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易经》第⼆⼗六卦:⼤畜——⼭天⼤畜,乾下⾉上
《易经》第⼆⼗六卦
⼤畜——⼭天⼤畜乾下⾉上
⼩编导读
⼤、⼩畜是《周易》中主蓄聚、蓄养的卦。风天⼩畜卦是以上卦巽来蓄养下卦乾,巽⼀阴伏于
⼆阳之下,其德为逊为⼊,故⽽可以蓄⽌乾卦之⾦⽟财宝。但是终究因为巽卦为阴卦,阴⼩阳
⼤,⼜是躁卦,所以不能如同阳卦⾉卦作为蓄⽌的时候蓄积的那么多。⾉⼀阳终于⼆阴之上,
其德为⽌为退,⼤畜正是蓄德圆满之时,因此懂得以⾉卦⽌躁除恶之劣性,才能⼤有作为。以
《⼤象》来⽐较⼤、⼩畜卦的话,⼩畜卦,“君⼦以懿⽂德”,如同《四库》当中的⼦集。⽽⼤畜
卦,“君⼦以多识前⾔往⾏”,前⾔,经也,往⾏,史也,就如同《四库》当中经史⼀样。
周易古经
⼤畜,利贞;不家⾷吉;利涉⼤川。
彖⽈:⼤畜,刚健笃实,辉光⽇新其德。刚上⽽尚贤,能⽌健,⼤正也。不家⾷吉,养贤也。
利涉⼤川,应乎天也。
象⽈:天在⼭中,⼤畜;君⼦以多识前⾔往⾏,以畜其德。
初九:有厉,利已。
象⽈:有厉则已,不犯灾也。
九⼆:舆说輹。
象⽈:舆说輹,中⽆尤也。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闲舆卫,利有攸往。
象⽈: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六四:童⽜之牿,元吉。
象⽈:六四元吉,有喜也。
缓期执行六五:豮⾗之⽛,吉。
全民目击结局象⽈:六五之吉,有庆也。
上九:何天之衢,亨。
象⽈:何天之衢,道⼤⾏也。
李守⼒微学通解
【26.1】
⼤畜,利贞;不家⾷吉;利涉⼤川。
【⽩话】
⼤畜卦,适宜守正;不使(贤⼈)有养家糊⼝之忧,则可吉祥;适宜渡过⼤河。
【解读】
○⼤畜卦下乾上⾉,⼭天⼤畜卦。《序卦传》:“有⽆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畜。”
○⼤畜卦象:⼩畜卦、⼤畜卦皆蓄积拥有之义,盖⼈蓄积之物皆是宝物,乾为⾦为⽟,故⼆者下
卦皆乾体。⼩畜卦上巽,巽为⼊,《杂卦传》“巽伏也”,伏、⼊,藏也,巽为阴卦,阴为⼩,故
为⼩畜。⼤畜卦上⾉,⾉为⽌,蓄⽌也,⾉为阳卦,阳为⼤,故为⼤畜。
○不家⾷,其原义当为:不使(贤⼈)养家糊⼝。分析如下:
(⼀)不家⾷,楚简《周易》作“不⽽飤”。,“家”字上边加⼀“爫”,“爫”为“采”字省⽂,采,采集⾕物。这个字本义包含了爫(采集⾕物)、⼧(房⼦)、⾗(猪,家畜),家与稼古通⽤。飤(sì),通饲,养也,养家糊⼝。可见“不家⾷”就是不依靠种植⾕物、养家畜⽽养家糊⼝(这是古代普通家庭的普遍⽣产⽅式)。朱熹⽈:“不家⾷者,⾷禄于朝,不⾷于家也。”此说甚是。
(⼆)从卦象看,互体上震,震反⾉,⾉为⼿,为果蓏,合之有“采集五⾕”之象,反象取反义:不依靠种植⾕物。互体下兑,兑为⼝,引申为⾷。互体上震下兑合之有“不稼⽽⾷”之象。
○《礼记·表记》:
⼦⽈:“事君⼤⾔⼊则望⼤利,⼩⾔⼊则望⼩利。故君⼦不以⼩⾔受⼤禄,不以⼤⾔受⼩禄。《易》⽈:'不家⾷,吉。’”
