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卢肇《震山记》石刻考异
曾瑶;毛静
【期刊名称】尹相杰老婆《宜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40)008
【总页数】5页(P71-74,116)
【关键词】唐代;卢肇;震山石刻;考证
【作 者】曾瑶;毛静
【作者单位】江西省众艺术馆,江西 南昌,330006;江西高校出版社,江西 南昌 33004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K872
震山位于宜春市袁州区下浦街道境内,海拔260.90米,占地面积约50公顷,南庙河两条溪流绕山而过。震山距袁州区政府1.5公里,宜春新火车站0.5公里,距宜春市中心城区(原袁州府治)约3公里,是宜春(及袁州)城区范围内最高的山体。
震山传说为唐代隐士彭构云隐居地,以崖壁刻有江西本籍第一位状元卢肇撰书的《震山记》(以下简称《记》)而闻名。该《记》文在卢氏本人的别集及地方志中均有收录,并被刊刻于震山朝北的一处山壁上,石刻四周刻有界框,长约2.5米,高约2米。除卢肇此《记》外,另有宋、元、明三个时代石刻共五处,均为拜观震山遗迹后的题名或题咏,从而形成震山摩崖石刻。
历代方志均载有《震山记》全文,但与石刻原文出入较多,且未提及后人追慕前贤所作题刻。本文即针对有关问题进行释读,包括《记》文校勘、宋代以后题刻等问题进行研究。
一、震山与《震山记》
前面我们提到过,震山不但是府城附近最高的山峰,而且是著名的宜春八景之“钓台烟雨”所在地,钓台系因唐代隐士彭构云隐居而闻名。有关震山与彭氏事迹,正德《袁州府志》云:
折纸花 康乃馨震山,府城东一十里,亦名马鞍山。下有岩幽暝深险,唐彭[构]云隐钓于此,宝应中征召不就,郡守嘉其行,因名其乡曰“诏君乡”,岩曰“诏君钓台”,唐卢肇尝有《震山岩记》。[1]
这位隐居在震山的彭构云,是唐代中期著名的隐士,天宝元年(742)为刺史李璟所荐,曾赴长安朝见唐玄宗,在当时名声很大。正德《袁州府志》云:
彭云,一名构云,宜春人,自幼学通阴阳图纬,隐居不求闻达。玄宗遣使者以蒲轮召之,至再始行。命之官,不就,辞归。孙伉,贞元间举进士,历官石泉令、岳州录参,有能称。
正因为震山风景优美,山环水抱、岩穴深邃,又是彭徵君的钓游之地,所以卢肇在咸通七年(866)买下这片土地,作为自己的别业,遂刊《记》以纪其事。
《震山记》正文全文共15行(不含篇名“震山记”三字及文尾书写字小款),满行约26字,其中
提到“赐”字另起一行并抬头高出一字,提到刺史高厚的名字时空格两字,以示敬意。全文实有352字,笔者通过拓印能辨识者约206字。全文的内容实际上表达三层意思,一是介绍震山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二是将呼岗改名震山的原因;三是自己求得刺史高厚的许可,获得置办此处为卢氏产业的凭据,遂将上述内容此事刻在崖壁上,因此可知,《震山记》是一块纪事体石刻。
现将震山石刻能辨识的文字录入如下。其中原刻不能辨识者,根据《全唐文》等书所录,与其他史料对勘补齐,以“[ ]”标识;每行文结尾,以“┙”号表示结束。
震山記
宜春郡東五[里有]山[望之正若冠冕]同麓[而異峰四首相屬]兩仰成┙
形況在東方[如畫震卦郡人名之曰呼]崗[意者亦謂]其若長幼相┙
呼同在一處[其義不顯予無取焉其]西北有石室臨遊溪[之涘]邑人┙
[彭先]生[嘗釣]此岩[下]先[生諱構]雲善黃老言寶[應]中詔以玉帛┙
少先队员申请书[召先]生不至[時太守命]其鄉曰徵君[鄉]岩曰[徵]君釣[臺]咸通七年予┙
罷新安守[以俸錢易負]郭二頃在震[山之]西又得楓[樹]之林於溪南┙
日與郡守 [髙公遊其下 公名]厚[衣纓之茂]士[也]為政┙
[嚴簡]民[悉安之咸瞻仰之而以震山易]呼崗之名白[公公]喜命┙
[刊]其[事]於岩下[予既得]西林而[羅鳥罝兔]挾彈走馬於[其間]亦請命┙
其林曰盧氏弋[林以對]其東彭氏釣渚也因[謂]髙[公使郡]人無┙
得樵蘓於是[林之]檀欒杉[檜]不日豐茂[以冠]於郡[主帥]┙
[高]公因戒吏以丹書[貽盧氏]使西疇之人世世掌之[時郡民]相率言┙
[曰二]刺史俱好事[者吾]儕幸寓目焉遂[以]刊之是歲 景戌十一┙
[月二十]三日 朝[散]大夫前使[持節]歙州[諸軍]事[守]歙[州刺史柱國]┙
[賜]紫金魚袋盧肇記┙
□□□□□□□知柔書┙
方志及别集等书所载《记》按惯例于文尾削去卢氏署衔,石刻上则署有全套官衔,虽有个别字不清楚,可据同一时期的《进海潮赋状》自署职衔内容补齐,恰与此处字数、内容、位置相合。《状》中署衔为“朝散大夫使持节歙州诸军事守歙州刺史柱国赐紫金鱼袋臣卢肇”,进《状》时为咸通五年(864)歙州任上,两年后罢归而作《震山记》,故《震山记》石刻末尾卢氏加署一个“前”字,表明系旧职。
