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投资领域扩展到消费需求领域。当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倒闭裁员成风、股市楼市下跌、国民财富缩水、国民消费需求下降时,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国制造”也受到冲击。玩具制造业告急,本土汽车业告急,房地产业告急!奶业呢?毫无疑问,经济衰退又为正处在阵痛时期的中国奶业泼了一盆冷水。金融危机对奶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中国奶业应如何度过这场危机?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奶业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1.金融危机对奶业的现实影响较小
依据此次金融危机的特点,可初步判断其对中国奶业的直接影响有限。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受冲击最大的是对资金依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和外向型出口企业。中国奶业生产仍属典型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出口规模相对较小,因此,
尽管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会对中
国困难重重的奶业发展带来一定
跑男鹿晗郑恺翻脸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要远小于
“三鹿奶粉事件”带来的负面效
应。这可以从生产、加工、消费
等产业链各环节分析验证。
(1)在生产环节,中国奶牛
养殖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属轻
资本型行业,资本所占的力量较
弱,不属于受此次金融危机冲击
较大的行业范围。众所周知,国
外发达国家的奶牛养殖是一项技
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
从优质牧草的种植、加工,饲料
储备、配置,发情配种、产犊,
到牛奶加工、销售,以及挤奶等
方面奶农都需要获得技术和资金
支持。但中国奶牛饲养长期以来
一直以零星、分散的方式为主,
规模化、机械化程度普遍不高,
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
房地产业、金融业、汽车制造业
等资金密集型行业相比,资本在
其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因此,
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广大奶农的
直接影响不大。
(2)在加工环节中,中国乳
制品加工企业大都以内销为主,
出口销量占整个行业销售总量的
比重极小,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
的直接影响有限。近几年,由于
世界乳品市场供应短缺,中国奶
业在乳制品出口贸易上取得了不
菲成绩。根据海关总署统计,
2008年1-10月中国乳制品出口
总量、出口金额分别为11万t
和2.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
2.4%和50.4%。但与纺织业、玩具
业等出口比重占行业销售总量比
重较大的行业相比,中国乳制品
出口量占行业销售总量的比重一
直小于1%,出口量所占份额很
小。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乳制
品加工企业的现实影响有限。
(3)在消费环节中,随着国
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
平日益提高,中国乳制品消费
体逐年扩大。据有关研究结果显
示,目前城市居民食用乳制品的
普及率已达95%以上。与此同时,
中国乳制品消费正逐渐由以奶粉
为主向液态奶转变。据不完全统
计,中国奶粉等乳制品销售的年
增长率为11.5%,液态奶为47.
3%,预计未来奶制品消费将由以
奶粉为主向以液态奶为主转变
(中国商品网,2009)。2008年下
半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虽然严
重打击了消费者对国内液态奶的
信心,但以液态奶为主的消费趋
金融危机对中国奶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董晓霞李志强
势不会改变。因此,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乳制品企业将加大对中国的出口,但本土企业在液态奶市场的霸主地位很难撼动,中国乳制品消费结构的进一步转变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
2.金融危机对奶业的潜在影响较大
金融危机对中国奶业发展的现实影响较小,并不意味着中国奶业在这场危机中能独善其身。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的一员,不可能置身事外,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正逐步显现、加深和蔓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本国乳制品消费量下降趋势明显,国际奶业巨头必然寻乳制品的出路,而现阶段中国奶业市场基本上完全开放,正是国外企业进入和展开攻势的最佳时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奶业发展的潜在影响也将逐渐呈现。
(1)“三鹿奶粉事件”余波未了,金融危机雪上加霜,对奶农的影响可能超过预期。在消费者重拾信心之前,市场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需求将很难有大的提升。同时,随着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的不断渗入,国产乳制品的市场份额极有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从而影响奶农的原料奶销售。据农业部监测,2009年1月份内蒙古、黑龙江等10个奶牛优势产区生鲜乳环比价格已经呈现小幅下降,每千克平均价格仅为2.62元,奶农几乎已经没有利润可言。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奶牛
