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从东明县入境,是黄河流域唯一河海交汇区,是下游生态保护和防洪减
灾的主战场,在动能转换、对外开放、文化传承等领域独具优势,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潜力巨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
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
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地处黄河下游,工作力争上游〃。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
展格局,更好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发挥半岛城市龙头作用,推动黄河流域协同
合作、协调发展,展现担当,贡献力量,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覆盖全域,重点是黄河干支流流经的9个设区市和相关县级行政
区。规划期至2030年,分两个阶段推进实施,第一阶段为〃十四五〃时期,即
2021年至2025年,第二阶段从2026年至2030年。中期展望至2035年,远
期展望至本世纪中叶。本规划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
性文件,是编制专项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实施重大工程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背景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贯彻新发展理念,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
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第一节重大意义
有利于探索形成大河三角洲保护新模式,提升黄河生态系统功能。加强黄河
下游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
用,保护黄河三角洲生态安全,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
生态系统。
有利于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坚决淘汰
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
和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强化新动能引领作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辐射带动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有利于发挥半岛城市龙头作用,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加快完善快速
交通体系,强化城市间分工协作,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推动经济圈T本化发展,
促进全流域中心城市和城市融合互动,凝聚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动力。
有利于统筹陆海联动,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新高地。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
放大局,充分发挥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优势,放大自由贸易试验区、一上海合
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效应,加快构筑国际物流大通道,
推动形成陆海统筹、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有利于保护传承弘扬城市文化,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深化与沿黄地
区文化交流合作,保护和挖掘整理黄河文化资源,以黄河文化为引领,统筹推动
创新融合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明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第二节发展优势
美容健身战略地位重要。是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是连
韩剧 鬼怪接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桥梁纽带,是我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
度发展的战略节点,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
大国家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生态功能突出。陆海兼备、河海湖相连,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
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黄河下游和黄渤海生态安全十分重要。沿黄地区湿地面积
120万公顷,占全省70% ;森林面积113万公顷,占全省40% ;拥有国家级、
沈阳旅游景点省级自然保护地248个,面积9714平方公里。泰山、沂山等鲁中南山地生物多
样性丰富。
资源禀赋良好。是国家重要粮仓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产量居全国第3
位,蔬菜、水果、花生、畜禽产品、水产品等产量居全国前列。矿产资源富集,
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海岸线长3345公里,约占全国六分之一,海域面积
15.95万平方公里,沿海港口年吞吐量达到16亿吨。
龙头作用凸显。半岛城市是黄河流域发展动力格局〃五极〃之一,地区生
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沿黄省区首位,陆海统筹、
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科教文化等综合优势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动能转换有力。是全国唯一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探索形成了科学有
效的动能转换路径。〃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不断壮大,〃四新〃经济占比达
到30%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为78.2% ,市场主体突破1000万户,区域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文化底蕴深厚。是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拥有〃三孔〃、
泰山、大运河、齐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是展现黄河文化多样性的代表区
域。
第三节问题挑战
生态保护治理任务繁重。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极易发生退化,入海口近岸
海域水质因流域输入污染影响,存在超标问题。沿黄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
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治理任务艰巨,海水倒灌引起的
土壤盐碱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大气环境质量需要持续改善,东平湖总磷浓
度一直处于达标边缘。
防洪减灾压力依然较大。黄河下游槽高、滩低、堤根洼,''二级悬河〃态势
严峻,河道高出两岸地面4非诚勿扰李芊墨米至6米。河道整治工程不完善,部分引黄涵闸、
分洪闸等穿堤建筑物存在病险因素,影响防洪工程安全。东平湖蓄滞洪区安全设
施建设滞后。刁口河入海备用流路萎缩、侵占严重。干支流岸线资源管理粗放,
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尚未彻底解决。防洪非工程措施不到位,灾害预警
能力有待提高。
水资源制约问题突出。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以工程性缺水为主。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六分之一,沿黄县(市、区)
一般年份缺水量8亿立方米。作为我省供水的重要来源,黄河正常年份来水量减
唱戏的骑马歇后语少趋势明显,随着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量需求加大,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沿黄地区经济发展资源型、重化型特征较为明显,大多
处于产业链条中低端,产业集中度不高。高端要素资源集聚能力不强,创新发展
能力不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不够,成为制约高质量
发展的突出短板。
黄河文化挖掘保护欠缺。对黄河文化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对其丰富内涵和时
代价值挖掘提炼不足,文化遗产保护投入较少,活化利用形式单一,创新创意少。
文化旅游融合力度不够,质量效益亟待提升。
区域发展协同协作不够。区域一体化内生动力不足,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
各地比较优势发挥不充分,产业发展互补性不强,城乡融合度不高。流域区域分
工协作、高效协同发展机制不完善。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把握新发展
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为主线,准确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
面开创〃目标定位,紧紧围绕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
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
护,着力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着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
展,着力改善人民众生活,着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着力推动跨区域交流
合作,充分发挥半岛城市龙头作用,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
区,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力量。
第二节主要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
态文明建设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格局,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
养生息转变,强化能耗双控,推动清洁生产,促进绿低碳循环发展。
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
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强需水侧管理,深化用水制度改革,建设节
水型社会,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用市场手段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
约集约转变。
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宜粮则粮、宜农则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