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祭祀-传统祭礼(8)
传统祭礼:⽂化⾎脉的延续2017-11-01?李宏利?传统祭礼:⽂化⾎脉的延续⽂/李宏利?晜??朱熹特别强调要重视祭礼,认为“盖⼈之⽣,⽆
不本乎祖者,故报本返始之⼼,凡有⾎⽓者之所不能⽆也”。??祭礼告诉了“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作为传统社会的主流
⽂化形态,也是我们中华⽂化⾎脉延续的重要途径。??“你是谁?你从哪⾥来?你到哪⾥去?”门卫简朴的⽇常三问恰是哲学的三⼤终极问题。对
此,西⽅哲学喜⽤逻辑推演,⽽中国⽂化则擅长践⾏体悟。若识得中国传统祭礼,这三个问题⾃然引刃⽽解。??所谓“祭礼”,就是祭祀或祭奠的
仪式。《礼记·祭统》云:“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云:“凡治⼈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孔⼦认为礼得之于天,效法于
地,配合⿁神,贯彻到丧葬、祭祀、加冠、结婚、朝会等各种活动中。只有遵循礼,才能治⼈,才能治理好天下国家。“五礼”(吉、凶、军、宾、
嘉)中的吉礼就是祭祀之礼,古⼈认为天地、宗庙、神祇关系到国运之兴盛,宗族之延续,故排列在五礼之⾸。??祭礼不仅是⼈与天地、祖先沟通
的桥梁,⽽且是跨越时空的活态媒介。在祭祖活动中,祭拜者、祭拜对象、祭拜仪式的规定与指向恰恰应对了“哲学三问”,或许正是因为解答了⼈
⽣的终极问题,所以“祭祖”礼仪⼀直长存不衰。可以说,祭礼告诉了“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作为传统社会的主流⽂化形
态,也是我们中华⽂化⾎脉延续的重要途径。?天地神灵之祭?传统祭礼内容繁复,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即天地神灵之祭与祖先⼈⿁之祭。天地神
灵之祭就是祭祀天地、⽇⽉、星⾠、⼭川、湖泊等⾃然神灵。按传统礼制,普通⼈不具备祭祀神灵的资格,只有⼀定品级的贵族官员才可以祭祀神灵
。《礼记·曲礼下》⽈:“天⼦祭天地,祭四⽅,祭⼭川,祭五祀,岁遍。诸侯⽅祀,祭⼭川,祭五祀,岁遍。⼤夫祭五祀,岁遍。⼠祭其先。凡祭
,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其所祭⽽祭之,名⽈淫祀。”可见,只有天⼦可以祭天神地祇,祭四⽅五岳四渎之神,祭⼭川之神
,祭户神、灶神、中霤神、门神、⾏神。诸侯、⼤夫的祭祀权利逐步缩⼩,⼠⼈则只能祭其祖先。僭越⾝份,对不该祭祀的神灵进⾏祭祀,被称作“
改装车能过年检吗淫祀”。??远古时期,我们的先⼈以为天地、⽇⽉、风⾬、雷电等⾃然现象背后存在⼀种超⾃然的神秘⼒量,此种⼒量可以让四时更替,⼭河变换
,主宰世间万物的⽣死命运,于是将这种超⾃然的存在称为上帝。为了垄断与上帝及其⾃然神灵的沟通,祭祀神灵的权利就被特权阶层所掌控,这就
是所谓的“绝地天通”。在这个时期,绝⼤多数⼈被剥夺了与神灵交通的权⼒,庶民祭拜神灵就是“淫祀”,不仅⽆福,还会受到⼀定的惩罚。??
