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手机QQ两者在功能上有很大的重叠:两者都是通讯应用,两者都能用语音、视频聊天,两者都包含社交平台(QZonevs 朋友圈),都有开放平台和第三方应用,都有基于LBS的陌生社交功能。不过虽说如此,它们还是有一些重要的差别。
1. 主要终端与产品特点的区别
很显然,QQ的主要终端是PC。而的终端是手机、iPod等移动设备。
在这两种主要终端不同的产品上,用户的使用习惯是很不一样的。例如,QQ用户可以通过聊天窗口传送大文件、邀请对方玩PC游戏、截图等功能来进行一些重量级或在PC操作情景下才有的操作,而这些在移动终端都是浮云。在有窗口概念的PC下,用户能够通过QQ面板快速通过其他软件(例如浏览器)进入到邮箱、空间、微博等服务,QQ面板相当于一个“链接”中枢,而本身并不能成为一个信息聚合平台。而在没有窗口概念的移动情景下,应用之间的转换对用户体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于是大多服务都必须在自己的应用中使用,这也就能让成为一个信息聚合+推送的平台。
主要终端的区别在两个产品的特点上也产生了影响。QQ基于PC这种终端,用户在使用时完全进入PC的情景内,这就能够让用户处理类型各异和内容庞大的信息(比如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刷微博)。而基于移动终端,在这样的情景下,移动设备并不总是用户关注的中心,
并且移动设备本身资源稀少,用户能在上面处理的任务从数量、精准度和复杂性上都非常有限,这就使得无法在移动终端上做复杂、重量级的功能,相反要在轻量级、在移动情境下用户体验友好的方向发展。从整体来说,QQ做的是“大而全”,做的是“小而精”。这样的差异在下文所述的通讯、社交等方面都有具体的体现。
2. 通讯方式的区别
在通讯方式方面,QQ和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前者有“在线”概念,是同步的通讯(即时性基于通讯双方的“可达性”),而后者没有此概念,是异步的通讯。
为什么QQ有“在线”的概念,而没有?QQ在线的概念,要从PC时代的即时通信需求说起。即时通信的需求是能够即使接受和发送消息,人们在那个时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坐在PC旁边。而需要确定发给对方的即使信息能被立刻接受,或者能够当场进行传送文件等重量级操作的话,那对方也必须同时在PC上打开QQ才行,这样就有了“在线”状态。然而这样做也会出现问题:在线意味着能被到,但如果我不想鸟一个好友怎么办?于是就有了隐身、隐身对其可见、在线对其隐身等一系列设置…… 然而再看,有三个理由不使用“在线”概念:一是基于移动终端,有随身携带、一直联网等特点,实际上是做到了用户“实时在线”,随时能够接受服务,并且在移动情景下,用户状态本身不稳定,用在线状
态指示“可达性”没有意义;二是没有提供需要双方同时“在线”(实质上是确保双方都在活动)的、重量级的通讯功能(例如传送大文件);三是在异步通讯方式下,用户没有即时回复的必要,使用在线概念不仅与异步方式背道而驰,还会对用户产生心理上的压迫感。
3. 社交网络定位和内容的区别
移动QQ和都整合了自己的社交网络,前者是QZone,后者是朋友圈。这两个社交网络也是不同的。
在面向的关系链上,两者都基于强关系,但QZone基于的关系链是QQ好友,而朋友圈的关系链综合了QQ好友、通讯录以及由“附近的人”等陌生社交功能而来的好友,其来源要比QZone复杂。
在使用情景和内容上,QZone基于PC终端,而基于移动终端。前者用户在手机上发布内容的首选是文字,其次是图片。后者发布内容的首选是照片,而文字发布的人口被隐藏在很深的位置,除此之外还有通过第三方插件发布的分享内容。前者可以看到好友的状态、日志、转发内容等信息;而后者只能看到好友的图片(主要内容)、文字、分享内容,并且内容无法转发,传播性为零。在QZone中,你可以看到好友内容下的所有评论,
无论评论者是不是自己的好友;而在朋友圈中,你是无法看到非自己好友发表的评论的。在QZone中,你可以看到一些官方账号的内容,而在中,这些内容不会在朋友圈里出现。所以综上所述,QZone的社交网络偏向社区化,而朋友圈偏向于私人化、生活化。
总而言之,较QQ而言,更注重移动情景下的通讯方式,是专为移动终端设计的互联网产品。而移动QQ,虽然在功能上与有一部分重合,但其本质依然还是桌面功能在移动平台上的延续。
