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的土家族酒文化(土家族的饮俗文化)
来土家族民居做客,免不了会被各种热情招待,载歌载舞之外还有美食佳酿相伴。而最值得称道的土家族饮俗,里面也是大有乾坤,其大体上可以分为茶类饮俗、酒类饮俗两个方面。
1.茶类饮俗网络工程专业
茶叶种植与制作在土家族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明人高濂在《遵生八·论茶品》中列举的名茶有巴东真香,峡州碧涧、明月,在“谷雨前收细芽,炒得法者,青翠芳香,嗅亦消渴”。团龙茶为当时名;产。朗溪张家坝乡团龙村,山上所种之茶,气味芬芳,浸泡数次仍香味不变,饮后清凉爽口。浸泡时,茶尖垂直朝下。始植于宋建炎二年(1128),为朝廷定点之贡物。
鄂西土家族地区各县均种植茶,“最佳者造在社前,其次则雨前,叶稍老则茶粗,(来凤)邑虽种植不多,然问有佳品”。“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茶树的嫩芽),产(利川)县西南乌洞、东南毛坝者良。产县西南界牌岭者味甜,日甜茶”。鹤峰的“岗茶”,更是畅销各地。
饮茶,对土家人来讲,无论日常、节日、礼仪,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除日常自己饮茶外,客人分轻重有不同的茶相待。平时常客随来随到的有“白茶”、“梨儿茶”,贵客吃荷包蛋一碗,叫作吃“鸡蛋茶”,远客吃“油茶”,常客吃“清茶”,正月待客吃“阴米茶”。下面介绍两种堪称土家一绝的茶俗。
油茶汤——油茶汤既解渴,又充饥,有提神、驱热、御寒等作用。在民间,喝油茶汤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一习俗传承至今,尤以来凤、咸丰民间最盛。清道光贡士蒋士槐曾吟诗赞云:“依山面如张梓《咸丰县志》卷载:“油茶腐干截颗,细茗,阴米各用膏煎、水煮,燥湿得宜,人或以之享客或以自奉,问有日不食,则昏愦者。”又李勖《来凤县志》卷28载:“土人以油炸黄豆、包谷、米花、豆腐、芝麻、绿焦诸物,取水和油,煮茶叶作汤泡之,向客致敬,名曰:油茶。”
qq游戏人生怎么点亮
油茶汤的制作十分讲究,先用茶油或菜籽油分别炸焦茶叶、花生米、核桃仁、豆干、阴米、芝麻、粉条等茶料,再将清水烧沸,备好葱蒜、姜、盐等佐料。先将炸过的菜油和茶叶放入碗里,再倒入沸水,这时碗面上浮着一层油和焦黄黄的茶叶,然后用小勺一一加进花生米、核桃仁等茶料和佐料。贷款工作证明模板
精制而成的油茶汤,油是香的,茶是香的,油炒焙了香茶,香茶又解了油膩,加上焦脆脆、香喷喷的茶料,喝一口满口生香,别有风味。土家人喝油茶汤不用汤匙、筷子,旋着碗喝,喝得一干二净。近年来,土家油茶汤已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制作了油茶汤料,只需开水一冲,即是油茶汤,被誉为“土家咖啡”。土家人喝油茶汤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很多人饮之成癖,“三天不喝油茶汤,头昏眼花心发慌”。
四道茶——鹤峰“毕兹卡茶道”又叫鹤峰四道茶,主要包括白鹤茶、泡儿茶、油茶汤、鸡蛋茶。相传容美土司寨府附近的白鹤井是白鹤喋血化丹而成,用白鹤井的水泡容美茶,便称之为白鹤茶。容美茶曾是朝贡圣品,清初文人顾彩入访古容美,留下了“惊世鹤之峰,绝代容美茶”的绝唱。
泡儿茶是把糯米做成阴米,爆成米花,再将米花用开水加白冲泡而成。很久以前,土家先