⼤意:
孔⼦说:“事奉君主,⼤的建议被采纳,就可以指望得到重赏;⼩的建议被采纳,就只能指望得到轻赏。所以君⼦不因⼩建议被采纳⽽接受重赏,也不因⼤建议被采纳⽽接受轻赏。《周易》说:'贤德⼈⼠不在家⾃⾷(⽽⾷禄于朝廷),吉利’。”
【26.2】
彖⽈:⼤畜,刚健笃实,辉光⽇新其德。刚上⽽尚贤,能⽌健,⼤正也。不家⾷吉,养贤也。利涉⼤川,应乎天也。
【⽩话】
彖传说:⼤畜卦,刚健⽽笃实,光彩辉映,⽇⽇增长品德。刚⽘在上⽽崇尚贤⼈,能够蓄⽌刚健,最为。不使贤⼈有养家糊⼝之忧则可吉祥,赐以俸禄培养贤⼈。适宜渡过⼤河,符合天的法则。
【解读】
○从下⽽上观卦德(《周易》笔法):⼤畜卦下乾为刚健,上⾉为⼭,引申为笃实,故⽈“刚健笃实”。⾃上⽽下观⼤象(《连⼭》笔法):⾉纳丙⽕,为辉光,乾《⼤象》有“⾃强不息”之德,故⽈“辉光⽇新其德”。
○上九刚⽘在上为贤者,六五位于下⽽亲⽐之,此君主礼贤下⼠尚贤之象。刘向《说苑·尊贤》引孔⼦⽈:“…昔者周公旦制天下之政,⽽下⼠七⼗⼈,岂⽆道哉?欲得⼠之故也。夫有道⽽能下于天下之⼠,君⼦乎哉!”
《周易》凡上九居于六五之上均有尚贤养贤之义,如⽕天⼤有卦有聚集贤之象,⼭⽕贲卦六五束帛求贤,⼭雷颐卦“圣⼈养贤”,⽕风⿍卦“⼤亨以养圣贤”,皆与⼤畜卦类同。
○⾉为蓄⽌,养也;乾为刚健,贤也。蓄⽌刚健,养贤之象,最为,故⽈“贞”正。因此不能使贤⼈有养家糊⼝之忧,⽽由国家赐以俸禄培养之。此⾔国家的⼈才蓄积。
○利涉⼤川:下乾健⾏,互卦兑为泽,遇泽健⾏,故适宜渡过⼤河(见《周易密钥》之《周易》“涉⼤川”解读)。六五与乾卦九⼆相应,上下贯通故能利涉⼤川,故⽈“应乎天也”。
国家崇尚贤才、培养贤才,贤⼈承担治国重任,必能涉险历难,⼤有作为,故⽈“利涉⼤川,应乎天也。”
【26.3】
象⽈:天在⼭中,⼤畜;君⼦以多识前⾔往⾏,以畜其德。
【⽩话】
象传说:天在⼭中,是⼤畜卦的象;君⼦由此领悟要多学习古先圣贤之⾔⾏,以蓄积⾃⼰的德⾏。
【解读】
林志玲的裸妆的照片○乾为天,代表古圣先贤之⾔⾏,⾉为蓄⽌,学习积累。识,读zhì,记在⼼⾥。“天在⼭中”,朱
熹⽈“不必实有是事,但以其象⾔之⽿。”窃以为,先秦儒道原为⼀体,与天道合⼀的圣贤往往居于⼭洞之中,名为“洞天”,此“天在⼭中”之源起。与道家有渊源的《连⼭易》以⾉为⾸,“天在⼭中”或是《连⼭易》所本。
孔⼦说:“述⽽不作,信⽽好古,窃⽐于我⽼彭。”⼜说:“我⾮⽣⽽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认为他⾃⼰⼀⽣最⼤的失误是早年没有深⼊研《易》,早年的孔⼦视《易》为⼘筮之书,对《周易》采取排弃的态度,他曾说:“德⾏亡者神灵之趋,智谋远者⼘筮之蘩。”(帛书《要》篇)孔⼦从5