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
营销介绍1(与QQ的区别)
现在微博营销工具,博客营销工具很流行,目前市场上又出现了营销工具。我们怎样才能做好营销呢?
首先,了解一款营销工具是用好工具的前提。虽说与QQ有所相似,两者之间的市场定位是不同的。QQ的产品是“交流信息,心无间”,而则是“孤独”。QQ主打文字聊天,主打语音聊天。这么多年来,QQ已经成功完成了用户粘性的强有力控制,甚至是培养了用户根深蒂固的上网习惯。一连上宽带,第一时间打开的就是QQ,相信不少人都养成了这种习惯,上网不上QQ就好像有种与世界失去联系的感觉。说到这里,有人认为QQ信息站,
而则没有那么高的使用频率,几天才开一次,就是为了看看有没有好友发来消息的人,数量也不少,笔者身边的朋友皆是如此。回到刚刚说的的产品调性,好友头像的常亮,就是为了给“孤独”添上一丝安慰,让人感觉到自己生活中的好友,同城的好友从未离线。用户发出去的每一条消息,对方一定能够收到,虚拟出来的感觉满足了用户被尊重的需要,不像QQ有一大堆离线列表。所以,未来用户的使用频率会不会提高的答案是肯定的,官方也在为此而努力。就如同培养PC端QQ用户的习惯一样,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开发出了公众平台,开放了接口,也推开了微生活。其最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加强互动,激活用户。至于和手机QQ有什么区别,用户体验是非常明显的。从PC端延续下来的习惯也会在手机QQ上得到体现,手机玩QQ还是习惯打文字。而则不一样,语音交流才是关键。和QQ一样具有强关系的特征,所不同的是在陌生人社交方面,注重本地圈子,而QQ因前期技术原因无法实现本地化,后期弥补不了圈子太大的缺陷。是一台虚拟手机,手机QQ只不过是一个短信功能。随着互动频繁,工具化,用户每天挂着和手机QQ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未来会不会推出类似QQ用户的增值服务,个人认为可能性很小。社交游戏丶公众平台商业化是可行的,运营商的压力不会迫使向用户强制收费。之所以啰嗦了这么多有关这款产品的一些浅薄之见,总结就一句话,的用户正在激活之中,这是一座潜力巨大的金矿。
写几点自己的看法。
1.产生原因不同。是针对移动客户端专门做的一款产品,而手机qq由pc端迁徙过来。
2.使用人有差别。在一线城市的使用非常普遍,但在二三线城市,很多人仍然使用的是手机qq。倾向于被高端人士使用,手机qq偏低端。
3.用户使用场景有差别。是偏向熟人社交,手机qq各种关系的人可能都囊括。另外,用户使用这两款产品的初衷我觉得是有差别的。弱化了在线状态,发给某个人,潜意识里知道他一定能看到信息,而且希望得到及时回复的心理好像也没有那么强。而手机qq的使用场景不一样,用户倾向于去联系在线状态的人,一旦联系,也希望对方能及时回复(既然在线,马上就能看到我的信息,干嘛不及时回复啊),如果对方不在线,可能
就会转到或短信了,如果有急事就直接电话了。
4.两款产品的功能不完全相同。虽然和手机qq在界面或者功能上大同小异,但是有些细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第一,最新版手机qq动态里面已经有了应用中心,手机app推广平台,不过这也是将来要做的东西,的支付功能没有在最新版的手机qq中发现,但是手机qq以后肯定也会做在线支付。第二,新版手机qq在表情、气泡、主题方面下了功夫,虽然5.0也推出了付费表情,但是目前手机qq的表情还是免费的,相信将来也会做付费表情,但是个人觉得手机qq的表情更丰富(在免费的层面上)。第三,手Q社交依赖空间,是一个社交内容泛滥的黑洞,社交朋友圈则是照片+文字的生活分享的高质量社交网站。
5.两款产品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有差异的。两款产品虽然会在功能上趋同,以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向,在运营和商业化方面是可以做出差异的。
分析产品之间的不同,从定位、设计、特功能着手。
一、定位:
人的定位——QQ是青少年,则偏向于白领。这也是腾讯的去年轻化战略的最成功案例。
时间定位——QQ是一个即使的通讯工具,直接的说,我们一般聊QQ都是抽出特定的时间,一段时间,而在移动时代,碎片的化时间才是移动的常态,所以,比QQ赢在了碎片化。