养殖成本变化不大,随着饲料价格不断上涨,这必然会影响奶农养牛的积极性。如果这种势头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中国奶业形势将更加严峻。由此可以看出,在“三鹿奶粉事件”余波未了的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暴发对中国小规模饲养的奶农无疑是雪上加霜,可能带来超出我们想象的影响。
(2)金融资本收缩,运营压力加大,目前排名前几位的国内乳品大企业很多不仅有外资背景,而且不少是上市公司,受制于资本市场的特征明显。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蒙牛、伊利等有外资背景企业三十而立打一字
的海外市场完全萎缩,资金回笼极其困难,融资难度不断加大。据人民网报道,多数乳品企业的股价在“三鹿奶粉事件”后下跌四成以上,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乳品企业的估值水平更难得到基本回归。此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乳制品市场消费需求不旺,价格大幅度下降,国际奶业巨头持低价等武器大举进攻国内市场,使国内乳品加工企业运营压力加大。有关数据显示,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主要乳制品生产国的工业奶粉均已降价近50%
,等同甚至低于国产工业奶粉价格,这一变化更加速了国外工业奶粉流向国内市场。据完达山、双娃等企业反映,国产奶粉自2008年9月以来已经出现严重积压,目前的库存量比正常年份增加50%以上,部分企业日产量的90%
都成为库存。这将是继“三鹿奶粉事件”后中国乳品加工企业又一难以承受之重。
(3)消费者弃“国产”转购“洋品牌”的消费心理,将有可能放大金融危机对国内奶业的影响。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际品牌已经在国内消费者中形成了很深的认知度,尽管国际品牌价格相对较高,但其优良的品质已经深得国内消费者信任。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洋品牌”,对乳制品尤其是婴幼儿乳制品的消费也不例外。“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前,雀巢、惠氏、雅培、多美滋等国际品牌奶粉已经占据国内市场相当大的份额,事件发生后,更多的消费者将目标转向“洋品牌”,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尽管在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不懈努力下,最近一段时间消费者对
国内品牌信心正逐渐恢复,但多数专家保守估计,完全恢复消费者的信心尚需要2~3年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足够让众多国际品牌在中国乳品市场“开花结果”。
教师思想工作总结二、金融危机中中国奶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最终对中国奶业的冲击程度与中国奶业发展各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密切相关。近几年,中国奶业的发展速度和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一样,可以用惊人来形容。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却比过去更加尖锐,金融危机的大规模爆发不仅加剧了原有矛盾,而且凸显出一些新的问题。
1.生产环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奶款拖欠现象严重,奶农鲜奶销售受阻,产业链条断裂风险
加剧
“三鹿奶粉事件”后,企业效益明显降低,恢复消费者信任危机已经耗去企业大笔费用,许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加重,进口原料奶粉的价格大幅下跌,“洋品牌”奶粉进
口数量明显增加,致使国内奶业“腹背受敌”,国产乳制品特别是原料奶粉销售更加不畅。近期乳品企业普遍遭遇资金周转困难,奶款拖欠现象非常严重。而一些企业停收、限收生鲜牛奶,致使原料奶价格持续大幅下挫,最高地区达50%,奶农陷入长时间亏损窘境,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浙江、山东、内蒙古、宁夏等省、自治区先后都出现了倒奶杀牛现象,奶业链条断裂的危险将加剧。
2.加工环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资本市场筹资和融资困难,进出口贸易严重失衡,企业乳品积压严重
这些年,外资一直是推动中国乳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不管是蒙牛的成功晋级还是太子奶的曾经辉煌,强势品牌的背后都能见到外资的影子。以蒙牛为例,外资对其跃升行业前列功不可没,2002年、2003年摩根士丹利、英联、鼎辉等外资先后对蒙牛注入资金5亿元,并在2004年促使其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解决了当时蒙牛快速扩张对资金需求的后顾之忧。但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今天,很多企业都受困现金流难题,面对持续低迷的股市,以蒙牛为代表的有外资背景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资金链紧张形势。
另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带来的乳制品消费下降引发的乳
制品过剩,国外奶业巨头对中国
市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加上国外工业奶粉低价格的诱惑,
国内很多乳品企业也乐于进口国
外工业奶粉。据海关总署统计,
近几个月,中国乳制品出口虽呈
恢复性增长,但其增幅远远小于
进口,贸易逆差继续拉大。目前,
国内乳品企业产品积压严重,不
少中小企业已经停产或倒闭,大
企业也在危机中艰难前行。
3.消费环节的问题:表现为
城市居民收入下降,城市农民工
大量返乡,城市和农村消费需求
两不旺
据世界十大市场研究公司之
一的M illiardB row n-A C SR和数据
解决方案公司L ight speedR esearch
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8%的
中国消费者表示在不同程度上受
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其
中19~45岁的中等收入者感受到
的压力最大。人均收入增加与乳