5岁到68岁带着他的若⼲亲近弟⼦,⽤了⼗四年的时间在卫、曹、宋、郑、陈、蔡、楚诸国游历求仕⽽终不得遇(这就是孔⼦⾃称⼀⽣的“⼤过”)。68岁的孔⼦归鲁后整理古代典籍,此时才开始系统地研习《周易》,《史记·孔⼦世家》说“孔⼦晚⽽喜《易》,序《彖》、《系》、《象》、《说卦》、《⽂⾔》。读《易》,韦编三绝。⽈:'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论语·述⽽篇》:“⼦⽈:'加我数年,五⼗以学《易》,可以⽆⼤过矣。’”这是孔⼦晚年深⼊学《易》后的追悔之⾔。帛书《要》篇“夫⼦⽼⽽好《易》,居则在席,⾏则在橐。”这时他⼀定是发现了鲁太史所藏、载有“周公之德”和“周之所以王”的《易象》,因为只有通过《易象》才能发现《周易》⼀书蕴涵的深刻哲理。所谓“古之遗⾔”,孔⼦七⼗岁左右终于因《易象》⽽彻悟“不可得⽽闻”的“性与天道”,《易象》的主要内容应该就保存在了孔⼦晚年整理的《易传》(也称之为《⼗翼》)中。
○帛书《衷》篇(原名《易之义》)说“⼤蓄,兑⽽诲[也]”,诲(⾔母),教也。⼤畜卦,互体上震下兑,兑为⼝为说,故为⾔,为习,为教;震为动,为⾏。故“兑⽽诲”似与《⼤象
传》“君⼦以多识前⾔往⾏”义近。然《⼤象传》⼀般是观上下重卦之象,罕⽤互体之象。⾉为⽌,为蓄,引申为识,识,记也;乾为⽗为天,为德,引申为“前⾔往⾏”,故⽈“君⼦以多识前⾔往⾏,以畜其德。”是以不⽤互体,按《⼤象传》体例解释亦通。
【26.4】
初九:有厉,利已。
象⽈: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话】
初九:有危险,适宜停⽌。
象传说:有危险适宜停⽌,不招惹灾祸。
【解读】
○厉,危险。已,停⽌。初九处⼤畜之始,与六四相应,意欲冒进,前遇阳刚为阻,故⽈“有厉,利已”。此阳德卑微,潜龙勿⽤之时,急于求进将有危厉,故应当停⽌前进以蓄德。故象
⽈“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26.5】
九⼆:舆说輹。
象⽈:舆说輹,中⽆尤也。
【⽩话】
九⼆:车⼦(⾃主停⽌)脱落轮轴上的伏兔。
象传说:车⼦脱落轮轴上的伏兔,由于守中⽽没有过失。
【解读】
○舆说輹:车⼦脱落了轮轴上的伏兔。说,读tuō,同脱。輹,读fù,指车厢下钩住轮轴之伏兔。《说⽂·车部》云:“輹,车轴缚也。”
此与⼩畜卦九三“舆说辐”卦象有所不同,⼩畜卦九三被六四之妻凌驾乘刚,夫妻反⽬。盖九三处互体兑之中,兑为脱;乾为圆,引申为车轮,九三处乾之外,为轮圈,脱离部位必在轮圈辐
条,故⽈“舆说辐”,车轮脱落辐条,车⼦破败四散⽽不能⽤矣。⼤畜卦九⼆处互体兑之初,⼜处乾之中,为轮轴,脱离部位必在轮轴,故⽈“舆说輹”,轮轴上的伏兔脱落,车⼦⾃主不得⾏⽽已。
○中⽆尤也:尤,过失。程颐⽈:九⼆虽刚健之体,然其处得中道,故进⽌⽆失。虽志于进,度其势之不可,则⽌⽽不⾏,如车舆脱去轮輹⽽不能⾏也。
【26.6】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闲舆卫,利有攸往。
象⽈: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话】
九三:骏马驰骋疆场,适宜在艰难中守正;如果说演习驾车以卫国,则适宜有所前往。
象传说:适宜有所前往,与上⽘合乎志向。
