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选修课 32学时)
任课教师:修倜
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说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
MASS CULTURE 大多数、大规模、大量;
众的、大规模的、集中的
POPULAE CULTURE 通俗的、受欢迎的、
大众化的、普及的
端午节短信息大众文化概念VS高雅、精英的文化概念
学术理论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概念,却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的复杂概念。
不同的社会体系、文化传统和理论流派中的“大众文化”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义。
1、教学目的
本科作为一门通选课,主要通过大众文化理论的评介,以及大众文化现象(当代影视、流行音乐和舞蹈等)的分析和透视,引导学生提高文化知识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当代社会。
2、教学内容
(1)大众文化概说:大众文化的概念、大众文化与其他文化比较、大众作为文化主体的特征
(2)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大众媒介与人类文化、媒介发展简史、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3)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影视文化的当代性与大众性、影视文化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影视媒介的当代特征、影视作为大众文化形态的价值与意义
(4)作为大众文化的流行音乐:流行音乐的概念、流行音乐的类型与特征
(5)作为大众文化的街头舞蹈:街头舞蹈的概念、街头舞蹈的形态与特征、街头舞蹈的娱乐性与消遣性
3、学习方法
1.理论学习与影片鉴赏相结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2.思考方式:由抽象到具体(借鉴大众文化理论透视中国当代文化现象)
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大众文化现象的分析走向理论的升华)
3.注意视听思维能力的提高
4、参考书目
1.【法】让波得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英】尼克斯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
4.【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白举纲个人资料
6.【美】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爱情是个梦而我睡过头7.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
8.王一川主编《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苗棣,赵长军:《论通俗文化——美国电视剧类型分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罗钢※“大众文化与当代影视”题解:大众文化与影视艺术的关系密切:
1、影视媒介的出现为大众文化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
教师节的手抄报图画2、影视艺术的观赏为大众奠定了艺术欣赏的经验
3、影视审美的经验为大众文化、流行艺术的推广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文化氛围
第1章 大众文化概说
第1节 大众文化的概念
·MASS CULTURE 大多数、大规模、大量;众的、大规模的、集中的
·POPULAE CULTURE 通俗的、受欢迎的、大众化的、普及的
·大众文化概念VS高雅、精英的文化概念
·学术理论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概念,却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的复杂概念。
·不同的社会体系、文化传统和理论流派中的“大众文化”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义。
1、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文化工业”意义上的大众文化
文化工业(The Culture Industry)这个术语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提出来的概念。
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作为艺术……它们称自己为工业”,这种工业利用自身媒体的技术优势及其商业背景进行“公开的欺骗”,从而使大众获得一种“摆脱思想的解放”。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所提出的“文化工业”概念并非是一个中性的概念,而是具有强烈的否定彩。(参看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法兰克福学派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被认为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一支。其主要的人物包括第一代的阿多尔诺、马尔库塞、霍克海默、本杰明以及第二代的柏格、哈贝马斯等人。
主要特,建立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相较于传统社会科学要以科学的、量化的方式建立社会经济等等的法则规律,他们则更进一步强调探讨历史的发展以及人的因素在其中的作用。阿多尔诺提出的文化工业、哈贝马斯提出的沟通理性等都是批判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
阿多尔诺曾谈到,在我们的草稿里,我们使用的是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后来我们用文化工业取代了那个表述,旨在从一开始就有别于和大众文化概念拥护者相一致的解释:即认为“大众文化是从大众自身当中自发地出现的一种文化,是流行艺术的当代形式。”
