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综合各方资料,加上作者个人经验所得,应该算目前比较全面的版本了。
先来个综述:
打口 C D 即国外正版CD,这些CD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到中国,最多的一种形式是以废塑料名义被进口,几乎全部来源自欧美。
为什么被称为打口? 举个例子,比如BMG唱片公司预算销售某乐队专辑500万张,但由于某些原因,很多没有销售完,对于国外唱片公司来说,降价销售是完全不可能的,大量库存又会浪费大量财力和物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直接切口、钻洞、激光、化学等方法销毁(由此不难理解,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时那些资本家的做法)。在这销毁过程中,由于制作CD的塑料盒都是一些高品质的化学纤维,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这些被“销毁”的CD就被以废塑料的名义进口到中国。其实在销毁过程中,由于技术原因、进货人的要求和走通关系(国人的特长),只有部分CD被完全销毁,余下的各式各样CD就被称为打口CD。
真正追求自由音乐的人们没有一个不听打口的。这些音乐本身完整,CD音质也是最好的,只是不幸地被赋予了一种扭曲的形式而已。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这种形式的CD存在,既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爱好者的运气,也可以说是中国音乐爱好者的悲哀。
撇开大多数没引进的专辑不谈, 为什么原版CD音质比国内引进版更好? 其实并不是所谓的技术问题,是故意而为。CD并不是纯数码制作的,无法像DVD那样完全数码转录,因此模拟转换过程中肯定有音质上的损失。所以,制作优秀的盗版DVD的音画质量和原版的毫无差别,但是盗版CD的音质由于在模拟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就远不如原版CD了。
正如前文所说,引进版CD是故意降低音质的。其实这不是国内发行商的问题,而是原唱片公司。
以港台为例。内地的唱片公司在制作CD唱片时的技术和投入确实不如港台,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原因,国内的压盘流水线基本也多是德国或是美国进口的(国内还不具备制作高质量流水线的能力),在设备上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导致引进版音质低质量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在制作过程中,而是由于先天不足。比如某个港台歌手出版了一张专辑,然后港台的唱片公司就要向世界各个国家引进这张唱片的公司提供母带,而这些母带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按质量分为一级母带,二级母带或三级母带,港台当地自然是使用质量最好的一级母带压盘了,而提供给内地的可能就是音质最差的三级母带。
水浒人物结局
为什么要这样做?说简单点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众所周知,流行音乐引进版的定价是十分低廉的(一般都是十几元),而原版的定价相对又是比较高的(至少也要十几美
元),如果两者的音质差别不是很大的话,很有可能就造成内地廉价的CD被非法返销到港台和其它地区,而造成倾销。为了以防万一,港台的发行商在派发母带时会按照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的差异(也
就是定价的区别),而提供不同音质的母带。
三步上篮是哪种球类项目的动作
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CD中,即使是在纯数码的DVD上也很普遍,在内地的DVD市场引进过程中,香港的电影公司在内地发行DVD时,都会要求内地引进公司削弱画质,或去掉粤语的原声音轨,这也是为了防止非法返回倾销的发生,所以也造成了6区DVD的素质普遍不如3区DVD的原因。
其实港台发行公司这样做,也是为了保障港台地区花高价买原版CD的歌迷的权益,毕竟是物有所值,如果质量一样,港台的歌迷不是就吃亏了。而且内地一些高价的引进版CD的质量也还是不错的,就是母带相对质量好点,说到底“一分钱一分货”在CD上确实是个真理。
但有一点必须澄清的,就是 引进版并非一定比不上原版 ,只要价格差不远,音质一般都是相近的,有的引进版甚至包装更加精美(如日版的许多国外专辑),或碟片的质量更好。
1. 针对CD质量的说法:共6大类
纯原 : CD、封面和封底都完好无损。这类盘跟在国外时几乎一模一样,自然最贵。佩内洛普 克鲁兹
(= =估计是很难碰到了,吾那一天要是有碰上,一定不惜血本,并永久性纪念这一天!)
口原 : CD完好无损,封面和封底是打口的(如打在左边且口浅,则只有封底有口,反正就是口没打到CD)。
(嗯,欧美的这种碟时不时会有些,原版的,日版这种碟就很多了。)
口盘 : CD、封面和封底都是打口的。有的损歌有的不损,视具体情况而定。口也有粗细之分,甚至还有不同的打法。播放口盘对CD机有损伤(光盘转动不平衡,表面亦不平整,会挂伤光头,即便不播放被打口的地方)。
吴克陈语安分手(- -这种我买过,因为读碟是从最中心往外一圈一圈读的,所以有些专辑录完,盘还有剩,打到外缘没有大碍,但专辑内容要是多,就会让你纠结了,不过老板也会便宜卖。)
眼原 : CD完好无损,封面和封底是扎眼的(眼“刚好”扎在CD中间或外围,反正没伤到CD,不知是无意还是故意)。
眼盘 : CD、封面和封底都是扎眼的。有的损歌有的不损,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市面上的眼盘都不损歌,原因见下面的总结。播放眼盘对CD机有损伤(光盘转动不平衡,表面亦不平整,会挂伤光头,即便不播放被扎的地方)。
压路盘 : 是用碾压方式销毁,其中逃过一劫的CD。因为压路盘非死即生,所以没有是否原盘的说法。一般来说压路盘少有完全不变形的,但品相都不怎么样,封面封底也不整
洁,不建议购买。
总结 : 市面上价格由高到低依次是纯原、口原、眼原、压路盘、眼盘、口盘。市面少有损歌的眼盘的原因是本身眼盘就太便宜了(一般1~10元,尖货也有30元左右的,恶意炒作者排除在外),把损歌的眼盘拿出来卖简直是奸商。
2. 针对CD来源的说法:共3大类
哭泣的拼音美版 : "Made in U.S.A."。美版数量多,但大多数主流歌手(相对于打口CD爱好者来说)来自美国(强势文化……),导致美版仍然不便宜。但一般来说品相不是极好,而且美国对废弃CD的处理较统一,导致纯原也不是很多。
(= =我就没好命碰到过,倒是抱回家辛德勒的名单的台版,哇,那个BOX叫一精美哇!可见美版一区的货有多大的收藏价值!)
