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慧丽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 210094)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5G 技术的普及,短视频用户数量不断上升,制作内容也丰富多样,其中,审丑类短视频成为一大流行趋势,本文以抖音为例,从平台、受众、发布者三个层面研究审丑类视频走红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该类视频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短视频;审丑现象;抖音
一、审丑的概念
“丑”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引申意是指人相貌难看 ,亦指“不好的”“污 秽”等含义,审丑的概念众说纷纭,大概分为两个学派。一种认为“审丑”是与“审美”相对立的一种特殊的美学范式;另一种则认为 “审丑”是从特殊的角度欣赏“丑”,认为“丑”是一种特殊的美,本文研究审丑概念倾于前者。
二、抖音短视频审丑现象产生原因分析
1、 利益竞争,平台助推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和5G技术不断普及的背景下,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火爆全网。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短视频用户数量达到8亿,月活跃用户增长率达到了53.6%。这意味着以抖音为代表的众多短视频平台挤进了互联网行业。抖音利用其低门槛和快速传播特点,将底层的青年们聚齐起来,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这些因素为审丑现象提供了生长环境。于是,在抖音平台上,我们看见了一批靠卖丑迅速走红的用户,比如凭借“年轻人不讲武德”等走红的马保国,每次视频中穿着邋遢,喊着“一给我里giao giao”的GIAO哥、说一系列匪夷所思而又令人发笑的言语的郭老师。
在新媒体时代,媒介平台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是与商业资本相结合,它们想尽各种办法来获得更多资本的青睐,以求在互联网行业这个蛋糕中,分得属于自己的一块。不断吸引流量,再通过商品交易等形式实现流量变现,成为媒介平台主要盈利方式,争夺流量成了各大平台的目标。随着短视频市场的下沉,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用户,更乐于接受通俗化、趣味性的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审丑类短视频的发展空间更大。抖音想保住自己的现有用户并获取新的用户,也会加大对审丑类短视频曝光力度,助力深受关注的审丑类视频,从而加强用户对平台的黏性。
2、 受众具有审丑的需求
抖音短视频中,审丑视频进入了“全民狂欢时期,”尽管对审丑视频发布者个体而言,经历全网爆红后,
杨幂霍思燕很长时期便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视频点赞量处在几万和十几万之间,但在宏观上,审丑类视频点赞量庞大,甚至每个时间段都出现了代表性的审丑类视频主播。有市场就意味着有需求,受众的审丑需求主要有三个原因:一、缓解生活压力。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受众面临着不同的压力,利用大把时间去解压对多数人来说已成奢侈,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刷短视频已成受众解压的方式之一。其中,审丑类视频具有通俗化和娱乐化的特点,能为受众带来短暂性的快乐时光。二、减轻审美疲劳。如今,抖音的标语“记录美好生活”时常被调侃成“记录别人美好生活”,短视频中清一俊男靓女,以颜值出圈的网红不计其数。同时也衍生出网红产品,诸多化妆教程和带货类型的短视频层出不穷,使得受众出现了严重的审美疲劳。受众转而对草根的、通俗的审丑类的短视频产生青睐。穿着紧身衣,化夸张的妆容,以奇异的姿势拍摄踢腿动作的“脚艺人”,“好嗨哦,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抖音达人“多余和毛”,在一个短视频中所说的台词,自创一套语言的“迷人的郭老师”等等。三、出于猎奇心理。快手目标用户定位为三四线城市,地位低和学历低的年轻人,抖音用户定位最初则为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他们有着更高的学历和审美需求。更多时候,其受众带着猎奇心理,不是以批评指正的方式看待审丑类视频,而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观赏着底层青年的滑稽表演。
3、 发布者通过自我呈现以求身份认同
抖音审丑类视频发布者多为处于三四线城市的青年,由于社会阶层较低,他们一直处于主流社会的边缘和话语缺失的状态,而随着互联网发展,进入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软件给予他们呈现自我的可
能。正如欧文·戈夫曼提出的自我呈现和“拟剧理论”所说,拥有众多受众的平台抖音,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搭建好的舞台作用,发布者拍摄审丑类短视频的过程就是表演和自我呈现的过程。他们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一种更为夸张的神态动作和略带粗鄙的话语进行表演。在抖音平台上,我们可以看见很多青年人发布审丑类短视频,一方面,他们可以进行情绪宣泄,通过言语、动作、表情等方式自我呈现;另一方面,他们获得众多点赞量,得到关注,甚至很多明星和一线城市的网红学习模仿他们夸张的表演形式,如风靡一时的“郭语”杨超越和赵露思等明星就在抖音上发布自己模仿视频,这一过程中,发布者也实现自我身份认同。
三、 抖音中审丑现象流行的影响分析
1、审丑流行带来“娱乐至死”
面对生活压力,审丑者不再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这类视频,而是选择包容,甚至自己也加入审丑视频的发布者大军中,模仿拍摄该类视频,宣泄自我情绪,满足自己猎奇心理。他们逃避摆在自我面前,迫切又实在的问题,面对不到工作、买不起房子等压力,更愿意通过刷抖音,获得短暂的快乐和短暂的优越感。从一开始碎片化时间再到大把时间沉浸在抖
(下转第360页)
作者简介:方慧丽(2000-),女,汉族,安徽安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学
克里斯蒂安 贝尔www.sjgzzs
444
参考文献:高速铁路动车乘务
[1] Mayfield A . What is social media[J]. Cibmtr Org, 2008.
