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几年来,由于黑人运动的发展,美国黑人艺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对美国黑人艺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与深入。实际上,早在60年代后期──马丁·路德·金博士领导的美国黑人运动崛起时,美国学术界、艺术界就对美国黑人文化与艺术进行了争论。一般认为黑人艺术(Black Art)是美裔非洲艺术(African -Amwerican Art)的发展,也是当代美国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美裔非洲艺术不同于西欧艺术,她的文化根源可追溯到非洲大陆,是一种异于西方主流文化艺术的独特的文化艺术。她是随着美国奴隶制度──贩卖黑奴,进入美洲的;尽管,她受到西方主流文化艺术的排斥,但依然坚强生存。20世纪20到30年代美国的哈利姆文艺复兴运动(Harlem Ren ais -sance),第一次在美国本土确认了美裔非洲艺术。这是一个包括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的文化艺术运动,这一运动的哲学思想综合了美国的现实主义、道德伦理意识、泛美主义、实验主义等。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黑人人权运动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在政治、文化以及各个领域中蓬勃发展,并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支持,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主席发表了强有力的声明,表达了七亿中国人民对美国黑人的友谊与支持。从那时始,美国的美裔非洲艺术鲜明地一分为二:一、“主流学院”派──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而被同化;二、“强烈种族意识”派──即黑人艺术(或译黑艺术)。
本文仅对当代黑人艺术进行考察,我们将以一些优秀的黑人艺术家的艺术活动与作品为例,来分析美国当代黑人艺术的特点与成就。我们将特别注意当代黑人艺术在美国──一个后期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这个独特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发展成为一个带有鲜明种族意识、鲜明文化彩以及社会-政治意识的文化整体。
一多元文化主义与当代艺术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从时间上来讲是20世纪即将向下一个世纪转折的时期;从政治、经济、文化来说是一个改革的时代;从科学与技术来看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从人类文明发展来分析是几千年来的不懈努力而达到的高峰。在这样的情境与形势下,很多传统的观念与理论(不仅仅限于艺术领域中),都面临着挑战。西方艺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包括近百年的所谓“现代艺术”时期,从不曾经历过如此严重的危机。
“我们进入了`后现代'时期”,后现代主义者(Pos t -M od -
ernism )们声称,尽管人们对后现代主义──作为艺术与美学理论,有不同的批评,但它对艺术和当前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还是较为正确的,也符合实际。后现代主义是指西方在70年代后出现的一股文化艺术潮流。后现代主义的历史学家们强调1968年的西方学生运动而带来的文化现象:如嬉皮士、性解放、反文化,乃至极左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等运动或潮流。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大动乱的产物。它一方面反映了当代人对后期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厌恶与反抗;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后现代主义强调“集体”、“大众”的力量与作用,从而更侧重于“共同性”、“通俗性”等,因此或干脆
否认“个性”和“特殊性”。从理论上讲后现代主义同现代主义有很大的差异,现代主义从整体来讲,注重于艺术的形式,主张并重视感官的欣赏,同时倡导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以艺术家的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发泄为艺术的原则,即艺术就是表现的理论(A rt I s Exp ression !)。一些艺术家更提出“为艺术而艺术”(A rt Gratia A rtis ──Art For Art 牕s Sake)的主张;后现代主义不强调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美)鲍玉珩(DR.YUH ENG BAO)凯·坎贝尔(DR.KA Y CAM PBELL)
适合合唱的励志歌曲当代美国黑人艺术
(BLACK ART ,NOW !)