经典游戏名【解读】
○⼤畜九三有两条系辞。“良马逐,利艰贞”是说⽘际相应;“⽈闲舆卫,利有攸往”是说⽘际亲⽐。《易》之体例,⽘际相应、本卦为先,⽘际乘⽐、互体为次。
○良马逐,利艰贞:
⼤畜卦发展到九三,已是乾体之终,《说卦传》“乾为良马”,初九、九⼆前⾏逢刚受阻,九三遇六四之柔,故进逐,故⽈“良马逐”。《释⽂》“郑本作逐逐”,似四五⼆柔,进逐⽆碍之义。然九三与上九不应,上九⾉体之主,⾉⼭⽌之,不可妄进,故⽈“利艰贞”。
○⽈闲舆卫,利有攸往:
此取⽘际亲⽐互体之象。九三处互体兑卦之中,兑为⼝,故系“⽈”字。闲舆,演习战车,即军事演习。“⽈”有转折的意思,前说“良马逐,利艰贞”,是指兵马征伐之不宜;此说“闲舆”是指加强备战以卫国,故“利有攸往”。
○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上合志,先儒释为九三与上九阳刚同德合志,恐不合⽘象之理。所谓“上合志”,是说九三与六四亲⽐,所以不以逆⽐(乘刚)⽽断者,盖⼤畜之时,上⾉⾜以蓄⽌下乾三阳。⽽⼩畜之时,九三“夫妻反⽬”,盖上巽不⾜以蓄⽌下乾,故以六四乘刚于九三。
○“⽈闲舆卫”辨析
(⼀)“⽈闲舆卫”异体字
王弼、孔颖达《周易正义》作“⽈闲舆卫”,帛书《周易》作“⽈闌车卫”,楚简《周易》作“⽈班车”。
闲,帛书《周易》作“闌”,闲通阑。闲,《说⽂》“闌也”,《尔雅·释诂》“习也”。
闲,楚简《周易》作“班”。《左传·襄⼆⼗六年》“班荆相与⾷”,杜预注:“班,布也。”《国语·晋语》:“车班内外”,《注》“班,徧也。”徧,遍布。“车班内外”即车遍布内外。
卫,楚简《周易》作,学术界尚⽆共识,笔者以为是“卫”之异体字,从戍从乂,戍,《说⽂》:“守边也。从⼈持⼽。”乂,《尔雅·释诂》:“治也。”《尚书·尧典》:“有能俾乂。”《汉书·武五⼦传》:“保国乂民。”
(⼆)“⽈闲舆卫”与“⽇闲舆卫”
⽈闲舆卫,《周易集解》虞翻作“⽇闲舆卫”,郑⽞同,程颐、朱熹沿袭之。闻⼀多《周易义证类纂》:“《释⽂》引郑本'⽈’作'⽇’,注⽈:'⽇习车徒。’于义为长。”
闲,《释⽂》:“马郑云'习’”。⽇闲,犹如熟练,娴熟。舆卫,吴澄《易纂⾔》云:“古者乘车,三⼈在车上,步卒七⼗⼆⼈在车下,舆之卫也。”⽇闲舆卫,即每⽇练习舆卫之技。
马融、郑⽞、虞翻、程颐、朱熹的解读符合观象系辞原理,然据《彖传》“⼤畜,刚健笃实,辉光⽇新其德”,九三下体,尚未进⼊上体⾉之笃实,故不能“辉光⽇新其德”,九三亲⽐六四,上下相接,《象》⽈“上合志也”。九三处互体兑卦之中,兑为⼝,故系“⽈”字。段⽟裁《说⽂》注:“⽈,词也,意内⽽⾔外也。”
所以当以“⽈闲舆卫”为优。
(三)帛书《昭⼒》的解释
问“阑舆”之义。⼦⽈:“上政卫国以德,次政卫国以⼒,下政卫[国]以兵。卫国以德者,必和其君⾂之节,不[以]⽿之所闻,败⽬之所见,故权⾂不作。同⽗⼦之欲,以固其亲;赏百姓之劝,以禁违教;察⼈所疾,不作苛⼼。是故⼤国属⼒焉,⽽⼩国归德焉。城郭弗修,五兵弗[陈],⽽天下皆服焉。《易》⽈:'阑舆之卫,利有攸往。’若舆且可以阑然卫之,况以德乎?何不吉之有?”
