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6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读准多音字“血”、“着”等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多元解读父与子的“了不起”,抓住父亲的“挖”和儿子的“让”来体会。
    3、 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感悟文本中高于爱的亲情教育带来的影响。
    4、 学会用比较,想象,练习,质疑等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课文。
鞠婧格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解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父亲的内心世界。
    2、 难点是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地震
    同学们,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配乐旁白:地震,一个令人沉痛的字眼,它使一个城市在转眼间变成有一片废墟,它使千万个家庭在一瞬间家破人亡。然而,这种不幸却降临在了1994年的美国落杉矶。出示课文第一节(师读)
    2、 板书:地震中的父与子
    3、 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
    1、学生自读课文
    自由地朗读课文,读读了课文后想想: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火炬之光2法师属性加点    2、检查字词
    阿曼达 砸着 血迹
    3、引出中心句: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滴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精读
    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多么了不起,那么你从哪里看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又从哪里看出了儿子的了不起呢?用“~~”划出来父亲的了不起,用“——”划出儿子的了不起。
    (一)父亲的“挖”
    切入点:一个“挖”字体现父亲的了不起
    交流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父亲的一个动作,让人印象很深,而且十分感人,你觉得是哪个动作?(挖)
    ⑵ 挖了多久?(38小时)
    ⑵同学们,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38小时呢?
    板块一:漫长的38小时:
    策略:比较,感受父亲挖的漫长(写法上:细节描写)
    38小时是多久?(两天一夜多,日以继夜地挖)
    *句子比较: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样改,你觉得怎样?说说你的理解。
    (感受文本在表达上的细节描写,每一段挖的过程,都让人感觉漫长,感受父亲漫长过程中的内心世界。)
    *朗读指导:读出时间的漫长,语调轻缓深沉。
房产证抵押贷款    板块二:痛苦的38小时
    策略:想象,感受父亲挖的艰辛(写法上:略写了人物心理)
邱泽的前女朋友    解读人物身体和心灵双重痛苦
    *理解词语:衣服破烂不堪,双眼布满血丝,到处都是血迹
    *配乐,想象说话:
    父亲徒手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我是歌手 王晰
    挖到8小时的时候,父亲的手臂被玻璃划出个大口子,鲜血顿时涌了出来,他_______________
    挖到12小时的时候,强烈的疲劳占据了父亲整个身体,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到24小时的时候,父亲依然没有到自己的儿子,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到36小时的时候,父亲已经体力不支倒在废墟中,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板块三:危险的38小时
    策略:联系,感受父亲挖时的危险
    *地震的严重性: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消防队长拦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自爆和引爆)
    *地震之后,还有余震,可能再次发生坍塌。
    *警察劝说,说明现场不适合逗留,更别说要挖。
    (指导朗读消防队长和警察的话)
    板块四:内心煎熬的38小时
    想到儿子,但又担心到的是死去的孩子,还担心受伤在家的妻子,身心煎熬。
    板块四:信念的38小时
    策略:质疑,感受父亲挖的信念
    *为什么其他的家长赶到现场,痛哭之后,便离开了呢?难道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吗?(爱孩子,只是略写了)
    过渡:在所有家长都认为没有希望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挖到38小时的时候,从瓦砾堆底下传来孩子的声音,课件展示。(出示ppt)
    (二)儿子的“让”
    1、切入点:一个“让”体现儿子的了不起
    师:儿子的一个动作也不由得让人敬佩,让人感动,你知道是什么吗?(让)
    你觉得这是一种怎样的“让”呢?
    2、质疑:儿子才7岁,按照我们上学的年纪来算一年级都还没上,如此年幼,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伟大的行为呢?背后支撑他做出如此行为来的力量是什么?
    3、指导朗读。
    (三)补充诗歌
    一、写一首诗
    (能写几个就几个,填完后连起来有感情读一读)
    是啊,这就是地震中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_____________的父与子;
    这就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我们都在思考这对父子的行为,我们也深深的被他们伟大的行为而感动,文章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行为却不普通,他平日里对孩子的教育充满承诺和责任,在废墟中又是坚定信念到生还的儿子,此情此景,让我们感受到:人因信念产生爱,因爱而坚定信念。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