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宣传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气候变暖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以新文化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鲁迅《狂人日记》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2)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口号(两面旗帜):“民主”“科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2、意义: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扩大: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但遭镇压并多人被捕。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4、影响: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真理,振兴中华,反帝反封建
因为我不知道下辈子是否还能遇见你是什么歌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
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组织基础: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2、成立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3、概况: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参加大会的代表有、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会议内容:
(1)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2)中心任务: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3)领导机构: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5、成立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A.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B.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C.新的奋斗目标——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
6、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概况: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工人运动。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2、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A、时间:1923年2月
B、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C、结果: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
D、意义: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3、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第15课 北伐战争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贾静雯绯闻2、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黄埔军校: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1、目标: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柯正东2、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3、战役:汀泗桥、贺胜桥。
4、战果: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5、工农运动: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最终取得胜利。
6、北伐军能够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作战方针正确
(2).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3).官兵英勇奋战、共产党员先锋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众的配合和支持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叛变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苗苗2、统一全国: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第16课 开辟井冈山道路
一、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 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为保存革命力量,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3、建立根据地:1927年10月,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1927年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为中国到的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5、胜利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部队与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6、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启示:照搬苏俄革命的经验,通过城市武装起义,以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022杭州亚运会
三、工农武装割据
1、概况: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2、典型:在全国各地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中,以红四军为主在赣南、闽西建立的 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
3、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长征原因:由于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长征的开始:(1)开始时间:1934年10月
(2)出发地点:江西瑞金
3、长征经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惨重,强渡乌江,攻克遵义。
4、历史转折: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地点:贵州 。
(3)内容:①结束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领导 ②肯定了的正确主张 ③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意义:确立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主要军事行动:1、 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2、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3、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2、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历史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长征精神:大无谓的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5、长征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突破四道防线→突破湘江→渡过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会师→三大主力红军甘肃会宁会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