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所有演员表
2021·4(下)《科技传播》70
二次觉醒任务
付宇辰
摘 要 观察类综艺节目是2018年以来,国内综艺市场出现的一种十分火爆的综艺类型,它是以纪录现实生活的影像和演播室的观察评论相结合的一种节目形式。文章以居伊·德波和凯尔纳等人的媒介景观理论作为基础,认为当前的观察类综艺既包含通过影像反映的现实生活表象景观,又通过演播室的讨论延伸了节目对于社会议题的讨论和价值观念的产出,形成了意义表达的景观。这些景观既有其正向的社会学意义,也因其同质化和煽情化等特点,导致与现实社会分离或是未能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关键词 观察类综艺;景观社会;媒介景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81-0070-03
1 研究背景:观察类综艺与景观社会理论
景观社会理论是西方媒介化社会研究和批判的重要理论,居伊·德波在其《景观社会》一书中以“景观”为中心,控诉了资本运用技术、技巧制造以视觉为表象的掩体,通过景观达到对社会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德波对于大众媒介塑造的媒介景观持有强烈的批判态度,认为景观社会是由伪造成现实的表象所建构,也会造成现实社会的异化。而大众则被遮蔽在这种伪造的现实之中。
德波之后,又有众多学者对景观社会的理论作出了研究和扩展。2003美国学者凯尔纳出版的《媒介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一书中,将景观拓展为媒介奇观的概念,他将媒介奇观定义为包括媒介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政治事件等在内的,将现实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通过媒介进行戏剧化的现象。并且认为他们可以一定程度体现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肯定了媒介景观的积极作用。还提出了“互动的媒
介奇观”[1],
认为景观社会推行霸权的同时,大众也在逐渐认识和反抗媒介的统治并且逐渐拥有了话语权。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视听媒介产品形态日渐丰富,传播也更为迅速且广泛。综艺节目凭借丰富多样的视听符号以及娱乐性的内容,吸引了大众大量的注意力资源,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各类综艺节目也成为了媒介景观理论的重要践行者。
而观察类综艺是近年来在国内综艺市场新兴的
节目类型。节目以纪实性的真人秀短片加上第二现场观察讨论的形式呈现,丰富了综艺节目的样态。同时生活化的场景与社会性的议题,在泛娱乐化的综艺市场和大量以竞技、矛盾冲突为看点的真人秀节目中成为一股清流,在娱乐性的基础上强化了节目的社会学意义。2018年,明星生活观察综艺《我家那小子》和素人恋爱观察节目《心动的信号》成为最早在国内综艺市场试水的观察类综艺,热度和口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此后两年,数十档观察类综艺在各大平台上不断出现,足见这一类型节目的火爆。本文从景观社会的理论入手,试图探析观察类综艺这一新兴的节目类型是构建了哪些媒介景观、在景观的呈现过程中有哪些新的形式和方法,从而进一步分析这类节目是如何对受众的社会生活、文化消费产生积极引导,又如何构建了异化、分离的媒介景观。
2 视听景观建构:现实生活的镜像与情感共鸣的空间
阿帕杜莱认为各种媒介景观“都倾向于以影像为中心、以叙事为基础来描绘现实,他们的体验者与转化者从中获得的是一系列要素(如人物形象,
故事情节和文本形式)”[2],duhaitao
观察类综艺的影像以淡化情节设置,去除任务、竞争等导向为特点,将被观察者置于熟悉和轻松的真实生活场景中,追求完全真实和生活化的叙事。通过这样纪实性的影像,观察类综艺完成了对现代生
活多角度的镜像,观众
《科技传播》
71
在这样真实、“接地气”的场景中,也可以观照自己的真实生活,完成自我身份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因此在近几年的观察类综艺中,家庭景观、爱情景观以及生活景观成为了最重要的呈现内容。
1)家庭景观:中国自古以来的社会文化都是将家庭作为其重要内核的,对家庭情感的强调深深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而近年来,家庭的温情内核之外,对原生家庭的争议和对代际沟通的讨论也在当前的网络语境下愈演愈烈。因此家庭景观也成为了大量观察类综艺呈现的主题。
