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起,中国记协组织“全国新闻”评选。1980年有27篇消息和通讯获奖。13篇获奖通讯有一篇名为《钱被风刮跑以后》,全文不到700字。《钱被风刮跑以后》是一条今天所谓的“社会新闻”,不属于重大题材,但是写作自然紧凑,故事性强,加之它的弘扬好人好事的主旋律,因此好运连连。
五虎十杰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1980年2月9日《吉林日报》,后被2月23日的《人民日报》转载,一时举国知名。作者名叫卢长林,生平不详,有人说他是“吉林省某局一名业余作者”,前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先生在2006年9月中旬的广州市委宣传部等组织的广州市“三项学习教育研修班”上确认此人是“部队的一个通汛员”。①
  全文如下:
  钱被风刮跑以后
  一月二十日,长春,北风刮得很猛,我骑着自行车,只顾低头,往前紧蹬。临近和平大路口,把一个边走路边低头数钱的农民老大爷撞了个趔趄,他手中的一把人民币“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我慌忙跳下车,想赶紧把钱给老大爷拾起来,可是来不及了,散落在地上的钱已被
呼呼的北风刮了起来,纷纷向四处飞扬。
  正在这时,只见过往行人都不约而同地向钱飘走的方向跑去,有的还高喊着:“钱跑了,快抢啊!”霎时间,整个路口沸腾起来。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老人大为吃惊,随后便焦急地拍着大腿说:“风刮人又抢,这可怎么得了,钱可又要没了。”我本想安慰几句,可说什么好呢? 主管竞聘书
lbp2900打印机驱动
  没过多久,风似乎小了,“抢钱”的人们也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在老人的手里。老人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 韩国演艺圈悲惨事件名单
  人们聚集在老人的周围,一再关切地要老人把钱数数。看得出来,老人有点情面难却,使用颤抖的手数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帮着数。数完,只见老人略为迟疑一下,接着又数了一遍。还是二十六张。老人抬头用疑问的目光瞅着围在四周的人们,半自言自语地说“不对……”老人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谁还没有把钱送来!”老人忙接着说:“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怎么会多呢?是你记错了吧?”“没错,我在家数得清清楚楚,明明是二十五张,都是五元一张的”。人们不解地互相对视着。 那个小学生又喊开了:“谁又多送了?”话音刚落,只见一个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的,我拿
着一张五元的钱准备到商店买东西,刚才光顾帮老大爷‘抢钱’了,竟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的钱,一起交给了这位老大爷。”说完,人中爆发了一阵欢快爽朗的笑声。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这篇通讯中新闻五要素有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可就是人物语焉不详,只有“我”和被“我”撞了个趔趄的“农民老大爷”。当然,作为社会新闻,发生在平民百姓中间,本来就不是惊天动地的事情,这大概就是评委们并不怀疑其真伪的原因。
  当然,事后看来,除了人物,文中还是有些破绽:一是关键处打马虎眼,时间是“二十日”,上午下午?几点几分?地点是“临近和平大路口”,看似准确,实际上含糊,哪个方向?哪个地段?还有除了“我”,其他人都无名无姓,无从查证。②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戳穿了《钱被风刮跑以后》的西洋镜。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资料是:1984年6月,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在“全国新闻真实性座谈会”上说:“甚至在评为‘好新闻’的当中,也发现了这样的作品:说是有一个老头,钞票被大风吹走了,过路的人帮他一张张捡起来,最后数-数,一张不少,竟然还多了五块钱。情节描写得非常生动,被评为‘好新闻’。结果一查,完全是虚无的。”③
  时隔多年,1992年出版的《中外假新闻大曝光》一书将其列入国内近十年重点假新闻予以揭露。④在梁衡1996年1月出版的一本书中,有一篇名为《宁留其缺不要抹平》的文章谈假新闻,其中写道:“编一个完美的故事而创作的假新闻,最典型的当数《钱被风刮跑以后》,不但骗过了编辑,还骗过了各级评委获中国新闻最高奖。曾轰动一时,又被揭穿,当然又是一场轰动。”⑤ 如何选购液晶电视