马丁·普易尔
无题
红松涂
1989
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特别反对一些现代派艺术家们为之自豪的口号──“为艺术而艺术”。
照后现代主义的看法,当代人的存在条件取决于当代社会的结构──即当代大工业化、都市化的庞大、严密)(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利害是相关联的。因此,所谓的“社团性格”要强于个性。目前西方的教育宗旨就是努力培养社团性格。垄断资本主义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与商业形式,是当
代西方社会的
重要特征。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一切都模式化、商业化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几乎没有多大的区别。人们住在一模一样的公寓式房间中,吃一样的汉堡包,穿一样的牛仔裤,可口可乐公司在世界各地卖一样包装的软饮料。文化艺术作品同样出现这种情况,现在,艺术作品也如同汉堡包一样,大量地单一样式地生产与销售。
在这种形势下,艺术的价值也随之下降,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艺术的功能与价值仅在于娱乐──为大众提供取悦感官的娱乐。传统的艺术概念象衡量艺术美的概念,如崇高美、悲壮美、艺术道德理想等,甚至美术中的和谐美、对立、平衡/平均等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太难接受的东西。这些人由于人数众多而被称之为大众。他们对于艺术的要求并不高,但他们有能力来左右艺术的创作。根据我们的研究──包括我们同其他学者们的讨论,我们认为后现代主义有以下几个特征:
1.艺术风格的多元性(Plurality)或复合性,折衷主义,杂交风格成了时髦。
2.对历史与传统的再反思与新认识──包括对现代派艺术的重新认识,其结果是文学艺术上的一大批对历史与传统进行批评的作品出现。
3艺术的装饰风格成为时髦,有时发展到华而不实、矫揉造作、过分华丽。
4.语言的变化:一方面语言的通俗化──俗语、俚语、诙谐笑话,连骂人的脏话等全部引进文学艺术的作品内;另一方面华而不实、矫揉造作,大量使用形容词,而且出现一批语意含糊的专用词语和外来语。视觉艺术的语言也同样产生通俗化和国际化。
5.艺术形式的变化。新的形式如电脑艺术把几种艺术形式结合一体;但有些作品试图把高层文化与低层文化相结合,时时发生内容与形式上的对立。
6.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商业经济、政治、哲学、法律、通讯等交织组合,出现了复杂的局面,互相联系,牵一动万,文化艺术不再单独而存在了。
后现代最早出现在建筑艺术中,尔后发展到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室内装璜、摄影、“卡通”(Car toon ,可译为漫画,但是一种有故事情节的连环漫画)、广告设计,到电影电视等。由于后现代主义是21世纪后期出现的文化艺术潮流,而且同大众文化──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广泛的文化──相联,所以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很多严肃的艺术家,指出它的消极方面,即把艺术商业化更推向前一步。
在这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不少艺术家──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抛弃了传统的艺术思想与创作方法。从艺术思想讲,他们主张“为大众服务”──说得不好听就是“媚俗”,从而有时不惜降低作品的艺术质量。年轻一代的艺术家更注重“即刻的成功”──我们的一些学生就讲“梵高很伟大,但我们不想学他,我们不希望死后出名──那对我们一点用也没有,我们要有名也有利,而利更重要。”在创作方法上,年轻一代对科技工具更感兴趣(如选修水彩课的学生人数远不如选修“电脑图案设计”(Cmpu ter G rap hic Design)的人多。当然这也同就业机会有关──会使用电脑,又学过电脑图案设计的,加上会设计广告,很容易到好工作拿高工资。我们有个学生毕业不到两年,在佛罗里达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薪金比我们高很多。他最近想辞职开自己的公司。一些保守的老先生说,“他们不算艺术家,他们是技术人员。”室内装潢设计也是时髦的最先使用电脑的专业。几乎所有的设计程序全由电脑处理。在美国大学的美术系中,近几年最时髦的专业就是“电脑图案设计”。美术系纷纷建立实验室(Co m p uter Lab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以为年轻一代的确应该多学一些,而且他们有自由选择自己的职业──象
戴纳·昌德勒
四(百)年来
丙烯
1973
尤金·考勒斯
金字塔的理论
油画
1982
.
戴纳·昌德勒革命静物系列之一丙烯1975
广告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甚至电视电影与电脑艺术等,一方面相对稳定、收入也较好,另一他们也有权力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看法。问题是,艺术家在当今社会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艺术家的责任是什么?
