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4
刘若英老公是谁教学目标:
1.会写“晒”“瞄”两个生字,认识“晾”,理解由生
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驴技穷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
系起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
3.认识“日”“目”这两个形似偏旁在演变过程,区别
理解带有“日”“目”的生字及词语。
教学重点:会写“晒,瞄”两个生字,认识“晾”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比较容易混淆的偏旁,初步认识到“日目”两个形似偏旁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词卡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好吗?请同学们打开第10页识字4。板书课题《识
字4》
二.看图初步理解课文。
1.课件出示图片。
(1)图上向我们展示的“日”的演变过程,观察古人
的“日”是怎样,你觉得它像什么?
(2)图上向我们展示的“目”的演变过程,观察古人
的“目”是怎样,你觉得它像什么?
(3)看看图中的天气怎样?通过图片看到天气非常
好,十分晴朗,主要是因为(太阳
好)。指名读晴空。
(4)再看图中的天气怎样?天气十分暖和,这份暖和
是谁带给大地呢?(太阳)
(5)图中的天气怎样,小女孩在干什么呢?(天气晴
朗,小女孩在晾自己洗过的衣服。)
“晾”什么意思?(把湿的东西在通
风的地方使干燥。潮湿的东西在外面
晒干需要什么?(太阳)你从哪里看
出天气晴朗?(太阳出来)
(6)课件出示:晴空,温暖,晾晒。读读,这些字都
与太阳有关。
2.(1)出示图片“眼睛”,眼睛也就是“目”,所以是
蒸枣糕的做法家常做法“目字旁”
(2)仔细观察这幅图画,看图中有谁?他在干什么?(解
放军叔叔在草地上打靶。)
(3)他怎样才能打得准?(用眼睛瞄准)瞄准是离不开眼
睛,所以是“目字旁”
(4)仔细观察图画,看图中的小男孩在干什么?(在往远
处看,当然离不开眼睛)眺望是什么
师范生公费教育
意思?(是从高处向远处看)
(5)在读这三个词语,让我们用我们的眼睛认真去看,仔
细去记住字。(这些字都与眼睛有
关,所以它们都是“目字旁”。三,
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图文对照,自读词语,初步感受两组词语的联系与区
别。
2,指名朗读课文,面向学生进行指导“晒”翘舌音,不读
成平舌音,“眼睛”的“睛”读轻
赵仁成声,不能与“眼镜”来混读。
四.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
(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新发现?)识字的学习方法有(对比法,换一换法,猜字谜法,形声字法)
(1)出示生字“晒,瞄”指生认读。是什么结构?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2)引导交流,你又是如何记住这两个字呢?
(根据偏旁进行区分的)
(3)师范边写,边指导“晒”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晒”字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折,也不是竖弯钩。写“瞄”时,也是左窄右宽,右边“苗”的“-”写略长一些。
(4)学生描红,练习书写生字。
(5)教师巡视指导。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明白了什么?
六.小结:今天我们学习《识字4》里面前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因为都是与太阳有关的字。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因为都是与眼睛有关的字。
七.玩一次有“日和目”偏旁的字,出与带有这些偏旁有关的字的游戏。
(只要是让学生能够区别带有“日目”的生字,加深理解词语。)
八.拓展。(表示“看”的词语,上个学期学过“紧盯,注视”等词。除了这些外,还有很多表示“看”的词,需要小朋友多多看课外书多积累。
九.巩固练习。
1.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运费
日()()()
目()()()
2.填空。
(1 )“晴暖晾晒”都是()偏旁与()有关。
(2)“眼睛瞄眺”都是()偏旁与()有关。
3.任选文中一个生字先组词,再写句子。
如:晾()()
瞄()()九.板书设计。
识字4
日晴空温暖晾晒
目眼睛瞄准眺望
教学反思:
让孩子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今天的孩子身上的惰性不少,常常怕费时费力而不愿主动思考。因此,被动的学习方式让一些孩子的成绩总得不到提高,作为老师,我总是思考怎样利用教学的契机,让孩子们学会主动的思考。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识字4》前面的两组词语,借用插图形象地揭示了形声字偏旁,字词的本意,对于“日目”容易混乱的偏旁。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把这两组偏旁进行对比教学。首先,让学生看清楚有关这两个偏旁的词语与什么有关系。其次,再让学生熟记这些词语以及生字。我觉得这样学的效果会更好,每学完一组相似的偏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
点?为什么都是这样的偏旁,还有哪些字也是这样的偏旁?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分别派几位小朋友上黑板写“晒瞄”集体较对,指导写字时说出结构,左窄右宽,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折,也不是“竖弯钩”。写“瞄”字时,右边“—”写略长些。这样提醒学生,今天的发现,并不一定让小朋友记住字的写法(因为开小差的孩子可能还在开小差)但是教学的过程是循环反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让孩子们学习着,用主动的学习代替
被动的分析。那么,总有一天,孩子们会学会自己去学习和思考,这总比永远不会主动思考要好得多。
总之,孩子们的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生来就有的,但如果我们能利用各种教学的契机,加以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就能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自主中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