虽然如此,因⽣活的苦难以及原始⿁神信仰⼼理的潜伏,百姓祀神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特别是在远离王权的区域。“未有君长,俱事⿁神……”(《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即是关于“巴⼈”尚巫敬神的记载。唐柳宗元认为“⼒不⾜者取乎神”,揭⽰了民间祀神的必然性。鲁迅指出:“中国
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汉末⼜⼤畅巫风,⽽⿁道愈炽。”两汉民间巫者充斥,巫⿁淫祀盛⾏。淫祀作为礼乐⽂明的对⽴物破坏了国家正
常祭祀秩序,冲击了国家所尊神灵的独尊性和神圣性。淫祀使得神灵名⽬⽇趋繁杂,祭祀仪式难以按照严格的等级进⾏,威胁到王朝的统治。为了维
护王朝的稳定,历代统治者都竭⼒主张整顿和禁绝淫祀。禁绝淫祀是为了确保官⽅对祭祀权⼒的垄断,不仅可以增强官⽅权威,促使民间依赖⿁神向
依赖官府转变,⽽且清理了⿁神信众体,防⽌“长乱积惑”,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治秩序。??淫祀是民间根据避祸禳灾、求福求财的
需要⽽设⽴的祭祀,具有顽强的⽣命⼒,有些民间祭祀还有利于朝廷的统治。依据“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灾
则祀之,能捍⼤患则祀之”(《左传》)的原则,统治者不仅默认⼀些祀典外的民间神祇,个别神灵还进⼊了祀典,享受官⽅祭祀。如江南苏州地区
的⾦总管、刘猛将等神灵在明代本来均为民间⼟神,遭到过正统⼠⼤夫的攻击,可后来却纷纷被列⼊祀典。??佛、道教的兴起与发展为民间祭祀提给自己一句鼓励的话
供了合法性保护,许多祀典外神灵被纳⼊佛、道教的神灵系统。儒、释、道三教合流也使各种神灵祭祀具有了官⽅认可的祀典意义。当然,由于民间
⽣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新的神灵总是不断地产⽣以适应⼈们精神⽣活的需要,⽽这也正是传统民间信仰与民间祭祀长期存在的必然规律。?祖先⼈
⿁之祭?天地之祭关乎神灵信仰,具有宗教的属性,⾃然从形⽽上的层⾯解答了⼈的本原和⽣活的意义。但由于⼈神隔离,特别是对神灵祭祀的限制送梳子的含义
,⼈神关系与⼈祖关系相⽐⾃然疏远了很多。⾃上⽽下的祖先⼈⿁之祭成为真正影响国⼈的核
⼼⽂化。祖先崇拜是中国的⼀种古⽼⽂化,古⼈认为先
祖是类之本。正如《荀⼦·礼论》所记:“礼有三本:天地者,⽣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此外,古⼈深信灵魂不灭。如
此,经由儒家的提倡和推⾏,祭祖成为传统中国⽇常⽣活中的⼀种仪式性⽂化。祭祖如同传统中国的⽂化基因,它携带着远古⽂明的记忆,裹挟着东
⽅⽂化的智慧,⼀直延续⾄今。⽆论是外来佛教的因果转世,还是基督宗教的上帝创世,都难以撼动它在国⼈⼼中的地位。从2008年起,我国将
清明节定为法定节⽇,这从法律和制度层⾯对民间祭祖给予了肯定与⽀持。??根据⽂献及考古资料,⼤约从西周起,祭祖与祭上帝并列,确⽴了敬
天尊祖的观念。《礼记·王制》记载:“丧从死者,祭从⽣者。⽀⼦不祭。天⼦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七。诸侯五庙,⼆昭⼆穆,与太祖之
庙⽽五。⼤夫三庙,⼀昭⼀穆,与太祖之庙⽽三。⼠⼀庙。庶⼈祭于寝。”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祭祖仪式。因秦灭学,礼学遭到极⼤破坏,
汉儒虽然努⼒恢复传统礼仪,但重新缀辑的礼仪著述难与先秦古礼相媲美。??⾄宋代,被保留下来的汉儒礼仪著述更是寥寥⽆⼏。为解决宋代礼俗
⽭盾的社会危机,恢复传统礼仪⽂化,名儒朱熹先后编写了《祭仪》《古今家祭礼》《家礼》《仪礼经传通解》等多部礼仪著作。朱熹特别强调要重
