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历史教科书中这些字的读音和写法
王爱军  山东省垦利县教育局教研室(257500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8有这样一则材料:“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有位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引用这则材料时,把其中的“藉”错读成,在其演示的多媒体课件练习题中,“藉”也被错打成“籍”。不久前,笔者在《咬文嚼字》20092月号看到一篇题为《草头和竹头》的文章说:“藉,应读jiè,从草,本义是指古代祭祀朝聘时陈列礼品的草垫。……引申指以物衬垫。……现在表示此义的‘藉’与‘借’归并,统一写作‘借’。” 而“籍,本义是指书册、书籍,由于在纸张发明以前,一般以竹简做书册,所以‘籍’从竹。引申指‘人名簿’‘登记’等。人一般都会在出生地登记户口,所以‘籍’又引申指‘籍贯’。”
其实“藉”字有jiè  jí两音,其中藉jiè基本字义为:垫在下面的东西、衬垫、 同“”。还有抚慰、含蓄、 假设、假使之意。而藉 基本字义为:践踏、凌辱,杂乱、进贡等,有时通 藉作姓时,读作。教科书对上述材料中“藉”的注释是“藉,借助。” 其读音当然是jiè,有些师生读作,很有可能是把“藉”与“籍”混淆了。
中学历史老师虽不必像语文老师一样去讲解字词,但历史课堂同样不允许历史老师读错、写(我们结婚了佑荣包括手写和电脑打字)错字。笔者在多次听课视导活动中发现,尽管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对很多生僻字、词加了语音、语义注释,但在历史课堂上仍有一些没有注释或注释不全的字、词,时常被师生读错、写错。现以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以下简称七上、七下)为例,将笔者在听课视导中发现的问题辑录如下,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各位历史老师的注意。
一、容易读错的多音字
七上孙文斌被执行死刑P12“聪明睿智,光被遐荒”。“被”应读,古同“”,意思是覆盖。有些老师错读为 bèi
七上P21“施用炮烙等酷刑”。其中,“炮烙”应读 páoluò,有些老师错读为pàoluò
七上P33“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其中的“燕” 作为古诸侯国名应读作 yān,但很多老师错读为 yàn
七上P47“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其中“论语”作为书名应
读作Lúnyǔ有些老师错读为lùnyǔ
七下P22“唐太宗积蓄力量,终于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xié利可汗。”“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奉他为各族的‘天可汗’。七下P66“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教科书解释:“可汗是北方各族对君长的称呼”。“汗,古代蒙古族对君主的称呼。”而百度百科则解释为:可汗,又称大汗,亦可简称为汗,古代北亚游牧民族柔然、突厥、吐谷浑、铁勒回纥、高昌回鹘、铁勒、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汗国,其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其中的“可汗”应读 kè hán,“大汗”、“成吉思汗”之“汗”均应读作hán。而有些老师则错读为kěhàndàhànchéngjísīhàn
七上P123“后人称《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更无”。七下P38“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七下P81“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劲秀雄健”。 七下P130“其中兰竹画得最出,苍劲绝伦”。四处中的“劲”均应读jìng,坚强有力的意思,有些老师误读作jìn
七下P41“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窦靖童妹妹恋情裳羽衣曲》”。 “裳”,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古时,上曰衣,下曰裳,“裳 应读cháng,“裳”字也写作 后来,衣裳泛指衣服,读作yīshang读轻声,不能单独成词。曲名中“霓裳”与“羽衣”并列,“裳”不能读作shang
七下 P59“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其中“给”应读,意思是供应。有些老师错读为gěi
七下P103“郑成功一面指挥舰队驶进荷军盘踞的台湾城和赤嵌楼之间的海湾”。“赤嵌”是省的一个地名,其中的“ 嵌”应kàn有些师生误读作 qiàn
二、容易写错、读错的形似字
七上P44:“屈原无比绝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汨,读。容易错写为
七上P56:“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嬴”与“赢”都读作yíng,作“获胜”、“满,有余”讲,古同,但作为姓氏却不能混用。有些师生将“嬴政”误写为“赢政”。
七下P104:“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其中“踞”读,本义为 蹲,坐,引申指占据。有人错写为:“据”、“居”等。
七下 P110“清廷特颁发金瓶,规定达赖或班禅转世时,都要将到的几个灵童名字写在象
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掣”读chè 意为拉、拽、抽,“掣签”即抽签,有些老师误读作zhì ,或误写作“挚”利率计算公式
三、历史老师口耳相传的“古语读法”
还有一些字的读音,学术界存有争议,师生不知所从。例如“吐蕃”有些老师读 Tǔ有些老师读Tǔfān。对于吐蕃的字究竟怎么读,是读fān还是读?在今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中,第一道题就引起了争论。据百度百科解释:吐蕃一词,始见于唐朝汉文史籍。蕃,藏语作bod”,为古代藏族自称。根据较普遍的说法,蕃是由古代藏族信奉的原始宗教──“bon)音转而来;也有人认为,蕃意为农业,与卓(bro,牧业)相对。笔者也一直认为吐蕃应读Tǔ,这其实是我的历史老师口耳相传的“古语读法”。
在我的历史老师口耳相传之“古语读法”中还有两个字,却使今日之我不再苟同。一是“大月氏zhī)”中的“月”,一是“前秦王苻坚”之姓“苻” 。关于“大月氏”和“苻坚”,一些老师读作“dàyuèzhīfújiān也有一些老师读作“dàròuzhīpújiān”。尽管字典中的“月”、“苻”只有yuè之音 ,但多年来,我还是按照我的历史老师所授,把这两个字读作ròu吴绮莉照片,并且自以为是地多次给别人纠正这两字的读音。年轻教师问其缘由,笔者曾回答:这是我的历
史老师教的,是古语读法。
后来,笔者查阅有关资料,才知道自己对“月”、“苻”这两个字所谓“古语读法”的“纠正”,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月氏的字旧读作,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是误读。有人认为在古汉语里面,月与肉的意思相同,其理由是:凡是与肉有关的东西都要带字旁(也叫肉月),例如:腰、背、肢等。其实在楷书出现以前,两字写法并不一致,意思也不相同,月当然也不能读作肉。只是后来经过汉字字体演变,在楷书中,作为部首的“肉”简化为“月”,二者写法一样了。《说文解字》中乃是形似而不同的两个部首。可见,在“古语读法”中,“月”与“肉”就是两个读音、含义不同的字。新版的《辞海》已经将月支读音纠正为 多数史家认为,“月氏”国就是《逸周书》及《管子》中所记载的“禺氏”国。禺、月实际是同一外来语音的不同译写。因此,“大月氏”应读作dà yuè zhī
苻姓,本来自于蒲姓,“蒲”读作。第一个以苻为姓的人,是南北朝时期所谓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前秦之祖蒲洪。蒲洪是氐族人,世代都是西戎的酋长。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以后,四方兵起,雄割据,蒲洪被氐族推为盟主,称霸一方。后有人劝蒲洪称帝,他迷信谶文,
据说,当时的谶文中有艸(即字)付应王之语,正巧其孙蒲坚身上有艸付二字映出,蒲洪认为此乃天意,遂改姓为苻”(读)。由此可见,苻坚幼年时确实姓蒲,但其祖父已经改蒲为苻,前秦王苻坚当然姓“苻”,我们不必再还原其祖先之姓“蒲”
还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姓氏,草字头的商会的作用“与竹字头的是两个姓氏, 他们的来源不同,血脉各殊。但这两个字正如前面所列“藉”与“籍”、“踞”与“据”一样是形似字,经常被人混为一谈,也有被师生写错的现象发生。
注:本文发表于《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