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I论I探I讨
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币改革欢乐喜剧人第六季冠军金霏陈曦
杨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1937年的法币改革,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 重彩的一笔。对于法币改革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人们既有积 极的评价,也有消极的评价。本文系统回顾了法币改革全过 程,并从宏观上分析,由多方原因催生的法币改革给当今正 确看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白银危机;法币改革;人民币国际化
一、法币改革的原因
(一)国际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或 者与金本位制国家挂钩的金汇兑本位制。为解决货
币供给 不足,各国不得不依赖于黄金可自由兑换的信用货币来支 撑,导致这一时期世界货币供给总量中信用货币的比例大幅 度增加,进而引起金融危机。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处在遥远东方的中国实行银本位制,这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使 用银本位制的国家。1929 - 1933年的金融危机使世界金银 比价迅速升高,白银价格下跌了一半以上,这使得实行银本
评估、制定财富管理计划以及适当改善几个步骤,通过这一 方式能更加贴切的为客户提供针对性服务。
(四)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
基于当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金融机构发展财富管 理业务的过程中,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 响,因此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产品开发与完善。例如利 用网络技术收集客户信息,并对客户进行分析,建立客户信 息数据库,从而更加精准的定位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产品。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财富管理业务在金融市场中占据着十分 重要的地位,在社会财富累积到一定阶段后,理财管理业务 满足了市场需求。而国内财富管理业务正处于初步发展中,尽管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冲突和矛盾,金 融机构所提供的理财管理服务和产品无法满足客户实际需 求,进而
产生冲突。因此金融机构需要以客户为中心,丰富 产品结构和类型,大力进行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才能 够进一步推动财富管理业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娟娟.大资管时代金融机构财富管理业务的差异化
拓展—
—基于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的辨析[J].南方金位制的中国白银大量流人,黄金大量流出。这种现象使国内 物价上涨,汇率下跌,工业产出增加。1931 -1932年,中国的 GDP增加了 5%,同期美国GDP下降了 15%。当美国大量 收购白银挽救国内经济,白银开始从世界各地流向美国,中国的白银也无一例外流向美国。白银大量流出对以白银为 主要货币的中国来说是一次大震荡,中国经济各方面都受到 了影响。这种影响和白银价格上升给中国带来的优势恰恰 相反,造成中国国内经济一片萧条。为挽救这一危局,国民 政府只能进行币制改革。
(二)国内背景
自晚清以来,我国的货币制度混乱不堪,不但银两、银元 并用,而且重量、成、比价无一定标准。当时国内流通的货 币中,仅金属货币就有银两、银元、制钱、铜元等,纸币既有国 内纸币又有外国
银行钞票。1914年,北洋政府开始确定银本 位制度,并对国币的单位、数量、成、种类、铸币权和流通办 法都做了明确规定。但新币并没有彻底改变我国币制混乱 的局面,许多货币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流通,这和当时军阀混 战的政治局势有关。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币制
融,2017,02(01) :92 -97.
[2]郑迪.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J].中国外资,
2013,11(04) :148 -149.
松下除湿机[3]胡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J].中国金
融,2013,04(09) :86 -87.
[4]赵墦.金融财富管理业务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外资,
2013,12(06) :111.
[5]冯萍.探讨中国金融服务增强家庭财富管理效用[].
现代商业,2013,08(32) :268.
[6]周欣怡.基于PEST模型的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环境分析
[J].时代金融,2016,08(05 :)245 -246.
[7]刘颖墨.证券公司财富管理问题探究[J].中国国际财
经(中英文),2016,09(19) :0.
[8]时磊.财富管理业务及监管应坚持以客为本—
—专访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朱立翘[J].中国银行业,2015,07(05) :42 -43.
[9]张凯.境内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的现状、模式及趋势[].
银行家,2015,07(07) :128 -131.
[0]陈凤明.企业客户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策略[J].企业改
革与管理,2014,05(02) :100 -101.