欧版 : "Made in EU/EC/Germany/France/Austria"等等。质量参差不齐,因此价格处三种最低。欧版不少都是原封的,甚至连价格标签都有,因为欧盟国家众多,更没有采用统一处理方法,大部分国家没有专门的打口设备,很多欧盟国家原封不动地将CD运来。
日版 : "Made in Japan"。日版最大的优势是制作精美,碟片和壳子质量都是最好的,而且几乎每张专辑都夹送歌词本,附有原文和翻译(翻译是日文的,对我们没什么意义)。由于质量原因,日版的价格比欧版高,近年来不断向美版看齐。好像也很少看见日版的打口,原封的倒是不少。
(哈哈,我现在一般都买日版碟,不过日版碟绝对是日本歌手多了,要想到欧美的基本不可能。但确实都是完整的,好多好多!其实都是made in china,运出去再运回来。)
总结 : 一般来说“原版”(相对于具体歌手)价值是最高的。但各版本有各自优势。其实3大类里面还可以再细分,如加版(Made in Canada),澳版(Made in Australia)等等,具体得看条形码。
3. 针对CD的其它说法
品相 : CD的新旧程度。一般只针对CD本身,不排除有吹毛求疵者对封面、封底甚至外壳挑三拣四。
打磨 : 就是翻新啦……由于亲眼目睹多次打磨过程,个人严重不推荐。打磨过的盘尽管看起来没什么划痕,但会有一些不明显的小点。
封条 : 贴在CD上部的贴条,印有专辑名称,版本等等。好像只有美版有封条。有些卖家在吹嘘自己的CD是从国外购回时就是以封条证明,大概是因为刚出厂的CD没有封条吧。实际上打口CD中很多也是有封条的。
侧标(边纸) : 在CD外壳左侧的纸条,印有CD售价、内容简介等等。一般出现在日版、港版、台版等。有着独特意义,卖家一般都没有丢掉这张纸条。
见本品 : “见本品”是相对于“通常盘”来说的,即非卖品的意思,作为宣传及试听用。内容与正式专辑基本相同,有时会缺少一
些赠品。日版独有。通常这种版本的CD封底以及光碟内圈都印有或贴有“见本品、见本盘、Sample Loaned”等字样,使其与正式发行版CD区分开。听说见本品更有收藏价值,因为日本境内的见本品极少(非卖品谁敢拿去卖),但实际上在我们这边是没什么价值的。个人看来,如果没有特殊要求,见本盘更加值得购买,因为没什么人会仿制见本品。
卡特莉娜 卡芙
白板盘 : 比较少见的说法,同样也是宣传用CD。“白板”即封面或外壳是白的。日版独有。一般来说,内容不同于正式专辑,加上数量不多,因此倒是有点收藏价值。
中古盘 : 日本有不少店专收二手CD,除了外壳比较久,品相还是不错的。日版独有。所谓“中古盘”只是对来自这个途径的CD的称呼,没有特殊意义。
脏标 : 这是很本土化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辨别一些CD是Explicit Version还是Clean Version的一个标志。很多国家是言论极度自由的,歌曲里面少不了情暴力等内容,因此一般来说此类专辑分有两个版本,Explicit就是完整版,相对来说Clean就是过滤版,对不健康内容进行了消音。实际上Clean Version是没什么大价值的,因为是残缺版。对于需要区分版本的专辑来说,脏标一般打印在CD封面,但也有部分公司的脏标是打印在外壳的,还是一部分是根本没有脏标的,内容却没有过滤(也就
是说其实只有一个Explicit版本)。
其它 : 如有些CD封膜或外壳上面的贴纸,这些都是CD的“配件”。对于珍贵的原版CD来说,不少人买到之后,并不会把这些贴纸扔掉。有的人会剪下藏起,有的人会撕下封膜上的贴纸重贴到外壳上面,收藏者大都这样。
总结 : 打口CD要靠缘分,过多的要求会让人错失机会,一句话:这种东西 可遇而不可求 。
骨灰级CD发烧友应该都知道了,希望对喜欢偶尔听听CD的友友也有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