视祭礼,认为“盖⼈之⽣,⽆不本乎祖者,故报本返始之⼼,凡有⾎⽓者之所不能⽆也”。通过祭祖来“报本返始”是做⼈的基本要求。出于对祭礼
普世化的期待,朱熹提出“庶⼈⽆庙,可⽴影堂”。其祠堂之制显然未违宗法旧制,但有关祠堂可祀四代神主的主张,实际是将“五世则迁”的“⼩
宗”之祭落实到民间社会。尽管朱熹把始祖及先祖排除在祠祀之外,却⼜认同以墓祭的形式举
⾏“百世不迁”的“⼤宗”之祭,以抒发慎终追远、尊
敬孝穆的情操。??明嘉靖宗庙祭礼改制推动了明代社会祭祖礼仪的变⾰,始祖祭祀取得合法性。⼤宗祭祀逐渐转变为以始祖为重点,⽽⼩宗祭祀亦
逐渐打破宗法和《家礼》的限制,蜕变为⼤宗祭祀。庶⼈虽不得⽴家庙,但可以通过联宗⽽加⼊兴祠祭祖的活动。??清代以“礼以义起”,肯定民
间祭祀始祖,突破朝廷只祭⾼曾祖祢四代的限制。民间追祀⾼祖以上的始祖,亲尽不祧,祭祀远⾄⼗⼏代,甚⾄⼏⼗代,嘉道间学者李兆洛说:“今
庶⼠家宗祠,动辄数⼗世,族之繁者,⽊主⼏⽆所容。”??上⾄天⼦,下⾄庶民,虽然祭祖的礼仪、⽂辞、名称、器物繁杂有别,但以礼事亲的本
义是⼀致的。经历代儒家的提倡,事亲的“孝”与事君的“忠”相结合,家国成为⼀体,对⽗母、祖辈的“亲亲”、“尊尊”也转化为对君师、朝廷
张雨绮几个宝宝的“精忠报国”、“尊卑有别”。可以说,祭祖所塑造的民俗风尚有助于公德的树⽴,也有助于国家的治理。曾⼦⽈:“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慎终”为“丧”,“追远”为“祭”,如果能做到对死者慎重举⾏丧礼,并在⽇后定期举⾏祭礼、不断追思祖先,那么,社会
道德风尚就能够渐渐笃厚起来。?祖先祭拜礼仪?传统社会中,家国、忠孝、⽣死、荣辱,等等重⼤的⼈⽣。?价值都与祖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常⽣活、岁时节⽇中的祭祖活动更通过⼀整套严密的仪式程序影响着⼈们的世界观、⼈⽣观及其伦理道德。因此,祖先祭拜礼仪有着丰富的内涵与
冷藏室结冰是怎么回事规范。?(⼀)祭祖的内涵??祭祀在外有礼法,在内有涵义。就祭祀的次数⽽⾔,不可太过频繁,因为次数太多就易⽣厌烦;同理,次数也不能太
少,因为次数太少⼜容易忘记。所以圣⼈遵照天道,根据季节的变化,规定了⼀年四祭。??据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记载:“古者岁四祭
。四祭者,因四时之所⽣孰,⽽祭其先祖⽗母也。故春⽈祠,夏⽈礿,秋⽈尝,冬⽈蒸。此⾔不失其时,以奉祀先祖也。”古⼈⽐较重视春秋两季的
祭祀。春天,万物复苏,阳⽓聚拢,祭祀中也仿佛将亲⼈迎接回来⼀般,内⼼喜悦,所以会奏乐;秋天,草⽊凋零,阳⽓返⽽阴⽓重,祭祀中仿佛⼜
将亲⼈送⾛,内⼼悲哀,所以⽆乐。按照祭礼,感念亲⼈有⼀套⽅法,即通过想象亲⼈在世的⾏⽌,使亲⼈完全回到⾃⼰现实的⽣活中,如同道教的
“存想”修⾏⼀般。“见到”亲⼈⼜会引发“凄怆”、“怵惕”,这是⼀种互动的效果。??古礼也⾮常重视⽗母的忌⽇,认为忌⽇当天如同亡亲的
⽇⼦,除了想念⽗母外,不敢有⼀点私⼼杂念做其他的事。这⼀天就如同在办理⽗母的丧事⼀般。由于每年都有⽗母的忌⽇,故⽽,孝⼦有终⾝之丧
。所谓“君⼦⽣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弗辱也”。(《礼记·祭义》)“思终⾝弗辱”的意思是,敬养⽗母、敬享⽗母的⼼⼀刻也不能遗忘,⽽
是应该思虑如何能守住孝⼦的本分,好好地孝敬⽗母,所以说“君⼦有终⾝之敬,君⼦有终⾝之哀”。??祭祖是⼀种⾃尽其敬的⾏为,举⼿投⾜,
都要必恭必敬。所谓“孝⼦之祭也,尽其悫⽽悫焉,尽其信⽽信焉,尽其敬⽽敬焉,尽其礼⽽不过失焉。进退必敬,如亲听命,则或使之也。”(《
礼记·祭义》)“尽其悫”、“尽其信”、“尽其敬”、“尽其礼”,这都是在讲存于⼼中的精神感情没有不
尽到极点的。孔⼦的“祭如在”,就是
讲祭祀过程中如同先⼈真的在场,孝⼦的⾏为举⽌如同是在执⾏先辈的命令。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孝⼦的祭祀之道。?(⼆)祭祖的程序、仪容??
