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女研究生的数量也稳步增长,1999年在校女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32.4%,而到了2007年,在校女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的比例已上升至44.74%[1]。扩招以后,研究生“就业难”,特别是女研究生“就业难”现已成为各个高校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女研究生作为同龄女性中的精英,她们的就业观与其他层次女性相比有自己的特点,对其就业观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女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法,以问卷形式对女研究生的就业观进行了统计分析。所有调查问卷经核实后进行编码,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和回归统计。
一、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面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两所合肥地区理工科高校在读女性硕士、博士研究生,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采访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采样的代表性和随机性。共收集问卷422份,其中有效问卷400份,合格率94.79%。本次抽样样本中,硕士生372人,占93%;博士生28人,占7%。其中大部分硕士生入学攻读学位年龄在22~25岁之间,毕业时在25岁左右;博士生入学攻读学位年龄在25~28岁左右,毕业年龄在28岁或以上。生理因素和传统社会分工使女性年龄成为困扰女性研究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调查以理、工类女研究生为主要对象,其中理、工科类女生占78%,文科类女生占22%。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女研究生对就业前景的估计
对于就业前景的看法,统计显示被调查的女研究生们并不乐观,如图1所示。共有69.5%的人对就业前景表示担心,其中有60%的人表示“有些担心”,还有9.5%的人表示“非常担心”。近七成的女研究生对就业前景担心符合当前就业市场的境况,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比较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使一些本以为毕业就可以到一份待遇不错的职位的同学下调了自己的择业标准,甚至有些同学以继续读博来推迟就业,以期将来就业形势的好转。还有30.5%的同学对就业前景表示“不担心”,她们认为目前就业市场出现的情况只是暂时现象,凭借她们自身的努力可以获得理想的职位。这也反
经济危机背景下理工科大学
女研究生就业观调查与分析
——
—以合肥地区理工科大学为例
燕京晶裴旭万明戴耀华江艳
摘要: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女研究生就业面临更多困难。以合肥地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为例,以问卷形式对400余名女研究生就业观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采用了扎根理论研究、SWOT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等方式,分析了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女研究生;就业观;SWOT分析
作者简介:燕京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合肥230026;裴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综合信息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合肥230026;万明,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助教,合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合肥236001。
映出目前社会上流传的“女生就业难”的论调并没有对女研究生产生绝对的影响,她们仍然对自身的竞争力有一定的信心。
2.女研究生择业标准及参考因素
女研究生的择业标准和考虑因素无疑会对其就业产生重要影响。择业是对职业性质、特点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将要从事何种职业作出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调研的结果如图2所示。
本次调查中发现,影响女研究生择业的主要因素是:发挥个人特长和符合个人兴趣、收入高以及工作
稳定。同时,通过问卷分析和与被调查者的深入交谈,虽然本项最多可选择三项,但是我们发现女研究生们择业的第一标准还是能够发挥个人的特长与兴趣,这与我们在进行本课题前的理论调研得到的结果比较相符。
但是,选择“实现个人抱负”的人还不到四分之一,说明女研究生的成就动机不高。同时,对“工作稳定”项的选择达到37%,说明她们比较重视职业的稳定性,这与男性研究生有较大区别。究其原因,由于文化和生理的影响,女性相比于男性,会更多地感到周围环境的不安和敌意,恐惧和焦虑情绪较多。“她们会更多地偏向于情绪型或理智—情绪型,偏向于顺从型……性格表现中会有守旧、依赖、动摇、易受暗示……她们的意志力相对比较薄弱,在遇到巨大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往往缺乏顽强的坚持精神,容易自卑自弃、优柔寡断、缺乏主见、盲目顺从。”[2]
3.女研究生对择业区域的选择
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沿海发达地区仍是女研究生的首选之地,但是计划到内地就业的女研究生也不在少数。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以及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地对她们的吸引力有不断增大的趋势。择业区域的选择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调研中,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女研究生的“出国”意愿并不强烈,这与女本科生有很大差异,女本科生更愿意出国深造。通过与调研对象的访谈,我们发现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年龄偏大和已有一定
的学术教育背景让她们出国的意愿降低。此外,还有部分女研究生认为攻读国外名校的学位难度更大。
4.女研究生就业途径及获取就业信息渠道
在“就业途径”的选择上,绝大多数都选择了“通过自己竞争”项,显示了女研究生相信自己能力的态度,仅有4人次选择“依靠男友帮助”。具体情况见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两校的女研究生的独立性很强,对自己的能力比较有信心,相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获得就业机会。特别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女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上比一般院校的学生有相对优势,这也是她们选择“通过自己竞争”择业的主要力量来源。而对“导师推荐”和“学校
图3择业区域的选择
图1就业前景看法调查图
图2女研究生择业的首要标准
