景区相继暂停运营;⽂化和旅游部要求各地旅⾏社及在线旅游企业暂停经营团队旅游、出境游“机票+酒店”旅游产品;各地的⼤型⽂艺展演、展览及聚集性众⽂化和旅游活动, ⼤型⽂旅场所、设施也⼤多暂停营业;世卫组织将新冠肺炎列⼊国际公共卫⽣紧急事件(PHEIC),出境游的难度亦加⼤。
定量视⾓:各⼤机构预测2020年春节黄⾦周(除⼣-初六)出游⼈次将突破4.5亿,较2019年春节增加8%, 约为5550亿元的市场规模。然⽽疫情造成的出游限制下春节黄⾦周出⾏⼈数仅1.52亿⼈次,同⽐下跌63.9%。
对地产⾏业的影响
定性视⾓: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售楼处、中介门店暂停营业。1⽉26⽇晚间,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出号召,全国楼盘暂时停⽌售楼处的销售活动,待疫情过后再⾃⾏恢复。全国⾄少有60多个省市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售楼处暂停暂停销售活动。 定量视⾓:2020 年1-2⽉,商品房销售⾯积累计同⽐下降
39.9%,较2019年下降39.8 个百分点;销售⾦额累计同⽐下降35.9%,较2019年下降42.4个百分点。绝⼤部分房企销售出现断崖式下跌,由于去年同期业绩亮眼,跌幅更为明显,招商蛇⼝、⾦地集团、荣盛发展、新城控股等2⽉单⽉销售额同⽐下跌超过50。
对邮政⾏业的影响
定性视⾓:疫情期间线下活动减少,线上活动显著增加,居民的快递需求明显提升,且邮政快递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医疗物资运输复⼯情况较好,推动快递业物流业务量⼤幅回升。
定量视⾓:1⽉24⽇⾄29⽇(除⼣⾄正⽉初四),全国邮政业揽收包裹8125万件,投递包裹7817万件,⽇均分别为1354万件、1303万件,较2019年同期(按农历⽇期)分别同⽐增长37.6%、72.3%。
3
疫情对信⽤状况影响分析
1、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因疫情的影响,企业在春节后经历了在停⼯阶段,这会导致⼤多数⾏业的产出可能会出现⼀个⽐较剧烈的下降。
• 以⾮典期间为例,通过营收指标 K1,2003年疫情整体影响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全年影响相对较⼩。分⾏业来看,存在明显影响的⾏业主要为休闲服务、⾷品饮料、交运、建筑装饰、建材等;受影响较⼩的⾏业主要为钢铁、纺服、家电、电⽓设备、国防军⼯等。
• 企业经营性现⾦流是企业经营状况最直接的反映。但凡在企业的采购、⽣产、销售、现⾦流回款等任⼀经营环节受到疫情冲击,将直接反映在经营性现⾦流中,进⽽说明企业利润受到影响,信⽤风险上升。
• 对⽐2003年SARS的经验,由于企业延迟开⼯,其经营性现⾦流进⼀步收缩,将导致主体盈利进⼀步下滑,即⾃⾝造⾎能⼒的阶段性恶化,企业信⽤风险增加。
2、经营性现⾦流引发信⽤风险案例
疫情带给部分企业的经营性现⾦流下降的冲击是⽏庸置疑的,从2019年信⽤的违约主体成因分析来看,经营性现⾦流引发信⽤风险枚不胜举:
• 中信国安⾃⾝盈利质量差,快速扩张导致资⾦需求极⼤,对债务融资依赖很⾼;
• 华泰汽车主业经营不善,资⾦链紧张,⾼债务扩张导致融资渠道受限;
• 沈阳机床股份⾏业持续低迷,公司连年亏损,回款不畅,资⾦出现流动性困难,资不抵债;
• 贵⼈鸟公司净利率逐年下降,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增加,债务压⼒⼤;
• 北⼤⽅正业绩下滑,债务负担加重,流动资⾦紧张,短融资⾦未能筹措完成。
3、疫情对企业偿债的影响
疫情期间受经营能⼒减弱的影响,债务压⼒将会明显加⼤。此时,便需要企业筹资能⼒,即凭借“输⾎”来渡过难关。
以2003年⾮典时期上市公式的偿债能⼒变化为例,从图中可以看出, 流动⽐率、归母权益负债⽐均明显在2003Q1时出现明显下滑。
