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及解释(不常见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始终如一
【成语故事】战国末期,哲学家荀况在楚国做兰陵令时,与楚国将领临武召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用兵的'要领,将领要做到“五权”与“三至”,采取军事行动前要考虑慎之又慎,这种周密的态度一定要始终如一才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出处】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荀子·议兵》
【解释】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始自终一个样子
【近义词】一如既往、始终不渝
【反义词】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三衅三浴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发生内乱,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纷纷到国外避难。后来公子小白回国继位成为齐桓公,鲍叔牙建议齐桓公不计前嫌,任命管仲为相国,齐桓公想成就霸业,就用三衅三浴的礼节亲自到郊外去迎接管仲。管仲辅佐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出处】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迎之于郊。春秋·鲁·左丘明《国语·齐语》
【释义】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吴亦凡新恋情
林的拼音【用法】作谓语、定语;指郑重其事
高考查分数怎么查【相近词】三衅三沐、郑重其事
【反义词】敷衍了事
【成语示列】自智而敖不能则不达,故三衅三浴之,而字之曰:‘不伐。’宋·黄庭坚《元勋字序》
舍生取义
霍金斯的死亡过程30秒吓人
【成语故事】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把全身漆成癞子,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
【典故】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
【释义】舍:舍弃;身: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近义词】以身报国、舍身求法
倪晨曦【相反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
【成语示列】我们为了革命事业要舍生取义。
收买人心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赵云与刘备的两位夫人及小主人阿斗失散后,四处打听,终于到了甘夫人及阿斗。曹操的追兵赶到,赵云英勇杀敌,突出重围终于到达刘备身边,哭诉没有救下糜夫人,刘备感动得痛哭流涕,当场要摔死阿斗,被众将劝止。
【出处】他也知道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四县亦如此行事。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1回
【释义】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笼络人心
【近义词】笼络人心
【成语举例】你不要再收买人心了。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右军将军王羲之和太傅谢安一起登冶城,谢安凝神遐思,王羲之对他说:“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又谈到当时盛行的空谈误国,谢安
反感地说:“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出处】禽滑厘子事子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战国·宋·墨翟《墨子·备梯》
【释义】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用法】作谓语;形容辛勤劳动
【相近词】手足重茧
【示例】手足胼胝,面目黧黑。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善贾而沽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自认为当权者会推行他的仁政,在鲁国任职期间,鲁君受到季氏的控制,他只有感叹:“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鲁君没有重用他,他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行。”于是抱着“善贾而沽”的念头去周游列国。
【出处】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论语·子罕》
【释义】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怀才不遇的人
【近义词】待价而贾
动辄得咎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百姓,触怒了唐德宗被贬,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李靓蕾个人资料简介【出处】跋前踬后,动辄得咎。唐·韩愈《进学解》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近义词】跋前踬后
【反义词】八面圆通
食宿相兼
【成语故事】齐国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东西两家公子同时来求婚,东家公子很富有但相貌丑陋,西家公子是一个英俊的穷书生,姑娘的'父母很为难,叫姑娘自己定夺,她说两个都愿意嫁,白天在东家吃饭,晚上去西家睡觉,食宿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