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义坤(暨南大学)教学名师奖候选人个人资料清单
1.个人简历
朱义坤(笔名:朱羿锟),男,1967年空调室内机滴水8月出生,四川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暨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兼任中国商法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欧盟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民商法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政协广东省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委员会成员和人民监督员。
主要致力于公司治理、经营者薪酬、董事责任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子课题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课题、国务院侨办课题、广东省社科基金规划课题、广东省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等省部级课题7项。在《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100多篇,英文论文10多篇。其中,A类权威刊物6篇。独立出版学术著作5部。学术成果被CSSCI刊物引证81篇次,其中《公司控制权配置论》(经济管理出版社)被引用26篇次,《公司治理论》(广东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家文库)被引用13篇次。荣获司法部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优秀作品奖1项(2006),广东省第二届人
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1998),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证书1项(查英语四级准考证号1996)。
欧式风格自1992年底以来,一直坚持为本科生讲授《商法学》、《英美商法》课程,还为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公司法与证券法》、《商法与商业环境》以及《民商法专题》等课程,已经培养硕士毕业生57名,博士毕业生4名。针对生占据半壁江山的特殊生源结构,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不仅较早开展了双语教学,而且探索出中国法双语教学的新模式,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结合,成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的有利支撑,“中国法全英教材系列”荣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名师心得
以生为本,为生而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人才培养乃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师需以教学为第一要务。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开发与应用,均应以学生学术兴趣的培养、理论水平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增强为目标。不仅要“视生如子”,也要“视生如友”。从内心深处也从言行上,真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学会从他们的言行中吸取思想的养料,学会包容他们的“幼稚”或“天真”。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教育与育人并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的培养,对人的灵魂、精神的塑造、思维的训练,是极其复杂的工作。为人师者,不仅要热爱学生,以无愧的工作,熔铸其灵魂,塑造其情操,丰富其知识,强健其体魄,培养其本领,而且要甘为人梯,帮助学生在科研的征途终披荆斩棘,直至摘取科学桂冠。
潜心向学,终身学习。学无止境,要成为一个好老师,就得先做个好学生,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观念。不断钻研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进而毫无保留地将获取的知识和成果传授给学生,提高其智能,增长其才干,增强创造力,提升竞争力,造就国家创新队伍的生力军。
3.名师寄语
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乃教师的天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材施教。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特征,需要具有适应性品格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天道酬勤。虽说是信息社会,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但无论如何,勤学苦练仍然是根本。信息社会同样意味着机会稍纵即逝,机会只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4.名师名言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人格魅力,常常能够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沿着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方向发展。教师的品格和意志力,常年累月,潜移默化于学生的言行举止。
5.名师先进事迹:中国法双语教学的开拓者
生源的国际性,学习特征的多元性,自然需要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法。从英国学成归来的朱义坤教授,一直在思考如何真正让生学有所用。他一直为这样的事实而困惑:一方面法学教材琳琅满目,有数百种之多,另一方面竟然没有一本适合用英语为生讲授中国法的教科书,每年数千万外国人来华观光旅游、贸易、投资、就业或定居,他们要学习和了解中国法,也是一书难求!一方面我们每年培养出近12万名法律专业人才,是美国的两倍多,另一方面在国际法律服务市场上,能够胜任跨国法律服务工作者屈指可数!一方面我们的法学课堂讲授着外国法、国际法,甚至使用着引进的或影印的原版教材,另一方面学生一旦遇到中国法律问题,需要用英语表述时就“失语”了!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朱义坤教授做出两大努力,一是从2000年开始就引入国外原版教材,开展英美商法的双语教学,
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二是开展中国法的双语教学。这样,国际化与本土化得以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百年树人,教材乃是重要环节。中国法英文版教材一直属于空白,朱义坤教授强烈地感觉到不能再坐等,他决心编写本土化的中国法全英教材。这一想法,与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法律专业出版机构――法律出版社,不谋而合。经过6年多的潜心琢磨,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这一设想:从当初“高等法学教材”中一本并不起眼的教材,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教材系列,跃居“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从当初的“试一试”,发展成一种新型教科书,探索出一个新模式,中国法双语教学与外国法和国际法双语教学有机结合,成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的有力支撑!好学生分享好书,自然兴奋不已!
归结起来,朱义坤教授推出的中国法全英教材系列有三大特点:(1)国内最早且唯一。不仅有针对非法律专业生法律公共课教学的《简明中国法》和《中国法概论》,还有针对法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中国民法》、《中国商法》和《中国程序法》。英文版《中国法概论》还是“十一五”国家级法学类规划教材中唯一的中国法英文版教材。(2)“法律+英语”的新模式。将“法律+英语”模式融入到法学专业课程教学,开展了中国法双语教
学,为长期困扰学生用英语表述中国法的“失语”问题,到了另一条解决之道。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相得益彰。正是充分发挥中国法双语教学的优势,建成了《英美商法》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商法学》和《英美商法》两个广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了1个双语教学网站和2个精品课程教学网站。法路网站署名为Lily的读者对于中国法双语教学有这样的感慨:即使与国外客户打交道,别人最看重的还是你的中国法背景,所以法律英语的学习,在英美法之外,还必须努力学习以英文表述的中国法。(3)更新教学方法。融法学原理、图解与实例三位一体,体例新颖活泼,大量经典案例和精心创制的图表进教材进课堂。龙丹妮个人资料245个经典案例,以案释法,既可以简明、生动地诠释深奥的法律原理和抽象的法律规则,又能够启发学生深思,领悟精妙之处,极富启发意义。318幅精心创制的图表,化繁为简,将复杂的法律规则直观化、模型化,绘声绘,图文并茂,学生可以快乐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当当网署名为Yangguilian的读者评论说:《简明中国法》(英文版)是重要的教辅工具!非常实用!对于中英文双语教学很有帮助!
这些教材自启用以来就反响热烈,众多高校纷纷选用,受到一致好评,在2003年第4季度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的畅销书排行榜上,英文版《中国商法》和《中国程序法》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二;英文版《中国法概论》还被列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除来华留学
生选用外,外国法官也选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巡回法院法官Judith Gibson女士,她为世界银行撰写的研究报告“Mediation in China”,6次引证英文版《中国程序法》。香港专业进修学院还将英文版《中国商法》列为香港学员参加中国CPA考试的重要书目。此外,这些教科书也是我国对外法制宣传的重要工具。司法部在2006年授予英文版《简明中国法》“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优秀作品奖。
6.所属专业领域、学校文字介绍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暨南”二字出自《尚书欠条的正规写法·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其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2006年学校度过了百年华诞。一百年来,学校屡经播迁,而弦歌不息,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在校2.5万名全日制学生中,生达1.3万人,是我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也是目前全国生最多的大学。
暨南大学法学学科在我国法学教育百花园中独具特,学生占据1/2以上,在完成“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形容高兴的词语二个字特殊办学使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930年就成立
了法学院,是学校当时五大学院之一,第一位院长由王人麟担任,著名罗马法专家周枏教授曾任院长。长期以来,为我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和华侨华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质骨干法律人才。学院现有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为落实“一国两制”以及港澳的繁荣和稳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该学科拥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根据生的学习特征,该学科率先在国内推出了中国法全英教材系列,探索出中国法双语教学的新模式,荣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7.详细
电话:85227113(办)
电邮:zhuyikun@jnu.edu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法学院
邮编:51063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