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说一切有部的极微学说
电工是什么苏㊀琦
ʌ内容提要ɔ㊀极微作为构成法的基本单位,是说一切有部法论的基本概念,也是佛教法论的核心问题之一㊂大小乘佛教围绕这一问题曾有诸多争论㊂在古印度胜论派学说的基础上,说一切有部提出了独特的极微说,至‘大毗婆沙论“的出现,极微学说获得了完备的形态㊂对极微学说的研究可以说是了解部派佛教宇宙观和时空观的关键所在㊂遗憾的是,对佛教的极微学说,国内学术界还较少关注,相关研究也极少㊂本文在总结已有的关于说一切有部极微学说研究的基础上,以说一切有部三大经典论著‘大毗婆沙论“‘俱舍论“和‘顺正理论“为线索,对极微学说的内涵加以辨析,并对此说在佛教理论体系中的意义进行初步考察㊂
ʌ关键词ɔ㊀说一切有部㊀极微学说㊀有部论书㊀八事俱生㊀微聚
ʌ作者简介ɔ㊀苏琦,宗教学专业博士,合肥学院讲师㊂
极微的概念,作为佛教法的基本物质构成单位和核心问题,在佛教研究中具有本体论性质的重要意义㊂但国内对极微的研究很是稀少,对说一切有部的极微学说关注的也还不够㊂但极微的问题实际上直接关系到大小乘佛教对 毕竟空 的理解争论焦点,包括慧远与罗什‘大乘大义章“中的论争,都与极微学说息息相关㊂①
①作为较少的极微学说的前期研究之一,吴丹在‘极微论与反极微论  以罗什与慧远在 大乘大义章⓪中的
讨论为中心“(‘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站在极微学说的角度对罗什与慧远的著名论争作了义理阐发和剖析㊂认为慧远与罗什对有㊁无㊁非有非无的不同界定,引发了他们对极微的不同观点㊂慧远认为极微实法有,并且是一种超越有无的非有非无,实际上也是为法性论和神不灭论奠定理论基础而服务;罗什则认为极微只是为度化众生的假名,认为法无定相,从而将其理论思想引向了般若中观㊂
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梳理的基础上,沿着有部三大经典论书,也是极微学说的主要出处的‘大毗婆沙论“㊁‘俱舍论“和‘顺正理论“,对阿毗达摩说一切有部极微学说进行初步的梳理和陈述㊂文中有诸多不善之处,谨作述评㊂
韩彩英结婚一 极微
极微(paramanu),又作极微尘,极细尘,旧译邻虚㊂极微学说作为法,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和核心问题,一直是大乘㊁小乘争论的焦点㊂‘大毗婆沙论“对极微的定义如下:问彼极微量复云何知㊂答应知极微是最细㊂不可断截㊂破坏㊂贯穿㊂不可取舍㊂乘履㊂抟掣㊂非长非短㊂非方非圆㊂非正不正㊂非高非下㊂无有细分㊂不可分析㊂不可睹见㊂不可听闻㊂不可嗅尝㊂不可摩触㊂故说极微
㊂是最细㊂①‘顺正理论“中关于极微的定义如下:此析所至㊂名假极微㊂令慧寻思极生喜
故㊂此微即极㊂故名极微㊂极谓中析至究竟㊂微谓唯是慧眼所行㊂故极微言㊂显微极义㊂以何为证知有极微㊂以阿笈摩及理为证㊂阿笈摩者㊂谓契经说㊂诸所有㊂或细或粗㊂细者谓极微㊂②骆驼赋
刘嘉玲资料>雷霆嘎巴是什么意思
在阿毗达摩中,所有存在诸法因有为法和无为法而有自相差别㊂有为法对应 有 ,无为法对应 无 ㊂其中有亦可分为极微聚和非极微聚㊂而此中的极微聚在阿毗达摩中被称为 表 ㊂表在早期佛教中通常被理解为蕴或是五根五境㊂将有完全理解为物质性存在是有失偏颇的,它其中包含了触法等感性要素的客观需求㊂这样追溯上去,在阿毗达摩中去寻法最小物质构成单位的时候,佛教接受了古印度胜论派的极微学说,并随着佛教教理㊁教义的不断发展,而形成了阿毗达摩说一切有部的极微学说㊂
奥义书中最初出现了极微概念的萌芽㊂其出现虽然零散,并且多数情况下是与婆罗门教哲学中的最高实体 梵 或 阿特曼 混杂出现,但这些要素毕竟是被重视并明确提出㊂到顺世论的 四大说 强调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是四大和合的产物,明确了世界一切现象的物质要素的概念㊂之后的耆那教在它的重要经典‘谛义证得602中国佛学(总第四十二期)
①②CBETA‘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卷136,T27,702a㊂CBETA‘阿毗达摩顺正理论“卷32,T29,522a,9 14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