美国进步的黑人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艺术主张与创作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多元文化主义”(M ulticulturalis m)和以这一概念为指导的艺术创作。有一些学者把多元文化论列入后现代主义思潮内,同“女权主义”(Femin ism)、“反文化主义”(An ti-culturalism)等均为反美学(Anti-Aesthetic)的现代思想。我们认为与上面几个观念的不同在于,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较为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从政治上讲,它同当今世界的形势发展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发展有关,也受到了很多现代进步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马丁·路德·金和主席的思想与理论的影响;从经济上讲它是世界经济发展在文化艺术上的表现。很多严肃的学者包括一些政经学者,都指出当前的世界是很复杂的。美国在本世纪的黄金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60年代后期(1945-1968年),也是美国在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时期,已经结束。近些年来,太平洋区域的国家如日本、南朝鲜与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等经济快速发展,而中国的经济改革使得这个占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进入了富强之列;与此同时,欧洲各国包括西欧等国也竭力摆脱美国的领导。美国尽
管依然很强大,但它的主导已开始衰退。随着政治、经济
的变化,美国文化(从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以及西欧传
统文化衍化发展而成)占主导的局面也受到挑战。在美
国国内,一直受到排斥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如美裔非洲文
化、本土文化/印第安文化、拉丁美洲文化、美裔亚洲文
化等开始发展。多元文化主义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
的。多元文化主义强调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各个
文化的独特性,反对由西方单一文化为主导文化,我们
认为这是一种文化民主思想观念。
多元文化主义在艺术上更重视一直受到排斥的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Folk A rt)。多元文化主义的学者
与艺术家们认为,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一直被曲解、被
华为企业价值观排斥、被摧毁与被践踏。而民间文化最能表现一个民族
的文化传统与特征。民间艺术由于是一代一代相传到
今,她是一种集体的创作,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体。民间艺
术带有强烈的区域彩,同时有着通俗性、大众性等特
征,是值得学习并发扬光大的。现在是为民间艺术正名
的时候了。
在这种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当代美国黑人艺术,从主题思想到创作方法都截然不同于以西方艺术思
想为指导的“学院派”。
环境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二当代黑人艺术:政治与文化觉醒的60
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国内种族矛盾不断激化,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领导的人
权运动,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黑人运动。美国黑人
强烈地要求在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同时主张社会
的民主与自由。60年代后期,这一运动从美国发展到国
际上,同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结合一起,成为一股革命的浪潮。美国黑人艺术家们自觉地投入这一民主运动之中,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表达广大黑人的革命要求。从文学、音乐、舞蹈,到美术、戏剧,黑人艺术家表现了他们的决心──为争取自己的解放而奋斗。这是一个政治与文化觉醒的时代,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国黑人艺术发生了变化。在哈利姆文艺复兴运动后,黑人艺术有了发展;但从战后美国在世界的影响──不仅政治、经济而且在文化上的影响──增强,加上美国国内对有人种的歧视,美国黑人艺术家们仅能在美裔非洲人社区中活动,仅能为这一社区的需求服务。60年代的黑人民主运动使得美国黑人艺术走向社会。用的话讲,艺术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武器。