  按说此假新闻已经盖棺论定,可是谁曾想到,进入21世纪,虽然互联网的查询功能已经十分强大,但是《钱被风刮跑以后》一文入选两本教科书再次还魂。一本是2003年12月出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参考书,它再次将这篇文章作为优秀写作范例收录,书的封面和封底刊有如下醒目字眼:“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研究组编”,“全国高等教育考试指定教材配套用书”。⑥另一本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四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第七册),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一,它将所有课文分为12个单元,“选自1980年2月23日《人民日报》”的《钱被风刮跑以后》成为第十个主题单元“金钱”的第二篇主体课文。
  如果说前一本自学考试教参的采用率有限,那么后一本小学教材的传播面则覆盖了全国许
多省市,并且制造了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匪夷所思的故事。时过境迁,今天的大部分小学生和小学教师鲜有知晓《钱被风刮跑以后》前世今生的。
  时至今日,虽经媒体大量揭露和报道、评论,互联网上的所谓《钱被风刮跑以后》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仍然不计其数。一个叫莲山课件的网站号称有11万个免费课件和资料,其中之一就是为《钱被风刮跑以后》量身定做的。⑦
  笔者对虚假新闻进行了一种新的分类尝试:(1)捏造;(2)掺假;(3)剽窃;(4)篡改;(5)导演;(6)隐瞒。第一类“捏造”即通篇虚构,此类并不常见。⑧但由于者“技艺”高超,情节奇趣引人,此类假新闻一时间可能影响甚广,并且借助后来人的不明就里而“满血复活”,如中国的《钱被风刮跑以后》和美国的《吉米的世界》。
宽字组词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时效性强、即时影响大的虚假硬新闻容易为真实和更为准确的替代者打败,因此,此类虚假新闻的成本高昂,在观点和信息的自由市场中很难存活。倒是在所谓的软新闻领域,如中国新闻界传统的通讯和国外的特稿作品中,此类假新闻有一定土壤。它们涉及的“当事人”往往是“命途多舛”或有“奇遇”的平头百姓一类小人物,除了作者,他人难以接触和核查消息来源。
  《钱被风刮跑以后》之所以能够借尸还魂,其原因除了它出现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以外,还有很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作为人的原作者身份特殊,一直未公开披露,所以对其“作品”的揭露就不够彻底。
  注释:
  ②蒋亚平 官健文 林荣强:《新闻失实论》(下),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版,第365页
  ③钟沛璋:“在全国新闻真实性座谈会上的讲话”(1984年6月26日),转引自蒋亚平官健文 林荣强:《新闻失实论》(下),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版,第365页
  ④叶德本 解守陈编著:《中外假新闻大曝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
  ⑤梁衡:《新闻绿叶的脉络――一个评委的笔记》,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
  ⑥焦飞主编、张默主审:《新闻采访写作―一自学考试指导与题解》,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⑧据《羊城晚报》记者胡军2011年4月3日报道:天涯论坛贴出博客文章“一个记者的忏悔”,一位名叫朱光兵的“前新闻人”坦白自己曾在两年时间内写过80多篇假新闻,其中一些还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记者按目录搜索,发现这些“假新闻”大多还挂在网上,如果不是朱光兵自曝是假新闻,粗看还真看不出来是假的,但仔细一看,发现这些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事件”大多没有准确的地名和人名,即便有一些,也都是掐头去尾的比如介绍地点时,仅写到了区县乡镇,再往下就用“某村”、“某街道”,写人名时,大多是以“王某”、“小王”等带过。朱光兵告诉记者,他的一篇“新闻”最多被五家报社同日采用。时会特地避开一些东西:涉及敏感话题的不编,批评报道也不编,“但表扬稿可以随便写,尤其是一些企业,你夸大业绩他不会怪你”。朱光兵说,现在像他这样的人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