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文尾这行小字,虽然能辨识者只有“知柔书”三字,却清楚明白地告知我们:此处题刻内容虽然是卢肇所作,但书写者却另有其人。查同治《袁州府志》,结果表明,这位署名“知柔”的书写者,正是绍兴二十九年(1159)任知袁州的朝散大夫邵知柔。邵知柔在袁州任上只呆了两年,绍兴三十一年(1161)为李调民代去。[2]则卢肇此文,实际上是南宋地方官据原文补书,震山石刻由此可以考定是宋刻而非唐刻。
吴谨言整容前后照片前人也注意到了《震山记》石刻不是卢肇原迹而是有人代书,但未能考证出“知柔”是谁。据清代金石学家吴式芬(1796-1856)在其稿本《江西金石存佚总目》中说:
唐《震山岩记》,《宝刻类编》:卢肇撰。知柔书。咸通七年十一月,袁州。《袁州府志》:“震山,在府城东十里,亦名马鞍山,下有岩,幽深险僻。”[3]火爆动作电影
吴式芬从道光十八年(1838)以翰林出为江西知府,到七年后的二十五年(1845)为止,历知南安(治今大余)、建昌(治今南城)、临江(治今樟树)、南昌四府,然后经袁州府(治今宜春)赴广西履新,足迹遍及江西诸郡,故所撰《江西金石存佚总目》一书,内容颇为详尽。但吴氏记此刻为《震山岩记》,显系录自《袁州府志》,而非到现场踏勘,否则会沿用《宝刻类编》所记之《震山记》,而非地方志一直误写的《震山岩记》。唯文中所提及的“知柔书”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从吴氏书中知道,“知柔书”一句就是转引自《宝刻类编》,此书是南宋时佚名人氏所著,收录了南宋理宗以前的天下名碑甚多。可惜书原佚,大部分内容仅存于《永乐大典》,后世之刻即从中辑出。其卷八中专门汇集署名残缺者为一栏,《震山记》就属于书写者姓字残缺者,所以列在此栏。“(缺)知柔”名下云:
(缺)知柔:《震山记》,卢肇撰,咸通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袁。[4]
《宝刻类编》卷六中曾单列卢肇撰并书写的三方碑刻,并附以相关资料,这三方碑刻即《新兴寺碑》(“撰并书,杨严篆额”)、《阅城君庙碑》(“撰并篆书,刘驯之书,大中三年十
二月一日建,袁。”)和《文宣王庙记》(“撰并正书,大中十三年八月,定”)。从中看出,作者编《宝刻类编》是从书法的角度出发,突出书写者,文章作者反而成了次要因素,所以《震山记》虽然是卢肇所撰,但系之“□知柔”名下,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也说明,在南宋时期,书写者的姓就风化得难以辨识,不知何故诸书均未查阅地方志书,而导致邵知柔姓氏的缺失。
《宝刻类编》记“柔”字前为“知”字,现笔者又考得“邵”字,则剩余还有五处字迹刻痕未能辨识,很有可能是邵知柔的官衔籍贯署款,如“知袁州政和邵知柔”之类。字体比正文小的原因,是为了表示对袁州乡贤卢肇的敬意。邵氏书刻此《记》,当在绍兴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1158-1160)之间。
这位邵知柔也非等闲之辈。邵知柔(1095~1167),字民望,福建建州政和县长城里邵屯人。早在政和五年(1115),邵二十岁即中进士,此后在地方任职情况不是很完整,仅能考证其建炎二年(1128)知江阴县,绍兴十三年(1143)知建昌军南丰县,二十九年知袁州,后历任国子司业、国子祭酒、太子左庶子兼太子侍读,乾道二年(1166)任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邵在当时颇负时望,与赵鼎等人交好,后徙居衢州菱塘。
邵知柔在袁州任上,亦为宋高宗所知。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云:“(绍兴三十年十一月癸卯),左朝散大夫邵知柔敦朴重厚,清介诚实。知柔见知袁州,俟任满服阙日召赴行在。”[5](P452)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有邵知柔小传云:“(知柔)字民望,政和人。第进士,累迁国子祭酒、太子左庶子兼伴读。乾道初,除龙图阁直学士,奉祠。”[6](P2032)此外,《宋会要》、《宋中兴东宫官僚题名》等书均有邵知柔升除时间的具体记载,由名臣书写名贤名篇,也无愧“钓台烟雨”之名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