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等内容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深秋美景全文充满着童真童趣,饱含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为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纵向梳理语文要素可知:教材在低年级安排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和提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横向梳理本单元内篇目之间的语文要素,可知:《古诗三首》侧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侧重引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秋天的雨》以“五彩缤纷”为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安排了实践运用的练习。
《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是《古诗三首》后的首篇课文,鉴于古诗与课文体裁差异大,因此《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旨在本课阅读教学中唤醒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点拨学生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为《秋天的雨》综合运用方法理解词语打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中国风俗习惯
  1.识字写字
通过两年的识字学习,学生已积累了多种识字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再加上从三年级开始,会认的字学习量减少了,这都是识字教学时加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有利条件。
进入三年级以后,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基本结构的书写方法,可以进行独立的汉字书写练习,这都为学生提高写字的效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课文朗读
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依据识字能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能力,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初步读出课文的情感。
3.阅读能
三上学生在阅读积累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对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难懂的词语”,学生在低年级对词语的理解方法也有所接触。教学中,我们重唤醒、点拨和引领。
三、教学设计
许嵩的所有歌(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解读、分析,我组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水泥”等17个词语。(1.2学段一般性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单元核心目标)
4.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课文个性目标)
我组选择一课时进行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等13个字,会写“金、水泥”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有感情朗读1-4自然段。
3.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我组进行了以下教学环节的设计:
任务一:读课题,理解“金巴掌”
医务科工作总结学生齐读课题后,思考交流:“金巴掌”指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可相机归纳出:联系下文理解词语、根据图片理解词语的方法
通过对题目中难理解的词的解读,直接唤醒本单元语文要素:运用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样的设计直奔语文要素,巧妙地为课文理解难词的学习做了铺垫。
任务二:学习生字,梳理文脉
通过两年的识字学习,学生已积累了多种识字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所以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再通过同桌当“小老师”,互相正音,让学生在同桌合作中掌握生字的读音。由于本课的识字量只有6个,且有的集中在一句话中,那么在检测学生识字情况时,出示带有生字的几个句子,通过指名读句子来落实生字的读音。这也符合识字教学时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
在解决了生字后,应立马进入课文的学习。课标指出:梳理课文条理,学习概括各部分内容(三年级主要是自然段),这是三年级重要的教学目标,要给予安排。所以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再通过固定句式,出示4个选项,让学生通过选择填空来理清课文的大致内容,这降低了概括文章大意的难度,学生更容易达成。
任务三: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
理清文意后,学习1-4自然段,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出朗读要求:正确、流利地读;边读边思考雨后的景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提取出文中的句子“啊!多么明朗的天空。”聚焦“明朗的天空”,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理解“明朗”的。学生可能一下子想到“晴朗”一词,这是用近义词来理解词意,教师相机板书“近义词”;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抬头看看天,我们生活中看到的晴朗的天空是怎样的,学生可能会说到“天空蓝蓝的,很明亮”,教师归纳“明朗”主要指天空湛蓝清亮,光线充足。再出示蓝天图让生感受“明朗”的场景,此时教师相机板书“联系生活实际”。继续引导回到课文中“明朗”的天空是怎样的?学生联系第二自然段的“放晴”,第四自然段的“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理解“明朗”的意思。教师相机板书“联系上下文”。师生回顾总结交流“是怎么理解‘明朗’这个词语的方法”。
教师在总结完多种方法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到这样雨过天晴的美景,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在答道“愉快、愉悦”后,就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齐读1-4自然段,并相机指导朗读:“一夜”应读得舒缓一些,读出刮风下雨持续时间之长,读出秋风秋雨后的舒畅之感;“啊”要语气要读得强烈些;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对地面的初步印象,也可以读得舒缓一些。
本环节的设计在于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关注学生能否在教师的点拨下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重点关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以及理解意思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任务四: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凌乱”“熨帖”   
在1-4自然段学习了理解词语的方法后,立马进入5-7自然段的学习,尝试运用刚刚学习的方法去理解“凌乱”“熨帖”,由扶到放,重点关注学生能否自主或者在同桌的合作中运用方法。学生初读5-7自然段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词语比较难懂。在提出难懂的词语之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你是怎么理解这些词的,尝试用前面学到的方法来理解。交流完后,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归纳:“凌乱”一词,用联系上文的方法来理解,可知是前一句“排列得并不规则”的意思;也可以看课文插图理解,指的是地上的落叶东一处,西一处,到处都是;还可以结合生活来理解,意思就是不整齐、杂乱的场景。“熨贴”联系第五自然段“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和下文的“平展”理解。
学生交流后,再次引导学生回顾、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今天,我们运用了近义词、看图理解、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了难懂的词语,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可以多多运用这些方法去理解词语,读懂文章。
任务五:写字指导   
进入三年级以后,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笔画、基本结构的书写方法,进行独立的汉字书写练习,提高写字的效率。在本课要写的生字中,可以按左窄右宽、左右等宽、左宽右窄、上下结构、品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分类出示,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字形结构、书写要点,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在学生对汉字的基本结构已经了解的基础上,再加强对个别难写字的指导,特别是容易写错的笔画,如“印”的第三笔是横,以及笔画之间的穿插,要关注右边部分的笔画穿插到左边部分的位置,使左右部分结构紧凑。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归类观察、分析和书写的习惯,强化基本的书写技能,提高书写质量。
(三)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阅读语文书21页,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迁徙”(设计说明:充分利用教材,学以致用,进行理解词语的实践运用练习
3.观察上、下学路上的景,看看有哪些特别的景、人和物。(设计说明:为第二课时的
小练笔做准备
高广泽
(四)板书设计
铺满金巴掌的水泥道是什么星座
借助图片理解
近义词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糖醋丸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