二、设计:
区别与手机QQ的也有很多在于设计,
放弃了QQ分组,而直接采用通过拼音索引。其实这符合手机通讯录特点,直接把融入到手机中,融入感更强。
光盘行动宣传标语摒弃了QQ的高度的集成,一个很冗杂的客户端,而以轻便的平台,任凭用户添加,可多可少,符合移动直观的聊天、语音特性。

三、特功能:
QQ的就是升级吧?开个玩笑,QQ作为即时通讯的集大成者,包括在视频聊天、文件传输等扩展上做到了无出其右。
是社交属性开始融于媒体属性,其公众平台的出现,挤压了不少的微博时间,也为微
信做为一个移动端的平台,一个入口做了铺垫,这正式当年QQ走的路,只是,移动端的平台不同,不是简单粗暴的堆叠,而是巧妙的融入,这是为什么张小龙谨慎的加朋友圈子,小心推出公众平台的原因,如何更好的融入,是未来要走的路。
是一款基于移动场景、为手机而设计的社交应用。
所以设计了基于地理位置的功能——查看附近的人,更适合手机端的输入方式——语音输入,更简便的手势操作——摇一摇,基于手机才能使用的功能——通讯录匹配、二维码名片。
这一切都利用了手机的特性,为了更符合移动场景。
手机QQ是PC客户端在手机上的移植。
为的是让QQ用户在没有电脑的时候,也能接收回复QQ消息,是PC端的延续。所以突出了PC端最最主要的功能——即时通讯,使用方式也基本相同。并给了QQ空间、微博等的入口。
2012入党申请书
对于用户来说,真心区别不大,别说什么历史,什么产品定位,这都与用户无关。说白了QQ时间长了,即时手机QQ也没太多新鲜感了,为了防止第三方通讯应用的侵占用户,才
有了的诞生。·

山东省德州市

现在一样有,未来不排除还有在线状态、分组等等,手机QQ和竞争必将使得日后功能更加统一。
腾讯需要一款产品,人性中一些正面的诉求也可以通过腾讯的产品满足:

1. 对品质的追求。人人都有对品质的追求,但QQ不能满足。一出,很多国内的用户眼前一亮。这可能是推广到他们手里的最具品质的应用了;
2. 对卓越的追求。追求卓越的人会追求卓越的关系,QQ已经无法联系到你想要联系的那批最优秀的人。多少这类关系流失到了MSN和Gtalk,腾讯心理有数;
3. 对自我的追求。是首款在功能上展示个人信条的腾讯产品。通过这个功能告诉用户,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视自我的产品,这点QQ不能具备。不能满足自我,但可以提醒用户不要放弃自我;
4. 对安静的诉求。 不必多说。

综上,对用户是全新的应用,对腾讯是全新的机会。
是以张小龙的团队重塑了的QQ。QQ刚刚出现的时候,也多存在陌生生交流。长时间沉淀,形成了QQ的特:熟人即时通讯。而借助移动IM刚刚起步的大形势,以移动通讯为切入口,有QQ平台推广直接跳过了熟人或者陌生人的区分。
如果说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1、用户人不同,通过智能手机这个媒介过滤了QQ大部分的低端用户;2、手机QQ是PCQQ在移动端上延伸,而是针对智能移动端量身定做,所以智能移动端的属性比较强一些。
因为用户已经确定,QQ基因难以改变,张小龙借助大势,通过功能、视觉、交互等等产品的各方面重塑了即时通讯QQ,使的定位人要高端化。所以如果你是使用QQ也使用的较高层的用户,那么除了看到的产品不同,但是使用起来的感觉差异似乎就不是那么大了。其实仔细体会的话,就会感觉用起来比QQ爽啊。
作为一个用户,如果不知道两款产品的差异,可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一个角度,多多体验一下,也许就能看出点什么了。
请记住张小龙的那句话,不是QQ,是一种生活方式。你懂得!
好老的问题,但是还是经常看到有人问这个问题而对方给的答案却又总是扯那些有的没的。对我来说,重心从QQ移动到无非因为以下几点。
1:可以收发QQ消息和消息,省去了一个客户端。
2:朋友圈的权限管理。
3:有开放平台,这个功能一直都被知乎各位忽略,但是用起来真的很方便!!!
4:有公众账号平台。尤其是5.0区分和服务号后,只须一个客户端,我就可以查话费充话费查天气查电影和影评查物流查公交查附近查点评办理银行业务办理值机甚至diy明信片等等等等…省去n多客户端。如此神器居然都被忽视了而大家一说的某个神器功能就想到yp…只能说什么人有什么用法。

九九重阳节是纪念什么就这样,可以做到很多QQ目前还不能做却又很有实用价值的事。
现在都没怎么用过,不过身边有不少人在用,有人是作为语音及时通讯软件使用,有人是作为某种神器在使用。
在我看来,QQ在大家眼中的形象已经固定,主要就是作为文字聊天软件在使用,而移动端的手机QQ虽然也有语音功能,但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而作为移动端的原生产品,其赋予移动端的能力给人的感觉也更加强大,它是语音为主文字为辅的产品。其更多的适应于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功能也让人能够更加痛快的进行移动端的社交。
移动端打字不便利,而语音和PC端交互也不是一件畅快的事情。如前面的人所说,移动QQ只是PC端的便利性拓展,而原生才是腾讯为占领移动社交市场做出的产品。
飞翔的企鹅啊。。。你的手伸得真的很长啊。。。你想要飞向何方?
就是一个可以语音,一个不能(貌似)。中国没有什么高端低端的说法。一个产品用的人多了,就低端了。用的人少,就相对/暂时高端。如果只有一线城市网民在用,就高端。如果二三线城市网民都在用,就低端了。所以腾讯如果影响力持续增大低端化是迟早的事。真正高端的人一般只用email和电话联系。
都在极力出跟qq的区别,似乎都不贴切。他们的区别是什么?他们如腾讯开的两家餐馆,如果说有区别就是甲店与乙店的区别,如果说没有区别就是都是餐馆。
俞灏明家庭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