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路放演员表我们平时讲方言,总会遇到一些字会讲、会用,却不知怎么写。这种字往往成为朋友间茶余饭后的话题与难题。这也成为我开这个栏目最初的动力:到方言本来的字。谁也不能保证方言字都会写,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已经越来越会“写字”了。请大家看看,下面的字你会写吗?
送别的诗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意为轻轻敲击,也指戒尺(旧时老师责打学生的用具)。后来成为汉字部首之一,楷书写作“攵”旁,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动作有关,如教、改、攻、牧、政、敌、敢、救、敝等字。只有极少数字保留了“攴”的写法,如敲。
益阳话里,攴就是敲、打的意思,尤其指用条型工具(树枝、竹木棍等)打。如“用棍子攴些枣子下来吃”。小孩不听话、顽皮,家长会骂“老子一下攴死你!”肖战工作室致歉
搲,读wā,wǎ,wà。《集韵》:“搲,手捉物也。”本是吴方言,传到益阳,它与“舀(yǎo)”成了近义词。
舀,上为“爪”,下为“臼”。“爪”与“臼”合起来,本义:用向下击打的方法取物。“舀”的方法,古人与我们现在不同。古人舀水,是把水桶垂直放到水井里,水桶底部撞击水面后侧翻而沉入水中,然后提起水桶。而我们现在的舀水,是将轻巧的斗勺倾斜,埋入水中,再端起来。
梁静茹图片益阳人既可以用斗勺“搲水”,也可以“搲米”。但用手搲米、谷等,一般不说“舀”。因为读音相同,“搲”的动作,有人写成“挖”甚至“瓦”,应也不算错。
平时说,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叫wā,写成字就是“窊”,而不是“洼(本义是深池)”。明·宋濂《看松庵记》:“有四旁奋起而中窊下者,状如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益阳说人长得丑,会说他“长得窊脸窊嘴”,就是说他不该窊进去的地方窊进去了,丑!
搌(zhan五声),本义是拭抹,就是用抹布搞卫生。由这个动作,在方言里用为移动,尤其是平移。如“我要过去,麻烦你把椅子搌一下。”“搌”也可以用“挪(nuó)”替代,它们是同义词。值得注意的是,“挪”在益阳话里还读“那”,是“动”的意思。如“鱼老是挪,捉都捉不住。”有方言成语“要挪懒动”,以形容“身体欠佳,不想动”的状态。
高云翔董璇敨(tou五声),“咅”本意为“拥护或背叛”,引申为“正向或反向”,转义为“打开或包卷”。“攵”意为搞、弄、执行。“咅”和“攵”合起来表示“打开包裹或合拢包裹”。后来,“敨”只有“打开”而没有“包卷”的意思了。益阳话“敨被子”,就是打开被子,将里面的灰尘抖掉。旧时在溪、河、塘里洗衣服,有“敨衣服”的动作,就是将衣服充分展开,来回摆动,让水漂干净。益阳人表达“伸展”的概念,有时用“伸(读为chēn)敨”,如“那只伢子长得蛮伸敨”“你最近混得蛮伸敨啦!”
滗(bì):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倒出。南方方言多用。汉·服虔《通俗文》:“去
汁曰滗。”宋《广韵》解释:“滗为去滓”。“去汁”与“去滓”是“滗”这个行为的两个方面,都是将液体与液体中的物质用过滤法分开。
章太炎《新方言》:“《通俗文》:去汁曰滗……古字无滗,故医经但作分泌。今人皆谓去汁曰泌。”看来, “滗”写为“泌”也是不错的。泌,有两个读音:bì和mì,bì的音更古老。
过去,益阳乡间有“甑滗子”,是煮饭时将米与水分开的用具。现在再也见不到了。
沕(mì,益阳音mǐ),隐没。贾谊《吊屈原赋》:“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北方人的“扎猛子”,益阳人讲“射(shà)沕子”,指人向水下急潜,尽量远游一段,再上浮出水。一般人的潜水就是这样。洞庭湖有一种水鸟,叫“沕鸡子”,人们常见它们作潜水表演。其学名可能是绿翅鸭。回过头来看,北方的“扎猛子”,也以写为“扎沕子”更有道理。
搣·搉·抈
美国恐怖片推荐搣(miè),字很古老,东汉的《说文解字》里就收了,但一直是方言字。《说文》释为:“批也”;《广韵》释为:“手拔也。又摩也,捽也。”很是玄乎。其实就是指手指使东西分开的细小动作。如“搣开桔子”,“把墙上贴的广告搣下来”,“搣一点馒头把他吃”。小的竹木棍,折断也叫“搣断”。但大一点的棍子,一般不说“搣断”,而是说“搉断”或“抈断”。
搉(què,益阳音五声),本义是敲击。“搉”的动作与力度都比“搣”大,最典型的动作就是用膝盖顶住竹木棍的中间,两手于两端用力扳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