交通安全警示语制品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非在
任何时候都适用,但城市化程度
对乳制品消费具有显著的积极作
用。与其他国家不同,此次金融
危机不仅导致中国城市居民的收
入明显下降,也给广大农民工就
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据《新京
报》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
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或返乡,且
这种影响还可能继续加深。对于
城市中低收入的家庭而言,收入
郑艳东的个人资料
下降后可能会减少食品消费支出,
而其优先考虑放弃的很可能是非
必需品的牛奶,这将降低乳品消
费总需求。对于失业或返乡的农
民工而言,他们虽然不是城市的
固定居民,但大量农民工返乡可
以视为短期城市化程度下降,这
也必将导致乳品消费明显减少。
城市和农村消费需求的两不旺,
使得中国奶业发展形势尤为严峻。
三、应对金融危机可采取
帆船比赛规则的积极措施
在国际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
面对中国庞大的乳品消费市场,
世界奶业巨头们大举进入并加快
了布局中国的步伐。中国奶业如
果想安全度过此次金融危机,必
须正确看待中国奶业发展存在的
突出问题,既要应急解决当前奶
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又要着眼长
远发展,以此次金融危机为契机,
全面提升奶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1.尽快出台鲜奶价格干预措
施,阻止奶价继续下滑,保护奶
农利益,促进奶牛养殖业的迅速
转型
一方面,针对此次金融危机
生产环节奶农鲜奶销售难的问题,
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尽早制定鲜奶最低保护价,积极
与当地企业对接,确保按保护价
进行收购,恢复奶农养殖信心。
坚决防止淘汰高产奶牛现象的发
生,稳定奶牛存栏,避免奶业大
起大落。
另一方面,政府应善于化危
机为发展机遇,借助金融危机下
优良奶牛品种价格下跌的有利时
机,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补贴等
形式促进奶农进行牛结构调整,
淘汰低产奶牛,提高奶牛单产,
从源头上保证奶农养殖效益。
2009年8月1日,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一周年。近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介绍生猪屠宰管理和“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新成效。
记者:《条例》实施一年来,各级生猪屠宰管理部门开展了哪些工作?
姜增伟:与旧条例相比,新《条例》完善了定点管理制度,充实了明确监督管理责任、加强肉
品质量管理、规范屠宰加工活动、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等内容,对于改善民生、强化行业管理、推进行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一年来,各级生猪屠宰管理部门和广大职工围绕贯彻落实《条例》规定,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深入宣传贯彻《条例》。2008年,商务部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国贯彻《
条例》电视电话会议、全国生猪屠宰管理工作会议,部署贯彻落实《条例》,全面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同时,出台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加强屠宰管理
确保众吃上
“放心肉”□
瞿长福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就新修订的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一周年答记者问
2.鼓励以贴息贷款等形式帮助乳品企业筹集资金,并采取技术性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调控国外奶粉进入中国市场,确保中国奶业的安全发展
一方面,针对乳品企业加工环节资金短缺的问题,各级政府可以协调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对乳品企业的筹资开设方便通道,以政策性贴息贷款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不足、拖欠奶农资金等问题。
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吸取大豆等农产品市场开放的教训,全面摸清中国奶业发展情况,
充分利用W TO 有关绿箱和黄箱政策,合理控制国外奶粉的进口,防止中国奶业被国外奶业巨头所采取的“低价倾销战略”挤垮。一些国外品牌近期也频繁被曝质量问题,这也给中国合理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创造了条件。
3.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恢复消费者信心,如用发放消费券等措施刺激国内乳品消费
“三鹿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虽然严重打击了消费者乳品消费的信心,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对乳品消费的意愿。
一方面,政府、行业协会和
企业等方面要多种措施并举,广泛深入宣传乳制品安全,鼓励大众消费,最大限度地挖掘乳品消费潜力。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刺激乳品消费现实需求。如直接向城市消费者发放国产乳品消费券、政府购买部分乳品发放给农村居民或贫困人等。通过这些措施,增强消费者的热情,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使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变成现实消费者,扩大乳品消费者体,真正做到扩大内需,将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自我消化”。◇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