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海霞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3年第12期
作者简介:段海霞(1977— ),女,河南济源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语言文学。
段海霞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河南 济源 459000)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资产阶级发展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时期的作品,被看作英国经济殖民的产物。本文分析了鲁滨逊的殖民动机、殖民条件、殖民者特征和经济殖民活动,反映了他在殖民地化进程中追求财富和利益的本质。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经济殖民;动机;特征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113—02
英国在16世纪成为世界贸易中心,17世纪获取海上霸权,18世纪在爱尔兰岛、美洲、加勒比海、亚洲等地区建立起了广大的海外帝国统治区。它控制海洋的激情一再体现出来,构成了18世纪英国语言和文化结构中最活跃的部分。英国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对外贸易和殖民地扩张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殖民主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潮流,《鲁滨逊漂流记》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诞生的,它也被看作英国经济殖民的产物。[1]
一、鲁滨逊的殖民动机
鲁滨逊的殖民动机决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他航海的渴望正是当时英国社会的一个反映。尽管当时探索海洋赚大钱的想法让人无法想象,但这样的愿望确实是17世纪末到18世纪英国殖民扩张的原始动机的真实写照。受殖民动机驱动,英国把贸易扩展到海外未开化地区,这些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类资源,在这儿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资本积累。
度假酒店 当鲁滨逊和同伴历经万难,漂流到雅茅斯海港,当地人给了他们足够的钱去伦敦或返回赫尔时,鲁滨逊却选择加入到去往几内亚的商贸队伍里,并且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这次旅行中,他不仅学到了航海知识,成为了一名水手,还赚了300英磅,成了一名商人。很显然,小说开头就把强烈的殖民扩张、贸易发展和资本积累的彩附着在鲁滨逊身上,使之同英国的殖民主义联系在了一起。
鲁滨逊的动机促进了他后来的一系列冒险活动,这象征着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他也从中获得利益。
因此,可以说,没有这些动机,鲁滨逊从一开始就不能被称作是殖民者。[2]
二、鲁滨逊的殖民条件
从情节发展来看,作者从一开始就为鲁滨逊后来的探险和殖民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渴望学习未知领域的知识。他从前两次失败的航行中学到了航行的必备知识,从巴西的庄园生活中获得了后来一个人在荒岛上发展种植的生活经验。由于他具备知识、技能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在荒岛上能把自己所掌握的东西一一运用到生活中去,如他知道应按一定顺序把物资从船的残骸中运到岛上:生存必需品、防御武器、工具。
受益于所掌握的知识,鲁滨逊在荒岛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如挖洞、搭帐篷、打鸟捕兽、制造工具和养殖等,表面上看这些都是他改善生活的过程,但事实上,它对应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通过鲁滨逊的生活变化,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探索世界的不同阶段,同时也暗示了一个人只要拥有知识、技能和理智就能再次创造历史,而知识、科学、理智正是18世纪具有海外殖民扩张野心的大英帝国所具备的。
鲁宾逊漂流记作者 知识和技能为鲁滨逊未来的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他能够继续进行殖民地化的活动,因此,这两个因素为鲁滨逊的殖民地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
