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谭卫红
一、课标要求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研习教材重难点
(一)主干知识梳理
1、新文化运动
背 景 | ①政治方面: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②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③思想方面: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实行独裁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
兴起标志 |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
主要阵地 | 《新青年》 |
主要活动基地 | 北京大学 |
主要内容 |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意 义 | ①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②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
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五四运动前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指出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及影响,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五四运动后
传播方式 | 表现 |
著书立说 | 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其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
成立团体 | 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如北京的“马克思学术研究会”、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等 |
唤醒工人 | 党的早期组织通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 |
(3)影响
①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为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奠定了基础。
(二)重难疑点探究
新文化运动前期与后期的比较
(1)共同点:从性质上看,前后两个时期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从领导者上看,前后两个时期有些领导者是相同的;从形式上看,两个时期都是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的,同时都经过了长期激烈的争论;从作用上看,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都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
(2)不同点:①从性质上看,前期属于纯粹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则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②从领导者上看,前期是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来倡导的,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后期有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继续领导,但这些人已经转化为具有
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或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又加入了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如等。③从内容上看,前期主要是追求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新道德;后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④从阵营上看,前期思想主张较为一致;后期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引起了一些
争论,尤其是问题和主义之争,使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⑤从范围上看,前期主要局限于局部地区、少数知识分子;后期则进一步扩大了区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运动当中来,而且马克思主义还和工农运动结合起来。⑥从作用上看,前期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到了一定的社会启蒙作用;后期影响深远,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
三、探究解题新思路
例1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这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哪方面的内容
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研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中的“言之有物”“讲求文法”可知是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内容。答案 (B)
汤镇宗主演电视剧例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所具有的突出特点
A与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B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C由俄国传入中国 D为无产阶级所接受
研析: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他们深入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后,李大钊等人进一步深入到工人中去,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因此,答案(A)
例3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收集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表格。
社会思潮 |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 主要原因 |
填志愿怎么填洋务思潮 | “中体西用” | |
维新思潮 |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 |
新文化运动 | ||
文艺复兴 | ||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研析:回答第(1)问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信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二是注意题中的示例;三是看清题目要求,语言尽量简练。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
社会思潮 |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 主要原因 |
洋务思潮 |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战争失败的刺激 | |
维新思潮 | 赵丽颖替身李可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 |
新文化运动 | “打到孔家店” |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民主政治;西方自由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 |
文艺复兴 | 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 天主教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
(2)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例4 1942年3月30日,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陈独秀
A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创办《青年杂志》 C发动学生运动 D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研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的“总司令”一词可知A正确。B、C是A的具体表现;建立党的早期组织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故排除D项。答案(A)
例5 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
研析:B、C、D三项思想都未超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学说。1929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的立场已经右转,因此题干材料中所说的“过火”思想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答案(A)
四、当堂作业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最主要的历史条件是
A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 B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新派的缺陷
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
2、假如你是一名热心名胜古迹的业余导游,在向游客介绍北大红楼旧址时,下列不能出现在你的讲解中的内容是
A这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的旧址 B现为新文化纪念馆
C“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其灵魂 D1917年蔡元培出任校长
3、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关键因素是
A蔡元培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B北京大学的办学体制完备
C《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D陈独秀、李大钊等在北京宣传新思想
4、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A《新青年》 B《少年中国》 C《青年杂志》 D《每周评论》
5、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
A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民主与科学”逐步深入人心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6、新文化运动使中国近代思想界得到了空前解放,其表现有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③促进了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弘扬 ④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下列文章与介绍马克思主义无关的是
A《庶民的胜利》 B《敬告青年》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8、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途径有
①发表文章 ②利用讲坛 ③进行思想论战 ④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A 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9、请观察下面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严复及其翻译的天演论 陈独秀和《新青年》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创新成果丰硕
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俞承豪朴信惠9 |
答案 | |||||||||
10、追求政治上的民主和独立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代表人物 | 思想主张 | 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
爱情短信笑话魏源 | ||
康有为 | ||
陈独秀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