• ⽤“经营净现⾦流/短期负债”指标来衡量经营现⾦流覆盖短期负债的情况,从这⼀指标来看,疫情对民企的偿债能⼒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但国有企业的偿债压⼒相对较⼩。
• 在疫情之前,民企企业的资⾦链条已经普遍处于紧绷状态,部分⾏业企业本来已经积累较⼤信⽤风险。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2019年11⽉,私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额达到5.025万亿元,同⽐增速从4⽉以来逐步攀升,达到7.6%;私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达到44.6天,处于历史⾼位。• 疫情以来,财务⾦融政策均频繁出台⽀持企业贷款,帮助企业周转债务相关政策,反复提议不要盲⽬抽贷、断贷, 但实际操作情况难以控制。
4
企业疫情期间的信⽤风险管理建议
在公司的成长过程中,业务成长和信⽤状况⽔平的成长是⽀持企业发展的主要⽀柱⽀⼀,业务成长对信⽤状况管理⽔平形成牵引⼒,⽽信⽤状况管理⽔平⼜通过⽀持公司核⼼竞争⼒的形成去推动业务成长。如果信⽤状况⽔平成长跟不上业务成长,就会造成公司的发展⼤厦倾斜,甚⾄发⽣倒塌。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多数企业贸易环境出现恶劣变化,上下游贸易往来⽅的信⽤风险愈发加剧,此时做好信⽤防控是⾄关重要的。
⾯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做好信⽤状况管理主要为两个⽅⾯:
⼀⽅⾯,严格管理应收账款安全和回收流程制度化建⽴。通过制订信⽤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对客户信息收集和评估,信⽤额度的授予,债权保障,应收账款回收等各交易环节进⾏全⾯监督;
另⼀⽅⾯,实现差异化的精准信⽤额度管理。对各类情况下不同规模企业匹配与之相对应的信⽤风险额度,在⼒求达到企业销售最⼤化的同时将风险降⾄最低的管理措施。
哲 学
业销售最⼤化的同时将风险降⾄最低的管理措施。
标准化记录——⾯对疫情下的合作体情况较为复杂时,在企业信息采集上要制定针对性、全⾯性的采集维度。
分类式管理——结合前⽂中所涉及的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企业进⾏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建⽴风险等级——跟踪客户的最新基本信息、组织架构、经营情况、财务数据、信⽤记录、司法诉讼、受疫情影响情况等信息,重新综合评估客户的信⽤风险。
授信额度量化——可借助专业评估机构的信⽤风险管理模型,基于不同风险等级对应风险系数,综合客户资产、利润、需求、客户类别等因素客观测算。
如何做好信⽤风险管理,以从下⾯⼏个⽅⾯⼊⼿:
企业形象宣传⽅法⼀:做到应知尽知——通过获取交易对⼿的⼯商+司法+财务+商标专利等⼀系列信息,建⽴标准化的信⽤档案。通过建⽴类似“所在地”、“⾏业类型”、“司法诉讼”等词条,来有效识别疫情可能造成地域式贸易影响、⾏业式贸易影响等,进⽽贸易对象批量式管理,提⾼风险控制效率。
⽅法⼆:做到深知细知——除了做到对交易对⼿全⾯系统的情况掌握,还应更加深⼊的识别真实性、差异性、隐藏性的风险,从⽽需要进⼀步对贸易对象进⾏资质审核、授权检验、实地⾛访等更加细致⼊微的风险认证。通过该办法发现疫情影响下,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法三:做到先知预知——企业在对业务现状进⾏深⼊调研了解的基础上,可与搭建数据模型进⾏风险等级评定及授信额度量化,借助历史数据进⾏回溯性分析,从⽽实现对未来风险程度的把控,进⽽帮助企业在制度优化⽅向、流程更新⽅向、数据建档⽅向、风险度量⽅向等多层⾯内容的综合解决⽅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