三、鲁滨逊的殖民者特征
作为一个殖民者,鲁滨逊被描述成一个对生意感兴趣、渴望海外扩张、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无限勇气的人,所有这些都是当时殖民者的典型特征。
鲁滨逊渴望海外扩张,在小说第一部分,他不听从父亲的忠告,乘船去了伦敦,在经历了一系列冒险后,到达巴西,四年内建立了农庄,获利颇丰。因人手短缺,他又决定去非洲购买奴隶,奴隶买卖属于殖民贸易,鲁滨逊没有反对这样的行为就表明他的思想里有很明显的殖民倾向。在第二部分,鲁滨逊在航海中又遭遇了危险,在荒岛上过了28年,在那儿进行殖民贸易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而事实上,他的定居、生活和对岛屿的控制都是殖民者的特征。
鲁滨逊是一个具有不屈不挠精神的人,这是一个殖民者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同欧洲文明相比,殖民地的经济和文化明显落后,一些殖民地仍然生活在氏族社会。殖民者认为土著人对外来者都很敌对,因此,他们一踏上异域土地就必须面对饥饿、疾病或死亡的威胁。他们为了面包必须费力地劳作,为了生存还得学会战斗和流血。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劳动成了鲁滨逊生活的首要需求。
鲁滨逊是一个具有无限勇气的人。他消耗大量精力、时间和物质去做事,结果却不成功,但他并不因此气馁,反而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重新开始。无论干旱或下雨,无论地震或疾病,都无法阻止他前进的脚步。在荒岛上,他充当了猎人、牧羊人、渔夫、木匠、裁缝、农夫等等角,正常情况下,这些工作很普通,但在荒岛上,对于一个从来没有使用过工具的人来说则是相当不寻常的。他的传奇经历给殖民者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四、鲁滨逊的经济殖民活动
(一)殖民贸易
作为经济殖民的一种重要方式,殖民贸易为殖民者的资本积累提供了条件。鲁滨逊在航海过程中逐渐地开展了殖民贸易,为后来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
鲁滨逊想从航海中获得财富,殖民贸易不可避免地成为获利的主要方式。在他看来,一切都可以用来做贸易,尽管佐立救了鲁滨逊的命,并对他忠心耿耿,甚至把他的命看得比自己还重要,但当葡萄牙船长想要以60英磅的价格购买他时,鲁滨逊接受了。为了在巴西发展种植,鲁滨逊从英国带来了各种各样必要的工具,把这些东西在当地以高价卖出。鲁滨逊经常向其他商人描述自己两次去往几内亚海岸的航行“与黑人做生意真太容易了,只要用一些杂七杂八的货物,什么假珠子啦、玩具啦、刀子剪子啦、斧头啦,以及玻璃制品之类的东西,就可换来金沙、几内亚香料及象牙之类贵重物品,还可换来黑奴”。[4]ABAC式的词语有哪些
尽管巴西的种植园使鲁滨逊快速地积累了财富,但由于对殖民利益的追求,他还是决定再次航海去非洲购买黑人奴隶来满足庄园快速发展对免费奴隶的需求。事实上,早在16世纪中期,英国就开始了买卖非洲黑人的奴隶贸易。随着奴隶贸易合法化,英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渐渐增强,种族主义者对其他种族有了越来越深的偏见和歧视。因此,包括奴隶买卖的殖民贸易就成为殖民者积累原始资本的最
初形式。[5]
(二)土地占领
鲁滨逊所到达的荒岛并不是无人居住的小岛,所谓的“无人居住”只是英国殖民者的想法,因为他们认为土著人没有永久占据领土的传统,只是季节性地停留在岛上,不像殖民者一样具有很强的占有欲。鲁滨逊上岛后,查看了一下就认为这是个无人区,理所应当地做了小岛的主人,在岛上行使他的权力。他很快建立了堡垒,修筑了防御工事,还在上岛的地方设置标识,注明登岛时间,他做这些都是明确自己对岛屿的占有。
因为宣告小岛是自己的领土,所以,鲁滨逊对岛上资源的利用就没有争议了,他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小岛的主人。土著人的主人地位被剥夺,无法像往常一样自由地上岛,他们的出现只会被视为入侵殖民者的领土。土地不仅是土著人生活的空间,也是生存的资本,土地的流失使得他们变成廉价甚至免费的劳动力。因此,土地占领是殖民者达到殖民目的的第二步。杨钰莹多大了
[参考文献]
[1]罗世平.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
[2]许建忠.《鲁宾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想象及其破坏力[J].北方文学,2010(6).
郑恺和baby [3]房敏.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行为[D].山东大学,2010.
[4]丹尼尔·笛福著.魏和鸣译.鲁滨逊漂流记[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5]李绍芳.从后殖民看《鲁滨逊漂流记》[J].邢台学院学报,2011(3).
yellow英文歌词
发布评论