祭祖前要做好准备,进⾏必要的预备性礼仪,主要包括散斋和致斋两部分。散斋七⽇,可以在斋室外进⾏,七⽇内不御、不乐、不吊;致斋三⽇,在
专门的斋室进⾏,主要内容就是思念死者⽣前的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等五个⽅⾯。致斋于内,让祭祀的⼈专⼼于所思之⼈;散斋于外,防
⽌外⾯事物的⼲扰。通过三⽇的斋戒,因其专⼼致志地思念,祭祀之礼必定了然于胸,就像真的看到了所要进⾏的祭祀。即“致齐于内,散齐于外。
齐之⽇,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乃见其所为齐
者”(《礼记·祭义》)。??在神位前奠置祭馔时,孝⼦
⼀定要做到“容貌必温,⾝必诎,如语焉⽽未之然”,因为先⼈已开始享⽤祭品,孝⼦更要谦恭谨慎,如同在他们⾯前侍奉听命。祭祀完毕,即送别
先⼈后,尽管其他助祭都出去了,孝⼦依然要谦卑安静地站⽴在那⾥,思念亲⼈,就像再也看不到他们了,以此来表达孝⼦的送别之意。??不仅如
此,等到整个祭祀仪式结束后,孝⼦仍然是满怀思念,望眼欲穿,就像亲⼈还要回来⼀样。所以在⾏为举⽌⽅⾯依然同祭祀时⼀样,⾏必恐,⾝必诎
,⽴必卑。思虑不违亲,⽿⽬不违⼼,⽇常⽣活中不敢有任何过失。如此,⽅能做到“事死如⽣”,也算真正符合祭祀的真义。??荀⼦⽈:“祭者
、志意思慕之情也。忠信爱敬之⾄矣,礼节⽂貌之盛矣,苟⾮圣⼈,莫之能知也。圣⼈明知之,⼠君⼦安⾏之,官⼈以为守,百姓以成俗;其在君⼦
以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事也。”(《荀⼦·礼论》)尽管对于圣⼈、⼠君⼦、官⼈、百姓不同的主体⽽⾔,祭祀有着不同的意义与价值,但
表达“思慕之情”,寄托“忠信爱敬”则是不变的主题。??祭祀的过程是“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奉承⽽进之”。最终达到“谕其志意”的⽬的。在这整个过程中,祭主的⼀举⼀动都关涉到与祖先亡灵的交感,“有见乎其位”、“有闻乎其容声”、“恍惚以与神交明交”,只有祭主感知到与祖先亡灵的交感,“祭”的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当然,这种庄严肃穆并具神秘⾊彩的祭祀仪式本⾝也充满了教化的意味,让后⼈在潜移默化中秉承“追养继孝”的传统美德。??传统祭祖对今天的⼈们来说,确实显得繁缛难解,特别是对祭者的⾏⽌要求,更显得苛刻并充满了神秘⾊彩。但是如果你思考“哲学三问”这样的终极问题,不也要⾯临神秘与宗教的元素吗?⽽我们的传统祭祖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确更显⼈⽂的情怀。
>中秋节句子短句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