节目通过对家庭生活的影像纪录和议题讨论,呈现当前社会多元的家庭景观,一方面塑造了媒介化的家庭记忆,形成体认同和社会观念的传递,通过对原生家庭、代际沟通的社会问题的解构,试图展现出中国家庭中温情、包容、和谐的家庭情感。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受众多样的身份认同需求和情感共鸣。每个人一生之中都会在家庭里扮演多种角,当前各种观察类节目也对多种家庭身份进行了刻画,如《我家那闺女》《我家那小子》主要表现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妻子的浪漫旅行》展现夫妻
之间的家庭关系,《婆婆与妈妈》则聚焦了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讨论的婆媳关系。多样家庭景观的成功建构,也是这类节目取得市场化成功的重要原因。
2)爱情景观:爱情主题历来是各类影像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开放,日常生活和艺术创作中对爱情的渴求都愈发强烈,而爱情的观念和模式也更加丰富多元。观察类综艺也试图在节目中呈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生活情境的人们多样的情感模式和爱情观念。以《女儿们的恋爱》为例,节目中有对爱情处在迷茫和探索阶段的傅园慧,相恋多年已经准备步入婚姻阶段的杜海涛、沈梦辰以及经历过一次婚姻更加成熟和慎重的任家萱,节目展现了不同阶段的爱情故事和他们的情感观念,也让观众可以观照自身的情感经历并且引发情感共鸣。而在《心动的信号》《喜欢你,我也是》等素人观察类综艺中,爱情景观更是最主要的内容,这类综艺将几位不同职业、性格的青年男女,置于一个共同的生活场景中,观察他们从素不相识到彼此了解再到寻真爱,在呈现素人嘉宾情感故事的同时,展现了当代青年多样的社交模式和爱情观念。
3)生活景观:当今社会,呈现出十分多样的日常生活图景,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离开家乡,在世界各地不同行业打拼奋斗,出现了丰富多彩的
生活状况,同时也有着很多方面相通的情感或是心
路历程。如独居生活产生的孤独感、职场生活的迷茫感,都广泛存在于当代青年之中,而这些青年也
是综艺节目的主要受众体。因此,多档观察类综艺也选择了将这类日常生活景观作为节目的聚焦点。如明星独居题材的节目《让生活好看》《我要这样的生活》等,腾讯视频的《令人心动的offer》已经播出两季,呈现了当代青年的初入职场的生活。这类日常生活景观的呈现,一定程度上有着促进青年体的社会化,缓解生活焦虑,引导大众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观念的作用。同时,这类景观可以为这类节目提供十分丰富的内容题材,如芒果TV 的节目《哎呀好身材》,就以当今广泛存在的身材焦虑为主题,在未来,这类节目还有广阔的创新空间。
3 演播室空间的引入:扩展的叙事角度与意义建构的景观
演播室空间的引入是观察类综艺的重要创新点,它突破了传统真人秀节目单一的叙事视角,同时又创造了议题讨论和价值延伸的空间,将节目的景观从现象的表现拓展到表达意义、进行价值引导的层面。
演播室空间中,观察嘉宾的作用首先是对影像叙事的扩展和深化,形成双重叙事的模式。在这类节目中,作为观察嘉宾的人物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被观察者本身以及节目所表达主题相关的人,如《我家那闺女》《女儿们的恋爱》中被观察者的父母,他们一方面是被观察者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可以作为整体叙事的重要补充,同时又可以在双方不同时在场的情况下,思考和讨论彼此的关系,达到彼此沟通和情感互动的效果。而几位父母同时在场的演播室,也达到了聚合同类的效果,让话题的讨
论更加的丰富和深入。第二种类型是嘉宾本人进入演播室观察自己的生活,可以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主观和更加深入的二次解读。第三类观察嘉宾与被观察者本身没有关系,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素人观察类节目,可以解决素人节目缺少明星难以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问题。
同时演播室也是节目设置议程,进行观点讨论的空间。演播室的主持人和嘉宾可以按照节目的走向引导话题的讨论,并且提供与观察内容和主题相关的多种视角。以腾讯视频的律政职场观察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为例,节目的观察嘉宾包括进入职场多年的演员郭京飞,初入职场的
封城最新消息2021偶像周震南,女演员蓝盈莹和自主创业的公司老板papi酱,对于节目中职场文化、社交礼仪、女性在职场中的生存之道等话题,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良性的讨论空间。在竞技、游戏等类型的真人秀节目中逐渐淡化的主持人角,在观察类综艺的演播室讨论中回归,对于节目叙事走向、议题设置和情感升华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