图4择业途径的选择
指导”这两项的选择总共才138人次,可见女研究生对导师和学校的推荐与指导并不十分注重,甚至选择“朋友推荐”的人次比“学校指导”的还多,说明学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指导。
两校女研究生择业的独立性在“获得就业信息途径”上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如图5所示,被调查的女研究生们全部都选择了“自己通过网络搜索”来获得就业信息,可见网络搜索在女研究生就业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通过“学校就业办发布的招聘信息”和“学校BBS上发布的就业信息”来获得就业信息的也不在少数,说明中国科技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的就业办在就业信息发布方面获得了女研究生们一定程度的认可。汽车过户费
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两校女研究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我们认为是理工科女研究生的生活、学习方式比较特殊,她们经常以个体活动为主,生活在从宿舍到实验室的单调圈子中,接触到的都是导师和学术同门,交往人较为封闭,没有机会与其他圈子的人交流,缺少沟通,使得就业时信息来源途径较为单一。通过深入访谈,还发现她们在择业中遇到问题时也常常自我封闭,不知谁倾诉,往往会出现焦虑、急躁、自卑等情绪。
5.女研究生对职业稳定性的看法
范伟的老婆在被问到“您是否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这个问题时,共有226名被调查的女研究生选择“不愿意”,174名选择了“愿意”。这与我们在前期理论调查的情况不太相符(一般认为女性大多对
职业的稳定性有偏好),所以在调查的过程中还采取了对选择“愿意”的同学追加提问的方式来探索深层原因。通过她们的回答,我们了解到是因为对自己有信心或是急于经济独立才让她们愿意从事“收入高、稳定性差”的工作的。这一方面说明现在女研究生的独立意识增强,从另一方面说明学校在女研究生的培养上也比较成功,使她们获得了独立的能力。
6.女研究生对择业单位性质的看法
在对择业单位的选择中,有30.5%的女研究生选择了政府机关。以往女研究生在选择职业时更注重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社会声望,三资企业、国有大企业和高校往往是求职人员的首选,而此次调研中选择三资企业的只占19.5%,选择国有企业的仅为24.5%。由此可见,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下,女研究生对职业的风险意识越来越强,其求职倾向趋于更稳定的工作单位。统计结果如图6。
“女研究生自身对性别角差异的认同度较高,认为男女在社会角分工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女性的性别角意识深入人心,她们在访谈中都流露出了认为男性应该从事高投入、较高风险和回报的行业,而女性则倾向于高稳定、较轻松的工作。”[3]劳动强度低而风险小、收入相对高、压力小、福利待遇好且又容易满足女研究生兴趣与爱好需要的单位,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政府机关成为当前女研究生的主要选择对象。高等院校能够贴合女研究生当前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而且工作环境相对宽松、稳定,也较能受到社会尊重,是她们的择业首选。随着竞争压力的逐年增加,公务员考试和在政府机
关就职已成为目前的热门。另一方面,选择政府机关就业能够有更广阔的社会接触面和为大众服务的机会,能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而科研单位能让女研究生继续发挥她们的专业优势,激发她们的爱好与兴趣,也有部分的被调查者希望到科研单位工作。
图6择业单位性质的选择
图5获得就业信息途径情况
7.女研究生对婚姻和生育的态度
女研究生作为社会上的特殊体,具有社会角和家庭角两种属性。女研究生就业时年龄偏大,又恰逢婚姻和生育的年龄段,一方面期望拥有事业,另一方面期望维持幸福的家庭,这就会产生就业矛盾。因此,在就业上往往不被就业单位所看好。关于女研究生婚姻观的调查结果见图7:
在此次调研中,“有意向在读研期间解决婚姻和生育问题”的女研究生共占27%,其中“愿意付诸实践”的占9.5%,而“为学业考虑放弃婚育”的占13%。有73%的学生还没有考虑过婚姻和生育问题或者完全没有婚育意向。
调研结果表明:新时期的女研究生有较强的自信心、独立自主的性格和对事业的追求,以贤妻良母形象出现的传统女性不再是当代女研究生的追求。她们大多数选择全身心地投入学业,而不愿意在读研
期间解决婚育问题。但在现实中,用人单位往往把婚姻和生育作为限制,这是造成女研究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女研究生择业的S 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都是部属的、以理工科为主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还是“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拥有雄厚的教学与科研力量。两校的研究生不仅能够接受系统的专业教育、使用先进的试验设备,而且能够经常接触到本领域的顶尖专家和学者;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和科研能力,而且也比较受企业及事业单位的认可与青睐。与本科生相比,在工作层次和专业对口程度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同时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多有兼职实习经历。两校都有硕博连读和保研、直博的政策,使得两校的女研究生平均年龄较小,在竞争中有较强的年龄优势。两校的女研究生以理科和工科为主,在科技主导生产力的社会背景下,有显著的职业竞争优势。被调查女研究生在择业上的独立性和较强的自信心正是这些优势的反映。
2.劣势(weaknesses)分析
防脱洗发水哪个好两校坐落在合肥,地处内陆腹地,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当地的实习和就业机会相
对沿海和发达地区较少。在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两校女研究生对就业地区、单位和薪酬的期望都比较高,存在理想化倾向,这不利于女研究生成功就业。同时,女研究生相对于女本科生失去年龄优势,就业面较窄;女研究生在体力和精力上普遍不如男性,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差,婚恋家庭等客观原因也都制约女研究生就业;特别是婚姻家庭的原因,用人单位认为未婚未育的女研究生在工作后短期内要求婚假、产假,会增加雇佣成本。另外,理工科女生自我表露程度较高的比例不如文科女生,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理工科女生性格较内向。[4]这些都使理工科女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还有,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文化氛围不强,使得理工科院校的女研究生知识面、人文素养及社交能力与综合类院校的女研究生相比有一定差距。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中国经济近年来保持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虽然当前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仍然旺盛,社会高级专业人才缺口很大,这为研究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时代机遇。此外,国家和高校都很重视对研究生就业的指导,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文件,对女研究生了解当前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做好择业前的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有指导作用。随着当前就业市场体系的逐步优化,就业市场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研究生择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也在不断减少,寻工作的途径相对增多。