69
FIINJANCE & ECONOMY 金融经济
改革重新议提。1932年,宋子文提出币制改革,主张先废两 改元,统一币制,实行纸币政策。
二、法币改革的实施
法币改革的过程异常艰难,最终仍得以成功实施。尽管 国民政府计划实行币制改革,并在前期废两改元,为币制改 革打下了基础。但是货币准备金不足,外汇短缺,使得国民 政府不得不寻求英美发达国家的帮助。因此,国民政府在币 值改革过程中,不断向英美等国寻求援助,而英美等国为了 各自利益也力图使本国货币与中国货币挂钩,以实现本国对 中国财政金融的影响,并由此拉开一场关于中国的“货币 战”
(一) 前期改革由英国全力支持
在中国面临白银大量外流和金融危机后,英国政府积极 支持中国的币制改革,建议中国放弃银本位制。1935年,英 国政府派遣首席经济顾问李滋罗斯,推动对华贷款和币制改 革方案。英国建议中国发行可以兑换成外币但不可兑换现 银的纸币,并以英镑为中国纸币的基础货币。在中国政府宣 布法币改革的当天,英国驻华大使即发布公告,规定英国侨 民禁止使用现银,一切在华债券、租赁及其他财产契据中的 银条款,一律改用法币。这样英国不仅维护在华的既得利 益,还可以实现对中国货币
国庆祝福语2021最火的控制权。同时,英国积极拉拢 其他国家一起支持中国的币制改革,扩大影响,减少其他列 强的掣肘。然而,其他国家反应冷淡,特别是日本,强烈反对 中国进行币制改革,加上国民政府并未完全按照英国的意愿 进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进展很慢。到了后期英国没有足够 的实力满足中国的贷款,最终美国成为中国法币改革的主角。
(二) 后期改革转向与美国合作
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宣布法币改革时,说明颁布的新币不 与任何货币挂钩,但是法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买卖的汇率是 以英镑为结算单位,实际上向世界宣布中国货币是与英镑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在利益的驱 动下,美国改变了以往对中国漠不关心的态度,转而支持中 国的币制改革,和中国签订了“售银协议”当时中国没有足 够的外汇储备来支持法币发行,美国政府以此要挟国民政府 必须将法币与美元产生某种联系,即将法币纳人美元集团。然而后期局势起变,为避免国际纠纷,中国政府将决定在公 开市场上抛售白银这一信息传达给美国,这和美国白银政策 是相悖的。最终双方妥协,签署了“中美售银协议”这样,中国获得了发行法币的外汇准备金,最终法币改革顺利实施。
(三)日本政府的强烈反对
早在法币实施之前,日本军部就在日本舆论界展开了一 场对中国币制改革的抨击。中国的强大会打乱
其陆军逐步 策动华北独立的步骤,也阻碍了日本一心想建立“工业日本、农业中国”企图强占中国的美梦。因此日本一边在舆论界 唱衰法币改革,鼓动上海各大银行拒交现银给民国政府,另一方面,日本在北方积极支持实力派,要求将现银保存在各 银行,并承诺实力派无能力实施的情况下可由日方代为实 施。其目的一是为了阻止中央政府币制改革所带来的各方 面统一局面,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加深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策 北,以达到将华北作为日苏作战时的缓冲地带。为了应 对华北危局,南京国民政府在华北设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且选用日方易于接受的西北军、东北军和旧安福系的人。在 金融方面,设立了发行准备委员会平津分会,将华北的现银 保存在平津分会。这种做法形式上满足了天津派遣军“金融 独立”的要求,实际上使得日本策划的“华北中央银行“计划 落了空。
三、法币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 早期准备
南京国民政府在成立之初即开始整顿经济。在其进行 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金融业首当其冲。金融体系首先由财 政部监管,而后有了“四行二局”的金融体系新模式。四行即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即是中 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
(二) 集中现银、白银国有
为了集中白银作为发行法币的外汇储备,国民政府规定 禁止使用白银,强制推行法币的流通。规定法币具有无限法 偿资格,任何采用法币的款项收付,一律不得拒绝。另一方 面,明文规定以后所有交易,“不得使用现银,违者全数没 收”设立中央、交通、中国三银行各地分支行为白银汇兑处 并设立代兑处。对除以上三大银行以外的本国银行实行发 行准备金制度并由上述三行分别接收保管。在白银管制方 面,国民政府大幅度提高白银出口税率,限制白银出口。
(三) 统一发行法币
在做足准备工作后,国民政府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银 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其他银行发行货币。发行准备管 理委员会保管法币准备金以及发行收换事宜。流通中的非 法币在财政部公布的期限之前暂可使用,各省市地方政府银 行发行的纸币在有限额度内可在外流通。同时规定旧有以 银币为结算单位订立的契约,应按照原定数额,于到期日,倶 以法币结算收付。
(四) 稳定汇价申敏儿图片
国民政府规定,为了稳定法币对外汇价,上述三银行应 无限制买卖外汇,而对于外汇的汇率则没有严格的规定。这 项措施十分见效,事实表明,一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中国外汇市场稳定,外汇储备不断创历史新高。
四、法币改革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一)增强抗战能力
法币改革后,国有四大银行独享货币发行权,原为地方 级的商业银行分占的发行利润,全归国民政府所有。由于准 备金白银充足,政府收回6元银币,便可发行10元法币。这 样政府收回6亿元银币,便可发行10亿法币,无形中政府增 加了 4亿元收人。除了发行权所得财力,市场渐趋稳定繁
70
1理I论I探I讨
荣,政府通过其它渠道也可获得巨额资金。而法币的流通,极大的便利了国家在抗战全面爆发之际,最大幅度,最快速 度地调集资金,集中白银等贵金属,作为在国际市场上购买 军火物资的经费。另一方面,法币改革的成功提高了国民政 府的威信,赢得了人们的信任。战争本是人心的拼搏,提升 士气是赢取战争的关键。这一改革为国民政府赢得了政治 资本,在国际国内上的声望都得到了提高。
(二)通货膨胀
法币发行头两年,币值尚属稳定,1元法币相当于1元银 元。但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开始 滥发纸币,物价暴涨,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法币迅速贬值。1937年国民政府发行法币14亿,到了 1945年发行5569亿,增长360倍。1948年8月以金元券代替法币,法币发行量达 到663
