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唐诗三首》
一、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旅夜书怀
电影演员王心刚(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创作背景】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友人严武帮助下盖成一座茅屋,并在此居住4年,度过了一段相对的日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只好携家眷由成都乘舟东下,此诗为途中所作。
1.前两联由近及远描写旅夜所见。请选择你所喜欢的近景或远景诗句,作简要赏析。
2.“飘飘”在诗中是飘零、漂泊的意思;“沙鸥”是栖息在沙滩或沙洲上的鸥一类的鸟。请结合上述词语和创作背景,简析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示例一:(近景诗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诗人借景抒情,自喻为“细草”“孤舟”,说自己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示例二:(远景诗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结合创作背景看,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答案要点:飘泊无依的感伤之情。
【解析】
微风之夜
1.考查对诗句的赏析。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很是动人。
akb48小嶋阳菜2.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尾联两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以沙鸥自况,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村夜
唐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注】元和九年(814),白居易怀着因母亲逝去的心情在渭村结合当时的夜景写下了这首诗。
3.请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一、二两句所展示的图景。
4.“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请结合景物描写,分析前两句和后两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案】
3.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
4.苍苍霜草,切切虫吟,行人绝迹,万籁无声,前两句勾画出萧瑟凄清的乡村秋夜景象,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伤感。月光皎洁,四野寂寥,土地辽阔,荞麦花雪白,后两句描绘出了一幅清新恬淡的乡村月夜景象,表现出诗人惊喜愉悦之情。
【分析】
3.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需注意:首先出诗歌里面出现的意象(一般是名词)列出来并解释意思;其次,把这些意象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最后这个画面渲染了什么气氛,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征:夜深沉,秋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的吟唱。勾画出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
4.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赏析。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要从这几方面思考:题目、作者、写作背景、意象、典故,关键词句、表达方式和技巧能等。前两句,苍苍霜草,点出秋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夜的特
征:夜深沉,秋浓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静,行人绝迹。只有不知名的秋虫在低低的吟唱。“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独出门前望野田”,将描写对象由村庄转向田野,收束了对村夜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读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月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月明荞麦花如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大自然的如画美景感染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诗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各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5.作者杜甫,他的诗被称为( ),其中“三吏三别”,是指 《新安吏》《 》《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 》
6.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7.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5.诗史 石壕吏 垂老别
演员张佳宁6.首联描写了阴沉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
刘涛老公身高7.表达了诗人暮年飘零的孤独愁苦之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
【解析】
5.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重要作家作品的积累识记能力。教材中出现的一些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学生要熟练掌握。杜甫作为唐代注明的现实主义诗人,一辈子忧国忧民,写下了很多现实主义诗篇,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因此,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本人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杜甫反映安史之乱的代表作,学生应该了解。
6.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首联(一二句)的作用,我们从字面上可以看出首联在写景,写了深秋的露水,枫树,巫山巫峡的迷雾,景物特点是凋零残伤,萧瑟阴森。诗文后的注释介绍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所作。因此可以分析出首联的写景是在渲染气氛,烘托诗人的心情,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7.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情感的把握。把握诗歌情感一定要结合诗句内容。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因此全诗的情感有三点:年老的孤苦,
对家乡的思念,对国家的忧虑。武汉旅游景点大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