从60年代开始到现在近30多年,美国黑人艺术不断地发展,并且得到了国际上的确认。黑人艺术已成为美国黑人文化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认为在当前美国社会风气混乱、社会秩序不稳定、文化精神衰退等情况下,艺术对年轻一代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教育团结广大众,同时引导人们步入健康的境界。当代美国黑人艺术家从不犹豫使用各种技法,吸收各种不同的艺术思想,来进行艺术创作。从创作风格、技法、流派来看,美国当代黑人艺术从现有的艺术风格流派中学习并发展,如社会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艺术、观念艺术、波普艺术等,几乎包括所有的流行风格;更重要的是对民间艺术的
新认识与再挖掘。
60年代的黑人艺术的一个特点是新老两代艺术家同时上阵,掀起一个有影响的艺术创作的高潮。老一代艺术家如艾伦·道格拉斯(Aaro n Dou g las1899-1979)、黑尔·伍德拉夫(Hale Wood ruff1900-1980)、里奇蒙·巴特(Richmon d Barthe1901-1989)、威廉·亨利·约翰逊(William Hen r y Joh nson1901-1970)、洛伊斯·美露·琼斯(Lo is M ailou Jones 1905-)、拉麦尔·比尔登(Romare B earden1912-)等在哈利姆文艺复兴时涌现的艺术家继续不懈地努力。更可喜的是一批年轻的艺术家以自己的创作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下面我们仅举几个例子进行分析。
菲利普·林赛·梅森(Phillip Lindsay1939-)以其绘画的鲜明彩而著称。他有过较为良好的基本功训练。在60年代中,他创作了不少具有鲜明政治与社会内容的作品,创作于1968年的《杀人者》就是其中之一。作品以美国黑人穆斯林领袖马尔克姆被谋杀为主题──两个穿着警察制服的“死神”在马尔克姆的尸体旁,后景是美国国旗。梅森还创作了歌颂黑人妇女的作品《宇宙之母的肉体精神》,有趣的是有些评论家指出中国的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
达纳·钱德勒(Dana Chand ler1941-)认为艺术家的责任就是唤起大众,代表人民。他毫不掩饰地声称他的艺术就是宣传。他认为几百年来美国黑人在肉体、精神、经济、文化上被阉割谋杀。他的艺术是把历史的真实表现出来。《四百年来》创作于1973年,用美国国旗为背景,中间是监狱小窗后的黑人青年。1975年他创作了《革命的静物》系列,是一组较抽象的图画,而且可以看出毕加索的影响。
苦瓜炒鸡蛋同样用美国国旗为素材的还有伯特兰·菲利普斯(Bertrand Phillps1938-),一位芝加哥出生的画家,他的作品《星条旗与人骨》很清楚地表明了主题。他自己解释:“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有责任在我的作品中,用与劳动阶级、美裔非洲人和一切受压迫人民相联的符号、形
象等来表示象征的意义……我
的艺术是为人民的,他就是要
反映人类的自由解放。”
女画家瓦特·霍妮伍德
(Varnette Ho ne y wood
1950-)是一个有独特思想的
艺术家,《圣殿中的教母》是她
创作的黑人妇女系列中的一
幅,她自己说:“这幅作品所表
现的是黑人妇女的自尊与信
仰。在教堂中在圣殿里她们可
以较为自由地表示她们的希
望、理想与梦想。”
也有一些画家的作品很抽
象。阿德莫拉·欧鲁结比佛拉
(Ademola Olugebefola
1941-)在1964年加入了号称
20世纪创作者的行列,并主张
美裔黑人艺术为美裔黑人服
务。他的作品《珊戈》构图为两
个X交织,以非洲的雷电与闪电之神为图像,背景使用蓝。他用了综合媒介,在图画上镶嵌贝壳。他自己解释讲,人类之间的战争并不是武器之争,而是思想之争。他用这一作品表达正义与真理的力量。
弗洛伊德·科尔曼(Flo y d Coleman1937-)在1971年创作了题为非洲系列的一组作品。他用混合媒体进行创作──如铅笔绘画加油彩,再加上纸贴等。他的用很简单,图也很抽象,但很有独特性。
60年代活跃的黑人艺术家还有赫尔曼·贝利(Herman Bailey1931-1981)、雷蒙德·桑德斯(Raymon d Saunders 1934)、露西尔·马卡亚·罗伯茨(Lucille M alkia Roberts 1927-)、戴维·爵思柯尔(David Dris kell1931-)、保罗·基恩(Paul Keene1920-)、阿瑟·卡拉韦(A rth ur Carraway 1927-)等,他们都表现出一种鲜明的风格,同是显示出政治与文化的觉醒。
三当代黑人艺术:丰富多彩的80、90年代
经过了六七十年的努力与奋斗,美国黑人艺术进入80年代到今天,用丰富多采形容是十分恰当的。艺术家的组成可以说是“老中青”三结合。老一代的艺术家──即经历过本世纪20到30年代的哈利姆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代人,他们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60年代的黑人民主运动。中年艺术家指的是经历过60年代黑人民主运动的那一代。青年一代是指6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目前美国全国性的黑人艺术组织多达二三十个,较为出名的有全美美裔非洲艺术家协会、全美美裔非洲文化艺术中心、全美大学艺术
