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概述
一、国防要素
二、国防历史
三、主要启示
一、国防要素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
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一)国防的主体
(二)国防的目的
(三)国防的手段
(四)国防的对象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
(一)国防的主体
(二)国防的目的
(三)国防的手段
1、军事:国防的主要手段。它最具有威慑性、有效性、最后手段。
2、政治: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
3、经济:经济是基础,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
4、外交:军事外交。
(四)国防的对象
1、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
2、国防应把"武装侵略"作为制止的对象。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
1、侵略扩张型
其最大的特点是把本国的所谓的安全建立在别国的屈服与痛苦之上,经常高叫本国的国防安全受到了"威胁",而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赤裸裸的对他国进行侵
略、颠覆。如美国、俄罗斯、英国、以列等。
世界排名前十名表军事理论课*中国国防
2、自卫防御型
依靠本国国防力量防御别国的侵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尊严。其宗旨是绝不要别国的一寸土地,不向别国派一兵一卒,但也绝不容许别国侵犯其一寸土地。如中国、朝鲜、东南
亚等国。
中国军事力量排名3、互助联盟型
以联盟形式借助他国的力量进行防卫,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这种类型的国防也有侵略扩张型和防御自卫型两种。有的联盟形式是以一个大国为主导地位,其余国家为从属地
位;有的联盟形式是各国处于平等地位的伙伴关系,共同协商国防防卫大计。如美国、英国、
冰岛、俄罗斯等国家。
4、自主中立型
这些国家基本奉行和平、中立和自主的国防政策。有的是采取完全不设防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实行中立态度;有的采取全民保卫的武装中立,使侵略者感到得不偿失,
从而放弃对该国的侵略。如瑞士、瑞典等国家。
二、国防简史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培育和锤炼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勇于抵御
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习文尚武、文治武攻的优良传统。
军事理论课*中国国防
(一)先秦时期的国防
(二)秦、汉以来的国防史
(三)元末至前清时期的反侵略史
(四)近代国防的孱弱
(一)先秦时期的国防
我国最早的国防始于夏朝。
先秦时期涌现了一批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如《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
公元前221年,秦灭赵、魏、韩、燕、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
1、军事理论日臻成熟。
2、军队建设奠定了基础并得到发展。
刘品言个人资料3、征兵制度的建立。
4、修筑庞大国防工程--万里长城。
长城的修筑先后经历了27个世纪,全长6700公里,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
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以土为本的内陆型国防观的标志。
(二)秦、汉以来的国防史
1、征服匈奴通西域。
2、吐蕃受封及对西藏的治理。
3、开发西南,建"海上丝绸之路"。
4、巩固东北边陲。
5、军事理论进一步发展。梅婷简历
(三)元末至前清时期的反侵略史
1、元末明初的反倭寇斗争。
2、郑成功收复台湾。
3、抗俄斗争。
(四)近代国防的孱弱
自1840年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倚仗其船坚炮利,以4000余人的兵力就打
开了中国的大门。
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达1182个,主要的有英国98个、俄国89个、日本76个、法国55个、德国37个、美国20个。共赔款2700万元、白银13亿多
两;丧失领土300多万平方公里。
军事理论课*中国国防
从战争到八国联军进北京的60年间,由于列强的入侵和清王朝的腐败,中国进入
了有国无防的时代。
三、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
我国几千年的国防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宝贵的经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强盛而战,为民族独立而战,为反对侵略而战,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欺凌、不可战胜的。在现代国防建设中,历史仍给我们以重要而有意义的启
示:
(一)国防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的强大
林爸爸回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军事思想家就提出了"富国强兵"的重要思想。从秦到清,这一思想在各个朝代的前期都得以贯彻实施,统治者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促迸了经济的发展,所以秦有统一六国的大业,唐有贞观之治,清有康乾盛世,这些都是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的结果。相反,各个朝代的衰败、更替,大多是其
末期的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所导致的。
军事理论课*中国国防
(二)巩固国防的根本是政治昌明
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深得民心,政治昌明。历史上,凡是兴盛的朝代,除了
大力发展经济外,大都修明政治,实行比较开明的治国之策。秦之所以能统一六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而到了秦朝后期,政治腐败、统治专横、实行暴政,最终激起了农民起义。
军事理论课*中国国防
(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军民一致是强大国防的保证和关键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军民上下团结一致是一个国家自强的根本,是国防力量的源泉,
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国防真正的钢铁长城,才能让任何侵略者望而却步。
军事理论课*中国国防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特别是确立了主席为党的领袖以来,我党团
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国家和民族真正实现了独立,中国的国防得到建设和巩固,一支强大的、铜墙铁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
国防法规
一、国防法规体系
二、我国现行的主要国防法规
三、公民国防权利和义务
一、国防法规体系
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
方面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国防法规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二)制定国防法规的等级权限与实施
(一)国防法规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1、性质:国防法规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防建设领域中的法律体现。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特点:国防法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较强的从属性和一定的保密性。
3、作用:(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3)保证国防现代化顺利实现。
(二)制定国防法规的等级权限与实施
1、国防法规的制定
国防法规的制定,是统治阶级把自己有关国防建设的意志以及国家的意志,通过具
体的规范性文件体现出来的一种立法活动。
从已经颁布的国防法规来看,基本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2、国防法规的实施
(1)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运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即国防法规的适用。
(2)全体公民执行国防法规即国防法规的遵守。
二、我国现行的主要国防法规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四)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1997年3月14日通过。
1、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国防的一致性。
2、体现了我国国防的正义性。
3、体现了我国国防的人民性。
4、体现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体现了基本军事法律的综合性。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2001年4月28日通过。
1、适应了我国国情和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
2、规范了学校国防教育的形式。
3、明确了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4、强调了保障《国防教育法》的落实和违反《国防教育法》制裁措施。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1998年12月29日修改。
1、两个结合--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
2、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训、承担军事义务。
(四)其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主要有:《现役军官法》、《预备役军官法》、《军官军衔条例》、《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军事设施保护法》、《民兵工作条例》以及中国人民解放
军各种条令条例和军人婚姻保护制度、国防专利保护制度等。
军事理论课*中国国防
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基本都体现在国防法律法规中。
(一)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我国《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国防法》第50条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兵役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
2011年思想汇报
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军事理论课*中国国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主要有三种:服现役、
服预备役、参加军事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还对大学生兵役义务作了专门规定。《兵役法》第43条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