4.威胁(threats)分析
蔓延至全球的经济危机正在深入影响中国,这使得未来几年的研究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而大幅度的研究生规模增长使整个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女研究生就业压力加大。另外,市场上还存在研究生供求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专业之间的供求不平衡;地区供求不平衡;个人择业期望与社会供给
图7女研究生婚姻观调查
不平衡。由于传统文化的性别歧视和偏见,部分用人单位持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对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及工作能力表示怀疑,加上女性存在着生理条件的制约,而我国法律规定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及福利由用人单位承担,使得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避免录用女研究生。
四、对策探析黄绮珊涂惠源儿子
1.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导师与女研究生应该加强沟通、互相配合
在调查中发现,两校的女研究生对“导师推荐”和“学校指导”这两项的选择总共才138人次。可见,导师和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在女研究生择业过程中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而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导师和学校更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女研究生的就业机会。在调研过程的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许多女研究生并没有在就业问题上与导师和学校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导师也很少过问她们的就业事宜。即使导师有时会过问,也表现得并不上心,这阻碍了女研究生与导师在就业问题上的
进一步沟通。此外,许多女研究生的导师是男性,由于性别差异常会引起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这也会让双方的沟通产生障碍。加之理工科女生性格较内向,与导师的沟通也就较少[4]。所以,理工科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和导师需要更加关注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要常与她们沟通,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指导,以提高女研究生的就业率。
2.拓宽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调查中发现两校女研究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自己和学校有关部门来获得就业信息。调查显示,仅有16人次准备通过“学长引荐”来获得就业信息。而在两校每年一度的校园招聘会上,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都是本校的毕业生,而他们对师妹们也是十分关心、爱护。女研究生应该利用这层关系详细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状况,增加就业机会。
3.增强职业素质,做好知识与技能的储备
许多女研究生期望自己能做高校教师,那就应该注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使用普通话,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讲课、评课、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表达、应变能力,向任课教师虚心请教教学技巧等。如果想成为公务员,就要注意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加入研究生会,与社会多接触,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磨炼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有了知识和技能的双重储备,女研究生在求职时才能积极应对。
smashbox4.提供针对理工科女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就业前培训
理工科大学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文科类大学缺少人文文化氛围,学生的人文素养也相对较弱。而在就业时主要依靠整体素质的竞争,人文素质的缺乏会影响理工科女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要加强对理工科女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尽管女研究生整体上看专业水平相对较高,但礼仪失范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毕业就业前,培养院校应集中时间对理工科大学女研究生的职业形象礼仪、招聘技巧、就业权益进行强化辅导;对不同场合所需的不同礼仪进行指导,以满足不同需要;进行形体训练、心理辅导等综合素质的训练,使女研究生增加就业的竞争力。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5.提高女研究生的成就动机
在调查中发现理工科女研究生的成就动机较弱,许多女研究生并不期望能在专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这导致她们的就业动机也不强,会直接妨碍她们的就业活动。学校有关部门和导师应该注重增强女研究生的自信心,激发她们的成就动机,提高其就业、创业欲望,从而提高女研究生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统计年鉴.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2007
年)[M].北京:统计出版社,2007.
[2]赵树勤.女性文化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18.
[3]宋寒.女研究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与角认同[J].青年探
索,2006(4):72.
[4]金义华.理工科和文科女大学生性格特征的差异及成因
[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81.
(责任编辑赵清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