辈以狩猎为生,后逐渐学会了耕种,引入了五谷,糯米是当初最珍贵的物品,泡儿茶送到客人面前,茶碗上只放一只筷子,这是沿袭的土家人咂酒的遗风。
第三道茶是油茶汤。油茶汤制作工艺很复杂,技术性强,制作过程中要加核桃仁、芝麻籽、新鲜苞谷米、炒花生、香油和油炸茶叶。油茶汤制成后,碗面飘异香,碗底藏新鲜,吃起来热嘴,吞下去暖心,初嚼香脆可口,细品回味悠长,细嚼慢咽,其味美无穷,被称为土家人待客的礼中之礼。
鸡蛋茶最初见于喜事之时,多用在嫁娶、生孩子、老人生日等喜宴之前,是专门迎奉长辈等尊贵客人的最高茶礼。土家山寨逢喜事,亲朋好友纷纷前往祝贺,主人用鸡蛋茶作酬。鸡蛋茶是用红糖伴三个煮熟去壳的鸡蛋。三是土家人的吉祥之数,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客人为主人送祝贺,主人为客人送吉祥。客人吃了鸡蛋茶,必须在茶碗里放答谢钱,不能把空碗还返给主人,答谢钱又称面子钱,客人当然不愿丢面子。
四道茶既可沏上其中一道或二道,也可以四道茶依次而上,一般依据来客身份亲疏长幼而定。
2.酒类饮俗
土家人好饮酒,尤其好饮“咂酒”,有“无酒不成席”之说,可见酒对于土家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咂酒——咂酒的酿造是头年九、十月问,将高梁、小米煮熟,拌上曲药放于酿坛中,封上口,至次年五六月起用,用时灌开水,从坛口插入一竹管,次第传饮,名曰“开坛”。“九、十月间,煮高梁酿瓮中,至次年五、六月灌以水,瓮口插竹管,次第传吸,谓之咂酒”。咂酒是土家人用以待客的上等佳酿,宾客至,主人搬出陈年老酒,置于中堂案上,递给客人一空竹管,客人将竹管插入坛中,并就竹管吸吮。这时主人唤家妇取一碗沸汤,端至酒坛旁,并细细地注入酒坛,不溢不欠谓之恰恰好。凡吸者有溢、有欠者皆罚再吸。故酒虽薄,亦多醉者。
示爱的句子龙潭土司田氏曾赋诗云:“万颗明珠共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捧着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随着时代的变迁,饮咂酒一俗已衰,如今招待客人多用当地散装白酒(包谷烧)、甜米酒或瓶装曲酒。
浮汁酒——浮汁酒又名醪糟,是将米蒸熟摊凉和酒曲置入容器,数日而成,实际上就是现在的米酒。“季秋九日,土人携酒登高,极游观之兴。家造醪糟伏汁酒,又名‘浮子酒’,伏
衣服搭配
、浮一音也”。
雄黄酒——饮雄黄酒过去较为普遍,酒和以雄黄,散发的气味可驱虫散污。现代科学证明,雄黄有毒,不宜与酒和着食用,若内服微量对治惊痫、疮毒有效,多饮则中毒。因此,如今饮者极少,大都在屋内外洒些雄黄酒,驱赶蜈蚣、蛇蝎等。“五日,悬艾叶、菖蒲于门,食角黍,饮雄黄酒,新友交相馈节。童子以雄黄点额。”
土家族的饮食菖蒲酒——菖蒲叫剑水草。《本草纲目》记载:“菖薄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菖蒲根茎可作香料,具有提神、通窍、杀菌之功效。每逢端午,人们采集菖蒲悬于门户,以药香驱毒,以剑形驱邪。有的人用菖蒲泡酒而饮,称为菖蒲酒,据说可以驱毒祛邪,延年益寿。“端午,悬蒲艾于户,食角黍,饮菖蒲酒、雄黄酒。”
菊花酒——九月盛开菊花,土家人便将初开放的菊花(略带一点青翠的小叶)采下来,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这样酿出来的酒一直要放到第二年的九月九日才算是真正的好酒。这天,请老人多半喝这样的酒,以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