⼤意:
问到“阑舆”之义。孔⼦说:“上等之政以德⾏卫国,次等之政以实⼒卫国,下等之政以军队卫国。以德⾏卫国者,必须调和君⾂关系各得其正,不偏信道听途说之⾔和没有亲眼见的事情,不让专权之⾂产⽣;能使⽗⼦同⼼,亲情得以加固;⽤表彰奖励的办法劝勉百姓,以禁⽌违背教令的⾏为;体恤⼈民疾苦,不⽣苛暴之⼼。如此以来,其他⼤国能判断出这个国家⼀定有相当的实⼒⽽归顺,⼩国会看到这个国家的德政⽽归顺。这样即使不⽤⼤修城郭,也⽤不着厉兵秣马,天下就都会服从。《周易》说:'阑舆之卫,利有攸往。’若战车操习熟练了就可以保卫国家,何况⽤德⾏呢?还有什么不吉利的呢?”
愚按:
王弼似乎见过类似帛书《昭⼒》的解释。
《周易正义》王弼注:“闲,阂也;卫,护也。进得其时,虽涉艰难⽽⽆患也;舆虽遇闲⽽故卫也。”孔颖达疏:“虽⽈有⼈欲闲阂车舆,乃是防卫见护也。”
阂(hé),隔阂,阻⽌。王弼、孔颖达的意思是闲置车舆就能卫国,此当是化引帛书《昭⼒》说的“城郭弗修,五兵弗[陈],⽽天下皆服焉”。可是如果看“若舆且可以阑然卫之,况以德
乎”,“阑舆”与“德”之间是转折词“况”,可证“阑舆”之义是指军事演习,⽽⾮闲置军备。
(四)总结
按照《周易》六⽘的时位理论,初九“有厉,利已”,是说有危险⽽停⽌;九⼆“舆说輹”,战车尚有故障;到九三“良马逐”,诫以“利艰贞”,“闲舆卫”是车马健备⽽训练之。“上政卫国以德”包含
了“次政卫国以⼒”和“下政卫国以兵”,⽽“次政”、“下政”不⼀定能包含“上政”。让“天下皆服”的国家固然以德政为本,然必须有强⼤的国防作基础。若释“闲舆卫”为闲置车马以卫国,前战车已坏,今⼜把车马闲置起来,此必荒废卫国之道也。
【26.7】
六四:童⽜之牿,元吉。
象⽈:六四元吉,有喜也。
【⽩话】
六四:给⽜犊戴上笼⼝,最为吉祥。
象传说:六四最为吉祥,值得欣喜。
【解读】
○童⽜之牿:锥子脸网络红人
六四、六五所说的⽜、⾗是针对其刚躁之劣性⽽⾔,所以⼆者是取象于《说卦传》“⾉为黔喙之属”。⼜,⼤畜卦三⾄上互⼤离,六四变卦为离,离为⽜,上卦⾉为少男,为童,故⽈“童⽜”,即⽜犊。
童⽜即初九,六四应初,初九刚健冒进,如“初⽣⽜犊不怕虎”,故初九⽈“有厉,利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