万亿,等于抗战前的47万倍,物价较战前上涨3492 万倍。发行到最后,市面上出现了所谓的“亿元券”的500万 关金券。1949年,国民党政权覆亡时,金元券的发行总额已 达1303046亿元。当时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生活极不方便,直到新中国成立,平抑物价,才结束这场货币史上罕见的灾难。
五、法币改革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中国的经济形势大好,国际地位也迅速提高,人民币国际化也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之一。诚然,人民币国际化能带来诸多好处,特别是当前中 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但人民币的国际流通量却和经济总 量居世界第一的美国相差悬殊。除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 二以外,我国外汇储备和进出口贸易额也位于世界前列。推 动人民币国际化能提高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的话语 权。其二,成为国际货币还能带来巨大的铸币税收人,这也 成为各国争相提高本国货币国际化的动因之一。其三则是 风险问题。毫无疑问,人民币国际化能有效降低外贸企业的 汇率风险。现行的外贸活动一般选择美元或其他货币支付 结算,当美元发生波动时,势必影响到我国外贸交易。人民 币国际化显然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用人民币直接支付结 算,可以省去复杂的中间手续,节省外汇使用,促进我国外贸 的发展。最后,人民币国际化后能够有效减少外汇储备,减 少巨额储备带来的成本。同时,也能避免因外汇波动带来的 外汇储备总量的缩水。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我国应对 宏观风险,有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王永泉(二) 警惕人民币国际化的负面影响
首先,她将加大我国的金融风险。当人民币成为可自由 兑换的货币时,我国的金融市场将受到来自各国的资本冲 击。法币改革前我国以白银作为法定货币,白银作为全世界 共有之产物,也即相当于其他各国都持有中国的货币,这对 于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这种货币制度如果没 有配套措施,很容易被其他国家操控。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容易引起国内通货膨胀。但凡增发 货币都会带来多发货币的情况,从而引起物价上涨。正如法币改革后期,增发货币最终导致了一个政党的完败。而人民 币国际化,国外资本还会进人中国进行投资消费,这也会增 大人民币供给,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
最后,人民币国际化不利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国际宏观 政策的调控。大量的货币游离在国际市场,无论是紧缩性财 政政策还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都大打折扣,收不到预期 效果。
六、总论
民国时期的法币改革背景是1929年列强争夺世界资 源,转嫁金融危机期间,改革的主体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中国,改革的方向是从传统型货币制度到新型货币制度,改革的动力来自民国政府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愿望。在这 样一种内外因素皆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币值改革,难度很 大。法币改革标
申请qq邮箱志着我国放弃了实行了近千年的银本位制,进人到世界货币体系之中,这次变革不仅使国民政府时期经 济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更重要的是,这次改革对当时的中 国是一大进步,也为如今的中国提供了借鉴。面对世界经济 一体化,我们必须顺势而行,人为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得 不偿失的。另外,政策的制定须结合本国国情,因地制宜, 出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 深刻分析了我国具体情况后所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 道路。币制稳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纵观 国民政府时期法币改革,从1928 - 1930年的白银风潮,到 1933年-1935年的白银危机,银价大起大落,对国民政府十 年经济的影响巨大,给老百姓带来了痛苦。因此,币制的稳 定应该是一个国家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徐锋华.近二十年来法币改革研究综述[J].民国档案,
2007,03:130 -138.
[2]姚会元.论法币改革[J].学术月刊,1997,05 :55 -61 +
90.
[3]吴敏超.1934 - 1935年白银问题大讨论与法币改革
[J].江苏社会科学,2007 ,06:183 -191.
[4]姜肖.法币改革与美国政府对华经济政策的演变[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34 -
36.
[5]刘成虎,高宇.论曰本对法币改革的干预及其后果[].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5,04:95 -100.
[6]冯宪龙.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通货膨胀政策评析[J].社
会科学辑刊,1997,03:112 -117.
[7]张从恒.论国民党政府1935年的币制改革[J].南昌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01:43 -45.
[8]成圣树,金祖钧.从民国时期的三次币制变革看当时的
通货膨胀[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4:80 -85. [9]卓志宏.国民政府法币改革中的英美曰关系分析[J].
黑龙江史志,2009,16:35 -36.
[0]吴承明.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
书馆,2014.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