[2] 黎婷. 新媒体时代我国环境新闻的发展[J]. 青年记者, 2019(26).
[3] 热伊莱·卡得尔, 伊卜拉伊木·阿卜杜吾普, 陈刚.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9).
[4] 陈隆勋, 邵永宁, 张清芬,等. 近四十年我国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1991(2).
[5]杨丽华, 马继, 严世敬. 对我国媒体气候报道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6] 周斌, 李曦, 周吉. 社交媒体与城市发展相互关系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3, 000(011):162-163.
[7] 张瑶. 短视频社交媒体背景下城市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 2019.
[8] 韦路, 丁方舟. 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9] 刘杰. 论新媒体时代宣传技巧的创新思维[J]. 传播力研究, 2018, 000(011):P.111-111.
音短视频中,审丑视频流行和充斥抖音平台,仿佛是扩散,使受众麻痹精神,抽离现实,并且他们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反倒标榜自己为“土味青年”。青年人不再去关注心灵鸡汤和正能量短视频,奉行“快乐至上”的原则。这种环境里,人们很难抛去浮躁,沉下心思去思考和批判审丑视频中不合逻辑和低俗的内容,更不会去思考深层次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2、对主流价值观的消解作用
抖音平台中,审丑类视频与传统的大众审美相背离,而是不断迎合大众审丑的需求,但该类视频在发展中,偏离了公共场域的基本原则,视频中原始纯朴、纯粹的娱乐消失,愈发走向低俗化,而这些视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同时也消解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对于个人而言,一直刷审丑类视频,接受该类文化的影响,不知不觉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发生改变,起初对该类视频的接受和包容演变至后期在行为处事上,对审丑类视频发布者行为举止的模仿,无疑,这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社会由个体组成,众多个体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时候,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就会起到冲击和消解的作用,从而社会出现严重的消极冷漠风气,弱化社会责任感,阻碍社会凝聚力的形成。蔡明的母亲
3.过于低俗化的内容拉低审美
审丑类短视频在抖音平台的走红,其背后是人们面对社会迅速发展,身负巨大压力的一种宣泄方式。受众怀揣猎奇心理对此类视频进行点赞和转发,给予发布者进一步发掘审丑视频的动力,为了博眼球,出现了更多低俗化的内容,以奇怪的口音尖叫和骂脏话、宣扬混社会的乡村情景剧、吃异物的吃播等,尽管平台对该类视频发布者进行封号处理,但其开通小号依旧有一大粉丝进行点赞转载,甚至开始模仿拍摄该类视频,甚至成立粉丝团。2020年初火遍全网的“迷人的郭老师”,封号后开通账号“郭老师”,粉丝量依旧有两百六十万,甚至出现大批“郭语”学习者。凭借“百因必有果,你的报应就是我的”等一系列语录出圈的韩美娟,在抖音收获一千两百多万粉丝量,争相出现大批模仿者,甚至成立粉丝团。还有由此可以看出,起初受众带有好奇的观看审丑类视频,但审丑类视频过于低俗化的环境里,经历反复的感官刺激,审美能力不断下降。
四、结论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发生诸多变化,在审美疲劳,平台助推,为获得身份认同诸多因素下,审丑类视频愈发流行,从而带来一系列影响,因此,我们对待审丑类视频时,不应奉行“快乐至上”原则,而是应该做到理性对待,抵制低俗化内容,坚持审丑有度的准则。
参考文献:中国最古老的乐器
[1]李凡.网络短视频中的审美趣味分析——以抖音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0,6(17):72-74.
[2]郭笑迎.景观社会下土味视频的亚文化解读[J].新媒体研究,2020,6(15):101-104.
[3]崔雪峰.从“迷人的郭老师”看抖音短视频审丑现象的原因[J].新闻传播,2020(15):13-15.
我的梦中国梦作文600字[4]唐静.话语狂欢与审丑异化:“郭语”网络走红现象分析[J].新媒体研究,2020,6(12):80-82.
[5]陈名艺.审丑与猎奇:土味文化潮流下的粉丝狂欢[J].视听,2020(04):148-149.
[6]史鹏飞.短视频时代“土味文化”传播现象透视[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4):63-66.
[7]陈亚威.底层表演与审丑狂欢:土味文化的青年亚文化透视[J].东南传播,2019(04):75-77.
[8]杨萍.赋权、审丑与后现代:互联网土味文化之解读与反思[J].中国青年研究,2019(03):24-28.
[9]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上接第444页)
www.sjgzzs 36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