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大本营》中的话轮转换策略分析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快乐大本营》中独有的策略,其次通过观察所搜集的数据来分别对五位主持人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五位主持人使用话轮转换策略的共同点。近而有利于其制作水平的提升,提高其收视率。
标签:话轮转换;话轮转换策略;《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不仅是湖南电视台的支柱节目,也是中国娱乐节目的领跑者。既然这是一个半机构性的节目,面对面的谈话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话轮”这个概念不可忽视。本文旨在分析五位主持人如何巧妙地使用话轮转换策略来保证节目的顺利进行以及他们使用策略的共同特点。
一、引言
话轮转换策略也叫做话轮转换规则。交际者在会话过程中会使用各种策略来实现他们的交际目的。话轮转换策略被分为三大类:放弃话轮、保持话轮和争夺话轮策略。
对老师的祝福语 简短《浅析电视谈话节目的互动话语结构》(余,2005)试图从句法角度来分析脱口秀节目的语篇和从语篇分析基本模式的角度来描写交际模式的特征。《从关联理论视角下分析中的幽默话语》(陈,2010)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脱口秀节目。然而,对脱口秀节目话轮转换的研究缺乏综合性,深度也不够。《基于语料的话轮转换分析》(汪,2011)发现一个话轮的转换主要由主持人控制。嘉宾唯一要做的就是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话轮转换的形式一般表现为问——答。
然而,这些脱口秀语料大部分都是一对一的访谈。得出的结论是主持人对嘉宾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如果在脱口秀中有一个以上的主持人时,每个主持人都有对话轮的绝对控制权吗?如果不是,他们又是怎么合作的?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湖南卫视15周年纪念日播出的一期《快乐大本营》作为语料,通过观查描写法和案例分析法,本文分别仔细计算了五位主持人所使用的话轮转换策略的频率。这个过程被重复做了4遍。
三、研究结果
1.争夺话轮策略。在对话中,如果此时的说话者不愿意放弃话轮而听话者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听着就不得不去争夺话轮。
2.保持话轮策略。当听话者迫切想要夺取话轮时,此时的说话者就面临丢掉话轮的危险。因此说话者就得使用相应的策略来保持住自己的话轮。
军校毕业生待遇>天真遇到现实演员表
汪小敏男友5.利用自己的权利;6.提高自己的声音)
3.放弃话轮策略。当主持人认为是时候来放弃话轮了,应该让其他人来获得话轮,这时他就得使用放弃话轮的策略。
(1.点名;2.有限话题中的毗邻对;3.自由话题中的自我选择;4.反义疑问句;5.短语:你知道的,你明白的,你的意思是;6.因为自己的声音低而被抢话轮)
四、结果分析
何炅在五个主持人中处于领导地位,他有对整个节目的绝对控制权和与其他人进行合作的权利,因此我们不把他列入对比的范围之内。其他四位主持人的相同点如下:
社会实践论文范文
1.话轮争夺策略。鉴于本节目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主持人使用最频繁的策略是以礼貌的方式来打断说话者。他们也使用补充完整说话者的语义、针对当前谈话提出问题和给嘉宾提出建议的策略。又鉴于本节目也有娱乐大众的功能,他们也经常以幽默的方式来打断嘉宾的话语、代替嘉宾来回答当前支持人提出的问题的策略。
2.保持话轮策略。他们使用不完整的话语或者不完整的话语标记来提醒大家他们没有完成当前的对话。
3.放弃话轮策略。他们使用毗邻对,反义疑问句和点名策略来从嘉宾那里得到更详细的信息。
五、结语
总的来说,《快乐大本营》中对话轮转换策略的使用不仅使节目实现了提供信息的功能而且达到了娱乐大众的目的。此研究为其他从话语分析角度研究中国的有多个主持人的脱口秀节目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然而,数据收集的过程具有主观性。对话轮转换策略的比较也不够深入。
参考文献:
[1]Sacks,H.Schegloff, E. & Jefferson, G. 1974. 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 Pragmatics. London:Routledge.
[2]Sacks, H. Emanuel A. Schegloff & Jefferson, G. 1974. 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 Language 50: 696-753.
[3]Sinclair J, Coulthard R. 1975. 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机动车c1科目一考试
[4]陈春平,2010,从关联理论视角下分析《快乐大本营》中的幽默话语,《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6期,第70-73页。
[5]汪鸿雁,2011,基于《杨澜访谈录》语料的话轮转换分析,《艺术之窗》。
[6]余赞,2005,浅析电视谈话节目的互动话语结构,《黄石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第44-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