观察类综艺的演播室讨论与当下流行的视频弹幕十分相似,在观看影像的同时参与到讨论之中,这样的形式将观众带入了议题讨论与情感共鸣的空间,很容易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并且受到观众的喜爱。而节目中出现的话题,会进一步在视频弹幕、社交网站等引起更广泛大众的讨论,如微博热搜经常成为这一类节目话题引发更多人讨论的场所,在这一过程中,节目的景观空间得到进一步延伸。
4 观察类真人秀景观呈现的反思:媒介景观与现实社会的分离
如今的观察类综艺虽然是以还原真实生活、反映现实社会为标榜,但其影像的呈现方式以及媒介为了增加热度和传递意识形态而对节目内容的有意识的控制,依然会造成景观社会理论中所批判的媒介景观与现实社会分离的现象,正如德波所说,“分离就是景观的全部”[3]。
韩国av女演员景观同质化是当前观察类综艺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初入国内综艺市场的几档节目取得不错的热度之后,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投身观察类综艺的制作,这类综艺相较其他类型的真人秀节目还具有制作周期较短成本较低的优势,因此短短两年时间内,已有数十档观察类综艺出现。在节目的景观呈现上,家庭、爱情等内容依然占据主流,代际沟通、婚姻焦虑等议题还在不断讨论。这样同质化的景观一方面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局限的媒介景观也会越来越与丰富多元现实生活分离。因此探索更加多样的内容和议题可以帮助观察类综艺建构相对真实和更被观众接受的景观,如韩国的一档观察类综艺《网线生活》,就聚焦到了顶级的网红博主,如游戏玩家、美妆博主、大胃王博主,对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进行观察。《令人心动的offer》作为国内第一档聚焦职场生活的观察类综艺,也在开播后收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影像媒介的叙事中对于人物的塑造十分重要,观察类综艺更是以几个典型人物的生活为中心进行拍摄和观察,对于人物有偏误的呈现甚至虚假塑造,会导致不真实的媒介景观的形成。而在当今媒介产品
中,“以扁形人物营造媒介景观的方式大行其道”[4],扁形人物指的是只有一个或者很少特性的人物,媒介抓住人物的某个特点进行放大或者夸张的呈现,会造成人物塑造的片面和不真实。在《我家那闺女》中,节目就对吴昕的不自信、不爱社交,袁姗姗不爱做家务以及焦俊艳不爱打扮的假小子形象进行了重点的呈现和讨论,这样的呈现方式有助于增加人物的记忆点,而这些普通人生活中也很常见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也比较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是这类节目常用的表现手法。但这些特点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推动节目对于单身女性婚恋问题的讨论,对于人物的塑造并不完全真实和饱满。
过度的娱乐化和煽情也是观察类综艺中媒介景观分离的重要原因,节目制作方为了获得热度对于节目进行过度的处理,如故意制造话题,恶意剪辑等,以期获得更多观众的关注和讨论,这也让节目丧失了真实性。在《我家那闺女》中,节目经常成为大型的“催婚”现场,并且经常以独居和单身生活的焦虑作为卖点,就被诟病过度贩卖焦虑。还有一些节目,以满足粉丝和部分观众对于明星生活和明星八卦的窥探欲作为吸引观众的手段,节目内容以明星们的对话和娱乐活动为主,导致了过度娱乐化而缺少对真实社会的观照和讨论,其塑造的媒介景观也与现实社会渐行渐远。
因此未来的观察类真人秀一方面需要扩展所呈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避免成为明星生活或是热门社会话题简单和表象化的反映。同时拒绝以社会痛点和明星效应作为节目卖点,而是需要真正的追寻节目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真实、具有积极价值导向的良性的媒介景观。
参考文献
凿壁偷光的故事和含义[1]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阿尔君·阿帕杜莱.消散的现代性:全球的文化维度[M].刘
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3]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2007.
[4]唐萌.叙事理论与景观社会的构建[J].东南传播,2017
(7):9-11.
2021·4(下)《科技传播》7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