少数民族艺术家联合会、美国黑人艺术协会等。近几年来又建立了不少大型的黑人艺术馆、博物馆、画廊等。据1995年统计,全美目前从事艺术专业的黑人专业艺术家──包括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等──有两万五千多人,数量是50年代的10倍。以美术为例,从艺术家的创作风格、流派、技
休斯顿·康维尔珍珠祭坛多种媒介加表演巫术1976-
1978
罗伯特·考勒斯科夫祖母与法国人丙烯1990
法,以及创作的指导思想来看,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有一个可喜的现象是出现了一批有高学位的黑人艺术理论家、艺术史家、文化研究工作者等学者,也出现了不少专门研究黑人文化艺术的著作。近几年来,随着多元文化主义的风行,美国很多大学的艺术系不但开设了黑人艺术史,也开设了亚洲艺术史等课程。在这种状况下,黑人艺术除了继续发展之外,也出现了不少怪人怪事。下面我们选择几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创作来进行分析,看一看当今黑人艺术的丰富多采。
阿伦·博安·克莱特(Allan Bohan Crite1918-),出生于新泽西州的一个贫困家庭。他从小热爱文学艺术。为了上学,他半工半读坚持到高中毕业。毕业后做过各种不同的工作,1939年进入波士顿美术馆工作──打杂,干各种力气活。不久,他的才华被发现。40年代中他发表了一些文学作品。60年代中,他投身于黑人运动,发表了有影响的文章《对美国文化史的新发现与再认识》。1968年,58岁的克莱特又上哈佛大学的进修学院学习。他认为孔夫子的话“活到老,学到老!”很有理。这段学习对他后来的创作很有影响。克莱特先生曾被三所大学授与荣誉博士,1986年荣获哈佛大学建校350年荣誉奖章。克莱特曾到中国访问,他的作品也曾在中国广州市展览。他对中国人民与中国文化艺术有很浓厚的感情。近几年来,他同一些与中国友好的艺术家、学者在一些大的学术会议上宣传中国的文化艺术。他特别称赞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前不久在一次会议上他建议,邀请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家来美国访问并展览。他的最大愿望是到中国北京访问,看看天安门(我们将另文介绍他的艺术
和他对中国的热爱)。
萨米拉·刘易斯博士(Samella Lewis,
PH.D.)是少数几位有影响的黑人学者。她曾
经写过一些专门研究黑人艺术的著作。她的
《美国黑人艺术:艺术家与创作》一书是一些大
学艺术系的教科书。她曾经很深入地学习与研
究过中国艺术。她特别称赞中国现代艺术家的
12123免费处理违章责任精神,也很喜爱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的艺术作品。刘易斯博士也是艺术家,她的作
品受到非洲民间艺术的影响,粗犷而彩鲜
艳。她近年来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民间艺术中
学习了不少东西,如中国北方的农民画。
罗伯特·考勒斯科夫(Robert Colesco tt)
是另一种类型的艺术家。他年轻时曾到法国巴
黎学习美术,受到法国现代派艺术的影响。
1964年他到埃及学习与研究,他认为从三千年
前的古埃及艺术可以看到非洲艺术的根源。他
特别意识到古埃及绘画中的叙事特征。60年代
后,从他的创作可以看到一种巧妙的综合──
“立体主义”与古埃及或古非洲风格的结合。他
在1990年创作了一件有趣的作品《祖母和法
国人(认同危机)》。中间的主要人物是一位黑
人妇女──祖母,从她的面孔──白人面孔的
组成可以看出“立体主义”的影响。左下角的面
具──可以看到毕加索的风格,加上代表巫术
的毒蛇。从左下角向上,一个白男人拥抱一个
黑女人,一个黑女人的肖像背景为交插为X的
工具,金黄头发的女人面孔──又可以看到立体主义的风格,一个白人女子拥抱一个黑人男子。穿白大褂的白人医生一面为祖母诊脉,一面用眼偷看祖母的乳房。整个作品有一种幽默感。艺术家想通过这样一件作品表达自己的强烈认同意识。
80年代后出现了一批中青年艺术家,他(她)们由于教育程度、文化环境背景、个人生活经历、政治态度与观点等不同,对艺术的认识也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个人的认同意识。他们的艺术作品都强烈地表达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认识与反映。
玛莱卡·费沃利特(M alaika Favo rite)是一位黑人女画家,很有个人性格。她不甘心效仿别人而强调艺术家要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她相信作为一个黑人女艺术家,她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到创作素材。她的
作品《国旗应该洗洗了!》就是很好一例。作品用了一块洗衣板加缝缀的画布作为媒介──材料,把雕塑与油画结合创作了一个新的形象。近些日子她创作了不少以黑人妇女为题材的作品。问她为什么不画男人,她说:“男人出现太多了。现在应该多谈谈妇女,她们是谁?她们在生活中的作用与方向是什么?都值得讨论。”
凯·坎伯尔(Kay K ambel)走的是另一条路。她是个学者型的艺术家,获得美国文化学博士学位。她也是露易斯博士的学生,同老师一样她也热爱东方文化艺术,特别是中国的文化艺术。她曾经修过中国文化与哲学等课程。她认为中国文化艺术与哲学是人类最伟大的瑰宝。她的作品中──特别是近几年的作品,有意地选用一些中国与非洲的文化符号,取其象征的意义。lisa大额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