文化工业必须与上述说法严加区分,“文化工业把古老的东西与熟悉的东西熔铸成一种新质在其所有的分之中,那些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那种消费性质的产品,或多或少是按照计划炮制出来的”。
生产机器面前,艺术与文化工业制造出来的产品已不可能有多少区别,或者即使有区别也不过在于:前者无疑常常也是商品,但是后者却只不过是彻头彻尾的商品。
阿多尔诺坚决认为文化工业的产品并不是艺术品,从一开始它们就是作为在市场上销售的可替代的项目而被生产出来的。
霍克海默认为:艺术是“主体在不顾及社会价值和目的的美的判断中表现出自己的特”的结果,人类可以自由地在艺术中实现自己,个性是艺术创作和判断的真正要素,个性是艺术的灵魂。
本雅明则指出,“机械复制”使得艺术的固有性质发生了改变,大量技术复制品淹没了艺术品的“唯一无二的存在”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昔日笼罩在艺术品上的“辉光”丧失殆尽。
但本雅明则积极地看待以电影为代表的复制性艺术所具有的积极和富有建设性的方面(影视一章中详谈)快手宏楠怎么了
首先,“文化工业”意指着一种现代资本主义的文化体系,是与大众的利益根本对立的。
其次,“文化工业”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文化形态。
“文化工业”用“技术的无比威力”以及标准化、统一性等的科学意识,瓦解了艺术本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立场上,文化工业既非民间文化,也不是早期资本主义阶段的大众文化,而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之后大众文化的特殊形式。
因此,法兰克福学派所谈论的“文化工业”并非一般意义上“大众文化”,而具有特定的意旨和内涵。
中国20世纪80-90年代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大多借用了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
所谓大众文化“其实是一种文化工业,商业原则取代艺术原则,市场要求代替了精神要求,使得大众文化注定是平庸和雷同的。”
所谓大众文化应解释为操纵大众的文化。
这种批判声音,基本上是移植了西方20世纪60年代始终代表主流声音的大众文化批判立场,对大众文化作全盘否定,其中的人文内涵自不言而喻,但是很显然它也表征了知识精英对于大众不屑一顾的居高临下态度。
而且这种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批评,完全忽略了中国的大众文化与西方的大众文化在内涵和指向上的不同所指和不同机制。中国和西方的“大众文化”无论从社会制度层面,还是从形态呈现层面都具有相当大的差异,是不能等而论之的。
就前者而言,西方以商业为推动力,中国则主要是国家控制为主导的文化机制;
就后者而言,它与西方的大众文化相比也有极大的复杂性、不完全性。大众文化在中国大陆的文化格局中至今还是一个弱势文化。
2、伯明翰学派眼中的大众文化
伯明翰学派(Birmingham School),是以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与社会学系的学者们的当代文化研究为代表的一种理论体系派别。伯明翰学派曾一度成为文化研究的代名词。
在伯明翰学派看来,文化不能只是精英文化,它应该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它应该是大众的,平民的。
在英国,Popular Culture(通俗的、受欢迎的、大众化的、普及的)的概念具有所有好的特质,是广大众信赖的文化,它有些是被改变了的,有些就是乡下的和传统的,但这是他们真正选择的文化。
Mass Culture(大多数、大规模、大量;众的、大规模的、集中的)是一种综合篡改了的被贩卖的文化,带有强迫的性质,是文化复杂的交综与集合。
所以,就对大众文化的比较而言,有学者就认为,,英国不再有太多的Popular
伯明翰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1921-1988)早在20世纪
50年代就开始对英语中的一些关键词进行词源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探讨,从词义的变化中把
握社会的变迁。
英语中culture一词,从原来的拉丁文词根culter(犁头)发展而来,并延伸出种种
不同的意思和用法,成为英语中最难界定的概念之一。
在所有早期的用法里,是一个表示“过程”(prosess)的名词,意指对某物的照料,基
本上是对某种农作物或动物的照料。
16世纪初,通过隐喻,“照料动植物的成长”之意涵,被延伸为“人类发展的历程”。
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1921-1988)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又产生出“心灵的陶冶”“理解力的培养”等意涵。并逐步的复杂化。
只有当culture从狭窄的“高级精神产品延伸为人类学意义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大众的生活方式才可能成为“文化”,也才有了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和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
Culture的两个衍生词:cultivation:(耕种、栽培、教化)
Cultivated:(被耕种
约翰·费斯克以电视为文化产业的例子,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电视节目作为商品,生产和发行于这两种平行而且共时的经济系统之中,其中“金融经济”注重的是电视的交换价值,流通的是金钱:“文化经济”注重的是电视的使用价值,流通的是“意义、快感和社会认同”
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1939-),当代英美学术界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因其“文化消费主义”的研究主张而被西方学术界普遍称为西方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代表人物。
约翰·费斯克明确指出,文化不是指在艺术杰作中能到什么形式或美的理想:也不是指什么超越时代、国界和永恒的、普遍的“人类精神”。
而是指工业社会中意义的生产和流动,是指现代化社会中生活的方式,它涵盖了这种社会人生经验的全部意义。
值得重视的思想是:大众文化中也隐含着一种积极能动的自主性力量,肯定大众文化的启蒙性和独创性。是当代社会大众阶层产生的具有内部对抗和象征性反抗统治体制的主要表现形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