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工作总结
摘要:散文非常注重美感的传递。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和刘士聪英译夏衍散文《野草》各有特,均被称为佳作。本文将在美学视角下,结合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从语音与词汇、句式和意境与情感层面浅析《野草》两个英译本的审美信息传递。
关键词:美学;《野草》;审美信息;散文翻译
一、引言
散文作为我国文学体裁之一,十分注重美感。《野草》是作者夏衍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一篇散文,其借助种子和野草的形象,讴歌了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顽强不屈的精神。原文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具有一定的审美性。由于中英语言的巨大差异,译文如何再现原文的美感就成为了散文翻译的重难点。张培基(以下简称张译)和刘士聪(以下简称刘译)对《野草》的英译是散文翻译中的优秀作品。因此本文将在美学视角下浅析《野草》两个英译本对原文的审美信息传递。张柏芝最新消息2018
陈冠希和余文乐
二、美学与散文翻译
刘宓庆的《翻译美学导论》详细地阐述了美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其提出了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和审美再现的三个重要概念。审美客体实际指的是原文,其不仅有一定美学价值,而且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审美构成分为包含语音、词汇和句法的形式系统和体现“情”、“志”、“意林峰 唐嫣”、“象”的非形式系统。(刘宓庆,2005)审美主体则受到审美客体的制约,但其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审美再现是作者用译入语来阐释其对原文的理解和感悟。而在翻译过程中能否用译入语再现原文审美信息尤为重要。刘勰在其《文心雕龙·就是爱你歌词情采》中言:“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源也。”(傅德岷,1988:46)从中可以看出文学作品要明确主题,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野草》主旨鲜明,情感突出。因此,其翻译也应传递出原文所蕴含的主旨,传递作者情感及其它审美信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